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全中國都在尋找一個叫「何文輝」的人

昨天,微博、朋友圈、脈脈匿名區……全中國都在找一個叫“何文輝”的人。但是,據36氪回應:“何文輝”其實是一個“不存在”的人!

所以,一個“不存在”的人,為什麼能掀起這麼大的動靜?

事情是這樣的,6月5日上午11:37—11:41這段時間內,安裝36氪APP的用戶幾乎都收到了連續多條關於“何文輝,是二筆,2345”的推送消息,香港同名藝人何文輝躺槍。

昨天,全中國都在尋找一個叫“何文輝”的人

此消息一出,就迅速發酵,#36氪 何文輝#的話題也被迅速推上熱搜。

隨後,36氪回應稱:推送中提到的“何文輝”並非公司內部員工;此次偶然事件也是因為外部供應商出現問題,已經緊急關閉了外部供應商的push開關。

但對於此回應,脈友們卻有著不同的看法。

有脈友表示:36氪的回應也太不走心了,外部供應商出了問題,啥意思呢?貴司push居然是供應商做的?出這種錯誤,真的非常不應該,更不應該的是這種甩鍋回應方式……

昨天,全中國都在尋找一個叫“何文輝”的人

在他們看來,這就是一次非常明顯的操作失誤,系測試人員誤將生產環境當成測試環境。

昨天,全中國都在尋找一個叫“何文輝”的人

因為,一般情況下,測試環境是可以隨意發送消息的;但生產環境的通知就不是誰都能發了。

有做開發的脈友表示:APP通知我們開發自己都沒有權限發……只有經過運維經理確認,才能發生產的通知。

昨天,全中國都在尋找一個叫“何文輝”的人

而對於36氪來說,內容是他們的核心,就算是將技術進行外包,發push總不會外包吧;就算退一萬步來講,push也是第三方外包,發什麼也是由自己決定的,而不應該是供應商來背鍋。

昨天,全中國都在尋找一個叫“何文輝”的人

但也有相當大一部分的脈友並不認同該觀點,他們認為:現在手機廠商非常多,單方面自行攔截的幾率很高,用一些有關係的供應商能夠保證push的到達率。

而且,自己做推送是費時費力的事情,穩定性也難以控制。因此,就算36氪的push用外部供應商也是很正常的。

昨天,全中國都在尋找一個叫“何文輝”的人

但更多的人還是認為:這或許是36氪精心策劃的一場營銷事件,因為結果已經非常明顯了。

這完全稱得上是2018年至今成本最低且最有效的營銷手段了!

昨天,全中國都在尋找一個叫“何文輝”的人

昨天,全中國都在尋找一個叫“何文輝”的人

總之,不管36氪的技術是否外包、此次事件又是否系供應商所為,對於36氪而言,都達到了品牌宣傳與推廣的作用,極大地提高了其知名度,算是一次免費且效果極佳的廣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