如果關羽聽了他的話,也許就不會死在東吳手上了!

一提到關羽,大家估計都會不由自主的豎個大拇哥,讚一句"忠義",關羽對劉備的忠心那是沒話說,戰鬥才能也是一流的,可是關羽這個人有個致命的缺點,就是很驕傲,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也就是因為這樣,才會荊州失守,退守麥城,最後還丟了性命。

如果關羽聽了他的話,也許就不會死在東吳手上了!

有人在關羽生前曾經多次給他出主意,如果關羽生前能採納哪怕一次,也不至於丟了荊州,敗走麥城,最後還丟了性命,這人便是王甫。王甫本就是益州人,在蜀中很得人心,後奉劉備之命,來到關羽身邊輔助關羽,此人足智多謀,在關羽麾下多次獻策,但是驕傲的關羽從來沒有聽取過。

如果關羽聽了他的話,也許就不會死在東吳手上了!

在關羽帶兵奪取襄陽之前,王甫認為對荊州威脅最大的是呂蒙,建議關羽對此人要嚴加提防。但關羽不聽,堅決要向襄陽用兵。隨後王甫又建議關羽在荊州留下一員心腹之人總理軍務,他向關羽推薦了趙累,但是關羽堅持任命荊襄士族潘浚留守後方。

如果關羽聽了他的話,也許就不會死在東吳手上了!

之後王甫又勸諫關羽說,潘浚此人難堪重任,再次力薦趙累。關羽就是不聽,反而派趙累去督運糧草,又不想再聽王甫囉嗦,便打發他去修烽火臺。自己帶兵去攻打襄陽。

如果關羽聽了他的話,也許就不會死在東吳手上了!

結果呂蒙趁夜渡江,先是佔據了烽火臺,以致於關羽和荊州方並未得到預警。隨後,呂濛又趁夜突襲,騙開城門,一番利誘之下,主將屈膝投降,並將荊襄地圖與諸葛孔明的軍事部署,和盤托出。根據地圖的指引,東吳軍隊迅速佔領了該地的戰略要地。

如果關羽聽了他的話,也許就不會死在東吳手上了!

關羽在前線聽聞荊州失陷,家屬被捉,軍中主將盡皆投敵一事,悔恨交加,傷口迸裂,以致氣急攻心昏了過去。軍醫上前急救,醒轉後看到王甫在側,悔恨交加。一邊派兵向西川求援,一邊帶兵回撤,意欲奪回荊州。

如果關羽聽了他的話,也許就不會死在東吳手上了!

因為關羽此次出征所帶兵卒本就以荊襄子弟居多,呂蒙又採取攻心戰術,先讓家屬給在關羽軍中服役的將士們寫信,動搖軍心,在跟關羽交鋒前,又在陣前策反。關羽的部隊軍心大亂,很多出身荊襄的將領,甚至帶領所部全員向呂蒙投降。

如果關羽聽了他的話,也許就不會死在東吳手上了!

關羽雖說勇猛過人,但是在當時那個情況,他也阻止不了已經渙散的軍心,尚未開戰,關羽的大軍僅餘下三百多人。最後關羽與關平,廖化匯合後,也僅餘五六百殘兵退守麥城,關羽又派廖化去上庸求援,但遲遲不見回應。城中缺吃少穿,常有兵丁趁著夜晚,出城而降。關羽再也按捺不住,意欲帶領二百人突圍前往西川。

如果關羽聽了他的話,也許就不會死在東吳手上了!

臨行前,王甫最後一次對關羽勸諫,萬萬不能走小路,小路必定會有伏兵。但此時的關羽早將不聽王甫勸告的悔恨丟到一邊,仍是恣意妄為,果然在小路與關平父子二人一齊被呂蒙部下生擒。最後關羽誓死不降,被東吳孫權所殺。三國時期最耀眼的一顆將星就此隕落。

如果當時關羽能聽的進去王甫的勸告,哪怕就聽一次,也許整個三國的歷史就將就此改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