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1萬元,相當於2018年的1447萬元?

很多人想知道,以前的人民幣到底值現在多少錢?

其實,這是個財富丈量尺度的問題。

1978年中國開始改革開放,現在是2018年,為了簡化,我提供5個年份的答案:

1978年;

1988年;

1998年;

2008年;

2013年。

我估算出來這5個年份的1萬元,大約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其他年份的這個問題,大家可採用中間差值即可。

不過,就像“現在的100萬元,10年後值多少錢(2018版)”一文的問題一樣,我們首先要確定的是,大家到底想怎麼比?

按照政府公佈的通貨膨脹率(CPI)來比?

按照1萬元對應的真實財富(GDP)數量來比?

按照貨幣的真實購買力來比?

按照1萬元佔整個國家信貸(貨幣)總量的比例來比?

嗯,我這裡把四種方式全部列舉出來,大家看哪種最適合自己。

40年前的1萬元,相當於2018年的1447萬元?

(1)按照CPI數據估算

中國只有1980年以來的CPI數據,當年的CPI以1979年為基準(100),數值若超過100為物價上漲年份,低於100為物價下跌年份,每年都以前一年為基準計算,1980年以來的CPI數據見下圖。

40年前的1萬元,相當於2018年的1447萬元?

將CPI累計,就可以知道1988年、1998年等五個年份的整體通脹水平。

將2017年底的數據反過來折算,即可得出1979年、1988年、1998年、2008年、2013年等5個年份的1萬元分別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40年前的1萬元,相當於2018年的1447萬元?

嗯,按照政府統計的CPI數據來估算:

1979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6萬元;

1988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3.6萬元;

1998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1.5萬元;

2008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1.2萬元;

2013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1.1萬元。

根據這份數據,我們可以自豪的說,除瑞士、日本、德國、美國等極少數罪惡的帝國主義國家之外,中國的物價上漲是全世界最慢的……

(2)按照1萬元對應真實財富(GDP)的估算

GDP代表著一個國家一年內交易的所有商品+服務(不包括金融產品交易量)的總和,其與貨幣量的比值,基本能夠代表1萬元對應的真實財富情況。

下圖即是國家統計局公佈的1979年以來按照可比價計算的GDP增速。

40年前的1萬元,相當於2018年的1447萬元?

毫無疑問的是,1978年以來,中國GDP連續多年保持快速增長,中國社會的財富總量也在快速增加。

將GDP增長率累計,即可得知中國社會40年來真實財富增長狀況,用2017年的GDP數據倒推,就可以計算出不同年份1萬元對應的今天社會財富的比例(見下表)。

40年前的1萬元,相當於2018年的1447萬元?

嗯,按照貨幣對應的真實財富比例估算:

1978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34萬元;

1988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13萬元;

1998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5萬元;

2008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2萬元;

2013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1.3萬元。

如果要說1萬元人民幣能買到的東西,除了房產和股票之外,其他的各種消費品,按照GDP計算出來的數據,顯然比CPI計算出來的數據要靠譜多了。

(3)按照真實通脹情況估算

在“現在的100萬元,10年後值多少錢(2018版)”一文中,我提到了如何利用貨幣供應量增長率-GDP增長率來簡單計算真實通脹的數據,這其實是國際上通用的“GDP平減指數”計算方法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1979年以來,中國的“廣義貨幣增長率-GDP增長率”見下圖。

40年前的1萬元,相當於2018年的1447萬元?

將每一個年份的真實通脹率數據累計,即可得出中國自1979年以來的真實通脹情況。用真實通脹率數據反推,即可得知過去某個年份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見下表)。

40年前的1萬元,相當於2018年的1447萬元?

嗯,按照真實通脹率數據估算:

1978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51萬元;

1988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15萬元;

1998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3.4萬元;

2008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1.9萬元;

2013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1.2萬元。

由表可以看出,在1978-1998年是中國通貨膨脹最嚴重的時期,物價幾乎每10年翻兩番,1998年中國建立起中央銀行制度以後,真實通脹率才開始走低,這個數據,可能比GDP數據估算的結果更為靠譜。

(4)按照廣義人民幣供應量估算

人民幣廣義供應量,即通常所說的M2數據,基本能夠代表整個中國經濟體系內部所流通的貨幣+信貸情況。

1978年底,人民幣廣義貨幣供應量為1159.1億元,到2017年底,這一數據已經變成了167.68萬億元,增長了1400倍以上,平均下來年增長率高達20%以上。

1978年以來廣義人民幣供應的增長率情況見下圖。

40年前的1萬元,相當於2018年的1447萬元?

由表中數據可以看出,從1978年到1998年,人民幣投放量幾乎是每10年漲10倍,但從1998年到2008年,貨幣供應量增長了不到5倍,而從2008年到2018年,貨幣供應量增長了不到4倍。

是的,你沒看錯,最近5年是人民幣投放量最慢的5年。

40年前的1萬元,相當於2018年的1447萬元?

不過,根據另外一些說法,最近5年由於影子銀行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廣義人民幣供應量(M2)數據已經不足以代表中國經濟體內貨幣+信貸的總量……

暫且不考慮那些,我們按照貨幣+信貸投放量數據估算:

1978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1447萬元;

1988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166萬元;

1998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16萬元;

2008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3.5萬元;

2013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1.5萬元。

40年前的1萬元,相當於2018年的1447萬元?

最後,可以用一張表格來回答大家最想知道的那個問題了。

40年前的1萬元,相當於2018年的1447萬元?

具體到文章題目,1978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多少錢,答案在6.1萬元1447萬元這個極為寬泛的範圍之間。

從另一個層面看,40年時間,一個經濟體裡貨幣投放增加了1400倍以上,而正式的官方物價統計卻只漲了6倍——從整個人類貨幣史角度來看,這一套經濟學理論和實踐,得100個諾貝爾經濟學獎也不過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