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乾性溺水」,還是給家長們看的,注意你的小孩!

說正事之前呢,我們先講兩個故事:

1,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一名10歲小男孩,和媽媽去泳池玩。兩個人走路回到了家,小男孩洗了個澡,之後說很困,就睡起了午覺。一個小時後,媽媽看到小男孩完全變了樣,開始一遍遍地叫小男孩的名字,可男孩已沒有了任何反應。他的臉上被好似海綿一樣的白色泡沫覆蓋。他在床上就這樣溺死了。

乾性淹溺:也叫乾性溺水主要是指因受到強烈刺激(包括冰冷的刺激、驚嚇、驚恐)和過度緊張導致喉頭痙攣,結果聲門關閉而不能正常呼吸繼而缺氧,嚴重者會出現窒息甚至死亡。發生乾性淹溺時,首先會出現口唇發乾、呼吸困難、顏面腫脹,嗜睡、倦怠等症狀,接著就會出現昏迷、窒息甚至溺亡。從發病機理來看,主要會引起腦水腫和窒息後反射性惡性心律失常、心搏驟停

剛剛的故事中,兩個男孩都遭遇了“乾性溺水”,並指出“乾性溺水”主要的症狀有倦怠、嗜睡、過敏、呼吸困難、痙攣等。那麼,“乾性溺水”究竟是什麼?真的會讓人在睡眠中死去嗎?

從醫學角度來說,新聞中描述的症狀,這樣的“乾性溺水”歸為急性肺水腫引起的。這種情況儘管概率低,但的確有可能出現,孩子比成人更容易發生。因為游泳當中不知不覺嗆了少量水到肺裡,起初並不影響各項活動,隨著時間推遲,肺功能越來越受到影響,開始出現非常乏力,並且嗓子疼,咳嗽,呼吸困難症狀,接著會做出一些奇怪的行為,最後口吐白沫而死。過敏體質者、5歲以下小孩、體質差的人以及對外界刺激敏感者都容易發生乾性淹溺。

我幫大家把重點詞句挑出來:口唇發乾、呼吸困難、顏面腫脹,嗜睡、倦怠、過敏體質者、5歲以下小孩、體質差的人以及對外界刺激敏感者

大家不難發現,在發生之前,都會有一系列的臨床表現,出現就要引起重視了,但是還要告訴大家的是,這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很小很小,幾千分之一的概率,不能因為有這個事就不讓孩子參與游泳了,我想讓大家知道的是有這麼一件事,就像癌症一樣,有這麼一種病,但這種病並不常見。很多人聽說這個事就以訛傳訛,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恐慌,而且這個東西有著像癌症一樣的概率,卻不像癌症一樣難以治癒,這個是可以預防的,有明顯的臨床表現,就能阻止悲劇的發生,希望大家能夠正確看待這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