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爲什麼要閉關鎖國?

兩個黃狸嗚翠柳


禁海和閉關鎖國是兩回事。閉關鎖國是指不與外國往來,包括政治、經濟、貿易、文化等眾多方面的交流、學習等等。而海禁是當時的(比如:明)政府為了禁止私人出海貿易(或安全因素)而頒佈的政策。由於年代和世界局勢的原因,明朝時期海禁的副作用並不大,而清廷的閉關鎖國是真正落後捱打的根源(沒用有色眼鏡看人看事看朝代,沒辦法,誰讓清朝趕上了世界“科技進步”的“大躍進”時代呢)。

從表象上來看清廷貌似只是禁海,且程度比明朝寬鬆,其實深入資料中查詢你會知道,清廷被扣上禁海和閉關鎖國兩頂帽子,原來一點都不冤枉!

很多朋友會說,比如乾隆,在政治經濟文化等等領域和“外國友人”都有溝通和互動呀,非常不好意思,那只是個形式,或者說是習慣上的傳承,歷朝歷代的封建王朝都這樣,說白了就是要面子,天朝要受萬國朝貢嘛。

貪官們隨便一貪就幾十萬兩銀子的年代,一年區區幾十萬、上百萬兩貿易額就稱之為通商、國際貿易,那就是笑話了,乾隆下江南一次也要一億兩白銀,打個緬甸也有9000多萬兩銀子,幾十上百萬兩銀子,只能證明清廷並沒有把貿易活活掐死,只能算是有通商這種行為存在,但也只能苟延殘喘而已,你要在貿易下看到當時的背景,即,死死的壓制,因為不想佔用太多篇幅,大家可以自行查閱一下通商的各種各類限制條款。

天體運行儀、地球儀、望遠鏡、透鏡、氣壓計等,工業設備有蒸汽機、棉紡機、梳理機和織布機,武器有榴彈炮、迫擊炮、連發手槍、步槍。還有設計模型:能裝備一百多門火炮的巨型戰列艦“君王號”模型——這些科技產品在1793年乾隆帝在位期間的清政府就以接受朝貢的方式擁有了!

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從倉庫找出的大炮,一點都不比八國聯軍的差(還洋務運動......給你答案開卷考試你還能輸,而且給了你將近百年的時間去作弊!),而這——是乾隆收下的禮物,新炮的炮體,乾隆偏要用老式炮彈,結果可想而知,英國佬估計會被驚呆吧,一個君主何以如此剛愎、愚蠢。而乾隆的原因僅僅是不屑蠻夷,防止英國人藉此顯擺技術,可見其夜郎自大。

著名的天體運行儀,當時作為英國的最新天文+科技產品,古物鑑定大家乾隆讓鐘錶匠鑑定為,鐘錶。

從乾隆到八國聯軍歷經多少年,數數看,與明朝嚴防沿海軍閥餘黨與海盜滋擾目的不同,清朝才是深入骨髓的骨子裡的閉關鎖國。

英國人演示天體運行儀,乾隆覺得還不如八音盒好玩;

地球儀上標示的各種航線乾隆完全看不懂,他只覺得底座的花紋一般,不夠精細;

英國人用帕克透鏡融化金屬,乾隆只想問:陰天時它如何起作用;

氣壓計他就更失望了,最後乾隆評價說:“這些東西都是給小孩玩的。”

英國人眼中的殺手鐧:英國馬車,乾隆根本就沒看到,因為他違制了。理由和慈禧不滿意奔馳車司機坐在她前面一樣。

乾隆得知英國使團的到來,非常上心,多次詢英國使團的行程,還吩咐各地官員協助運送英國使團的“貢品”。英國使團在天津剛登陸,就被要求立即提交“貢品”清單和詳細說明。“貢品”清單和圖樣未能及時送達,乾隆還發了好大一通脾氣。
經過九個月的折騰,乾隆終於在承德見到了第一批抵達的“貢品”:二百匹呢料、兩臺反射望遠鏡、兩支獵槍、能連射八次的馬槍、兩箱英國高級地毯和名人肖像。“貢品”裡沒有精巧的玩具乾隆很失望,西洋科技在他的眼裡應該是鐘錶、各種自動行走的機械玩具。英國人送來的東西對他來說,毫無亮點。

因為禮單中沒有“玩具”——比如乾隆喜歡的鐘表,可以自動行走的機械玩具等等,乾隆腦子一抽,就駁回了英國人的一切要求:拒絕互派使節、拒絕完全開放通商口岸、拒絕外國人來華辦廠、拒絕英國人在中國自由行走、拒絕公開關稅額度,所有來華夷商必須在澳門居住貿易,不得逾越尺寸。他完全不知道,他的這個決定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古今通史


清朝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實際上是一種誤解,而且清朝的鎖國政策並非獨創,而是繼承自明朝的禁海令,其所施行海禁的原因,與明朝有幾分相似,也有很大不同。

雖然中國有著漫長的海岸線,但是相對於古代海洋貿易的高風險而言,中國在傳統上是一個小農經濟的陸權國家。尤其是北方漠北草原上的遊牧民族的不斷襲擾,使得中原王朝的注意力始終都集中在大陸北方,海權意識薄弱。但是在唐宋元之際,中國的商品經濟不斷髮展,政府對商業的限制也相對寬鬆,使得中國東南沿海的對外貿易持續繁榮,富庶民生的同時也為國庫增加了稅收,如南宋中期以後,商稅和專賣的收益就已經超過了農業稅。在元朝時,泉州港是世界第一大港。

明朝立國時的環境並不太平,張士誠、方國珍餘部退守海盜,伺機反攻;而更大的威脅來自於北方的蒙古殘餘勢力。為應對這些敵對勢力,朱元璋將大量軍事資源投放在北疆,洪武朝大規模北伐行動就有八次之多。因此,對於東南沿海的張士誠、方國珍餘部的襲擾,朱元璋下達了“片帆不許下海”的禁令,企圖斷絕沿海居民對這些勢力的支持。

(朱元璋禁海本是軍事、經濟政策)

後來局勢漸漸平穩,朱元璋評價元朝失國時說“元有天下以寬得之亦以寬失之,朕救之以猛”,朱元璋認為元朝政令不達地方,是因為大地主和大商人階級的崛起。這些人有錢有勢,不把朝廷政令放在眼裡。究其本源,元朝的大商人多是通過海外貿易掙得了大量的利潤,然後再購置田產,轉型成為大地主。國家的經濟資源都集中到了他們的手中,官商勾結,中央政府可動用的資源大大減少,無力應對國家面臨的種種問題。因此,朱元璋一邊打擊大地主和大商人,一邊實施海禁。

明朝政府一直都缺錢,從朱元璋時期就缺錢。因此,政府意圖壟斷海洋貿易的鉅額利潤,不用加稅就可以得到鉅額財富,解決國家各種需要,這也成為明朝初年實施海禁的原因之一。

所以,海禁並不是閉關鎖國,在明朝的時候,這是一種軍事策略,也是一種經濟手段。雖然作為軍事策略和經濟手段來說,這樣的政策並不十分管用。由於海禁令使得沿海居民斷了生路,民間反彈強烈,使得明朝政府不得不多次頒發禁海令。到了朱棣時期,雖然有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但仍"禁民間海船"。

(鄭和船隊是國營單位)

由於明朝的禁海政策,使得對外貿易只有朝貢一途,這樣,獲得朝貢資格就成為很搶手的資源。為了爭奪這種資源,嘉靖二年五月,日本藩侯的兩個朝貢使團在寧波為入貢資格問題爆發了“爭貢之役”,使很多無辜的中國軍民被殺或被擄,“浙中大震,倭自是有輕中國心矣”。明朝統治者認為“倭患起於市舶,遂罷之”,並對日本“閉絕貢路”,實行更加嚴厲的海禁政策。

隆慶年間,曾經為官方獨佔的海外貿易,日漸衰微,開始逐步讓位給更加具有活力和發展前途的民間海外貿易,為此,明朝政府終於放棄了“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禁海政策,明朝對外貿易迅速發展,大量白銀湧入中國,成為了法定貨幣。由於中國本身白銀產量不足,使得明朝將貨幣主導權拱手交給了外國——西班牙的南美洲殖民地的銀礦和日本的銀礦。

隨著白銀湧入越來越多,銀價越來越低,這些外國商人往中國販銀的動力也越來越低。後來荷蘭擊敗了西班牙在菲律賓的勢力,使得美洲的白銀輸入幾乎斷絕;後金崛起後又阻斷了日本白銀的輸入,使得明王朝陷入了通貨緊縮。恰在此時,明王朝的“一條鞭法”沒有做出改變。這樣就形成了兩個後果:老百姓要想獲得白銀來交稅,要付出更多;政府折成白銀的稅收越來越少。老百姓不堪壓迫造反,政府沒錢賑災和發放軍餉,無力掌控局勢——明王朝最終滅亡。

(明朝金融危機造成了嚴重的社會災難)

可見,明王朝斷斷續續有禁海令和開海令,大約75%的時間在禁海,25%的時間放開了禁令。

清朝立國後面臨的局勢幾乎是明朝的翻版。

在東南沿海,有鄭成功的南明軍隊,一度有10萬人規模,不斷襲擾沿海,甚至一度打到南京附近,圍城月餘。然而,在西南、西北和北方,清王朝有更多的敵對勢力需要去解決。因此,清王朝在東南沿海實行了禁海令,為杜絕海外反清勢力從大陸獲得補給,清王朝甚至下達了“遷海令”,沿海50裡所有的房舍都給焚燬,農田都被荒廢,並嚴禁出海。被斷絕生路的沿海居民背叛背井離鄉,流離失所,很多人亡入大海,嘯聚海島。

臺灣被收回後,清朝的安全形勢一度好轉,因此開放了海禁。然而,僅僅不過30餘年,清王朝憂心於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洋國家在南洋地區越來越強大的勢力與中國反清勢力的結合,再次執行了海禁政策。

究其原因:

其一,防漢。

清政府集統治之術大成,對社會的管控力度遠超前代,是中國封建專制的頂峰。清王朝是少數民族政權,反清復明勢力的存在使得清王朝一直缺少足夠的政權合法性來獲得全體國民的忠誠和擁戴。為了清王朝的長治久安,他們刻意在民族問題上製造矛盾,甚至在漢民族內部也刻意製造分歧,以達到分而治之的效果。對大陸上的居民,施以淫威,不許出海資敵,更不許這些人出海加入反清勢力,也不允許華人在海外再造中華,意欲獨佔正統,維護統治。清王朝對漢人防範極嚴,每次出海,都要登記造冊,有多少人出去,就要有多少人回來。

(清王朝認為出去沒回來的人都從事了反清事業)

如果發現出去100人,回來只有50人。清政府就會認為,這些沒回來的人都在海外聚集起來,進行反清活動。在雍正、乾隆年間,南洋華商被荷蘭殖民者屠殺,本該為國人出頭的清政府,卻在廷議時,認為這些被害的中國商民,乃"違旨不聽招回,甘心久往之輩,在天朝本應正法,其在外洋生事被害,孽由自取"。在這樣的政府的主導下,本來在南洋具備優勢航海地位的中國商人,逐漸被西洋商人取代了。

其二,制夷。

清王朝在沒有入關前就已經知道紅衣大炮的厲害。由於明朝開關和更為廣闊的國際視野,明朝軍隊中,還有一支100多人的葡萄牙軍隊作為技術顧問團參與了對清作戰。對於這些掌握著奇技淫巧的外國人幫助漢人,滿清政府肯定不會有好臉色。

(紅衣大炮曾在寧遠立下戰功)

康熙時就曾說,這些西洋人往來於海上,久後必為中國患,要時時加強戒備,居安思危。在清王朝短暫開海後,看到來到中國採辦貨物的西洋商船上多數都加裝了大炮,而且這些洋人聚集的地方喜歡惹是生非,讓習慣了天朝順民的乾隆皇帝很是擔心。於是,清王朝立刻下達了全面防範洋人的禁海令,規定洋商不得直接與官府交往,而只能由"廣州十三行"辦理一切有關外商的交涉事宜。

其三,愚民。

清王朝的政治敏感度幾乎達到歷代之罪,以至於屢興文字獄。愚民的工作說起來很複雜,其實歸納起來有兩條:一曰固本;而曰清源。所謂“固本”,即是按照統治者的意願,將所有開啟民智的讀物、思想一概禁燬,並通過文字獄形成思想禁錮——使得知識分子只能皓首窮經,埋頭故紙堆,做些尋章摘句的考據的事;使得政府官員只知多磕頭,少說話,所謂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使得黎民百姓日日為生計奔波,恃強凌弱,缺少對外界的思維感知。

(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

如此,就形成了晚清詩人龔自珍筆下的“萬馬齊喑”的局面。“固本”已告成功,但是海外不在清廷掌控之中啊。這些洋人所謂的資本主義,有著“思想啟蒙”的文化積澱,慣於冒險主義,尤其是一些牧師,還特別喜歡傳教。長此以往,這些洋人與華人接觸久了,難免不會受其影響,愚民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實際上,開中國近代風氣之先的,也多是沿海開埠地區。所謂清廷的禁海令,也有限制洋人的人本思想侵蝕國人的考慮,此即“清源”。

可是,歸到實際,清王朝並沒有一直禁海,即使到了後期禁海令最嚴厲的時期,也還有一個“廣州十三行”在通商。清王朝將近300年時間,有85%的時間沒有閉關鎖國。之所以出現“閉關鎖國”導致清朝逐漸衰落的說法,是因為當時的英國商人反誣清政府對洋人來華貿易過多限制,以至於導致鴉片戰爭的爆發。馬克思曾長時間住在倫敦,接受了英國人的說法,並寫進了他的書裡,作為意識形態的表達方式,被寫進了教科書,成為解釋清末中國落後的一個原因。

(廣州十三行:清王朝沒有閉關鎖國)

相比明朝的海禁政策造成的後果,清王朝有此前車之鑑,在海禁政策的執行上,比之於明朝有了很多進步。那麼,清王朝並沒有實施閉關鎖國,那麼導致清朝末年國力衰頹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清王朝一直沒有解決好的民族矛盾——滿清政權一直缺少足夠的合法性,雖然清政府一直在標榜正統,雍正皇帝甚至一度發表過《大義覺迷錄》,重申了天下“有德者居之”的政治倫理,然而從清初到清末,連綿不斷的“反清復明”的民間運動,一直在提醒清王朝,國民對這個政權的忠誠度是不夠的。

因為缺乏政權合法性,滿清政府為了獲得統治的穩固,不得不用強權進行了大量基於削弱國民反抗意識,使得統治有效性得到保證的行動,包括殺戮和思想控制。這種離心離德的狀態,使得“國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國”,空揹著1300萬平方公里的老大帝國的名頭,而資源調度水平還不及英法等國,每每在對外戰爭中落敗。

因為缺乏政權合法性,滿清政府一直不是一個開放、自信的政權,封閉而保守,在遇到王朝外來危機時,不敢啟發民智,不敢發動民眾,所有在對外貿易中獲得的先進技術和成果,都僅僅成為了貴族階層的玩物——底層民眾依然在為生計奔波,麻木且冷漠。中國的社會發展停滯了,使得清王朝最終淪為了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利益的代言人。這也是中國曆代王朝,只有清王朝滅亡的悄無聲息的原因所在吧。


而知而行


另一個歐洲人根深蒂固且並不正確的觀念就是,凡是反對自由貿易的國家或地區都是愚昧落後的,因為自由貿易是現代文明的基石,尤其是海上自由貿易,是打破暗黑中世紀貿易壁壘的神器,是開闢歐洲大航海時代和文藝復興的金鑰匙,所有不符合這一概念的國家必然就像中世紀的歐洲一樣,是封閉的,不開化的。

歐洲人在衡量自由貿易這一概念時,完全進入了主觀意識,他們絕對想不到,歐洲文明和亞洲文明存在著巨大認識上的差異,尤其是漢文化圈,就是他們更加無法理解的。

清朝,包括中國之前的朝代,都在遵循著儒家思想,執行著一條並不完全排斥海上貿易而又不得不限制海上貿易的政策,當然,各朝各代又有其具體特點,但儒家思想這一條都是一樣的。


清朝是個部族政權,他的統治有私心,對於漢人,他依靠權術來統御,所以他不是遵循了儒家思想,而是利用了儒家思想來統治,遂形成了他獨有的限制海上貿易。


在儒家看來,士農工商,民之本末劃分,海上貿易,屬於商業,商業因求利而奸詐,沒有仁義道德,是四民之末,海上貿易的行為本就是逐本求末,如果鼓勵它的發展,必然動搖思想根基,與國家穩定不利,所以從思想統治來說,他不會放開海上自由貿易。

清朝一大統治策略就是民族隔離。漢人被禁止去新疆蒙古和東北,當然,上述地區的居民也被禁止進入所謂漢地,而滿人則可以與以上各族交往,並無障礙,這就是要形成各族互無溝通而滿人總其成的效果,這一政策被保持到了清末。這完全是一種私心作祟的結果,但同樣運用到了海上貿易問題上。



能與中國做貿易的海岸線都在漢人聚集區,如果海上貿易不加限制,漢人就可以與歐洲人和東亞的日本人等自由來往溝通,這就違反了清朝民族隔離的政策了,他會害怕這種溝通為他帶來災難性後果,就是一致反對他的統治,而更加嚴重的一個問題是,當時東南沿海下南洋求生已經是一種常態,出走而不返的漢人會被滿人看作是背叛了自己的統治,更為滿人所不容。


實際上,海上貿易有著巨大的利益,在金錢面前,即便是政府也不能完全不為所動。在中國,限制自由貿易不能叫閉關鎖國,而是叫做禁海。這種禁海制度在中國時斷時續,並沒有長期堅持,而禁海的主要目的就是政治穩定。

單拿清朝來說,順治至康熙早期,沒有禁海,海上貿易是開放的,康熙要收復臺灣,才施行了遷界禁海,而臺灣光復後,海禁即行解除。康熙明白,海上貿易利益巨大,即便國家干預,施行全面禁海,走私貿易也阻止不了,與其海上貿易的利益被民間走私者吞掉,還不如開放禁海,由國家收稅來統一經營,錢畢竟對哪個政府都很重要。



但是清政府明顯低估了開放海禁的後果,隨著海禁的解除,海上自由貿易蓬勃的發展起來,其趨勢已經超出了清政府能控制的範圍,限制海上貿易的措施就開始逐步執行了。


到了乾隆二十二年,海上貿易由各地自由通商逐漸變成了廣州一口通商,當時限制的主要是英國人,但實際上漢人被完全限制了,因為就算一口通商,也只是官營的十三家商號可以與歐洲人貿易,民間的貿易被完全禁止。

但即便如此,民間走私貿易仍然盛行,從隨後的鴉片貿易就可窺見一斑,鴉片由英國人在印度種植,主要販賣到中國以平衡貿易逆差,這種貿易是完全非法的,只能靠走私,但是鴉片卻如同正常商品一樣如入無人之境,徹底逆轉了中英貿易逆差,並且開闢了一個新時代,中國近代史的到來。



綜合以上來看,清朝執行的並非歐洲人思維定式的閉關鎖國政策,而是一種限制海上自由貿易政策,他限制的根本在於他是個部族政權,對漢人的統治缺乏自信,他要利用一切手段羈絆住漢人可能的反抗之心。而另一方面,他又需要海上貿易的利益,所以最後限制成官營,並且限制了交易時間和地點,為最終鴉片戰爭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史書上冬眠的蛇


清朝的閉關鎖國是明朝海禁政策的升級版,明中後期,因為倭寇禍亂,已經開始海禁。

咱們先看一個貌似不相關的事,明末清初的時名聲遠揚的“紅夷大炮”。“紅夷”指的就是出口商——澳門的葡萄牙人(毛髮顏色)。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人藉口航船觸礁,船上的貨物浸溼,請求在澳門租地晾曬,賄賂廣東海道副使,獲准在澳門登陸,然後,就不走了。當時,葡萄牙人每年嚮明朝交租借費,而關稅徵稅權、司法權、行政管理權還都在明朝政府手裡,犯了大明律要送到中國的衙門打pp的。直到1887年,清政府與葡萄牙先後簽訂《中葡會議草約》和《中葡和好通商條約》,中國政府才失去了澳門的主權,澳門才正式成了殖民地。

澳門的葡萄牙人樂此不彼的充當了大明的貿易中介,出口轉運商(西洋軍火為主),葡萄牙人甚至以軍工技術專家和僱傭兵的身份出現在明晚期和南明抗清的多個重要戰場——把紅夷大炮賣給明軍以後,配有一套非常完善的售後服務:提供使用說明;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甚至葡萄牙技術員會現場(這可是戰場啊)指導和維修。

所以,可以看出,澳門是明清兩朝有意留給外界的一個通商口岸,因為除了廣州十三行,沒有其他的合法渠道與外界聯繫了。

第一、閉關鎖國和“海禁”不是一個概念,海禁是明清兩朝的政策(禁止私人出海貿易),而閉關鎖國是清朝特色。

海禁主要是針對國內流民與日本倭寇;閉關鎖國政策首先是針對沿海的反抗清朝統治的勢力,後來又用於防範日漸強大的外來勢力(認為“民俗易囂,洋商雜處,必致滋事”)。

清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滿族人口本來就少,一旦控制的不夠到位,漢人伺機造反,大清江山將難以保存。清初的反清復明勢力在“剃髮易服”的政令下此起彼伏,甚至一些本來已經歸順的地區,比如山東、江南一帶,人民又反覆進行多次自發的武裝抵抗。最著名的就是--"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這些抵抗的殘餘部隊後來陸續退到了沿海島嶼,比如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收復了臺灣島,建成了反清的最大據點。

為了孤立這些反清復明勢力,從順治十八年(1661年)起,清政府開始推行遷界令:將江、浙、閩、粵、山東、直隸六省,加遼東沿海居民內徙,要求必須在10-15日內遷離海邊30-50裡,寸板不許入海,界外房屋村舍一律拆毀焚燒。立碑界,派兵駐守,越界者就地正法。對於近海島嶼也同樣堅壁清野,不留人跡。從兩廣到河北再到遼東,繁華的東部沿海被人為的暴力製造出一個無人區,作為隔離帶。

其他被打散的抵抗成員多數都下了南洋,努力掙錢,資助反清復明勢力。因此,清朝出臺了政令,凡是私人出海就是非法出境,捉住判死罪,所以下南洋的華人基本都難以返鄉,只能在異鄉安家立業,養兒育女,南洋的“娘惹”“峇峇”由此而來。

“娘惹”(女)“峇峇”(男)指中國人和馬來西亞人或者其他東南亞土著通婚的後代,已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娘惹文化”。

第二,保持外貿易的政府壟斷,即“官商”橫行,對於民間自發的商業貿易,政府一直持打壓態度。短期看,政府壟斷外貿,的確可以保持高額的國家稅收,充盈國庫。長期性下去,中國明朝開始的資本主義萌芽被徹底扼殺了。

第三、保持老百姓的愚蒙狀態,更好統治。同時期的朝鮮、日本都是這樣的考慮。傳統的儒家道德文化不變,嚴格的等級制度不變,小農經濟不變。而這,恰恰符合皇權專制的需求。一旦歐洲啟蒙運動的那種“人人平等,民權,民主”的思想傳播開來,發展到一定程度,對封建專制者來說,甚至比反清復明勢力更可怕。

總之,閉關鎖國政策雖然起源於戰爭,但是其本質還是由封建經濟的屬性決定的。在封建時代,經濟屬性本身是自給自足的,清朝作為東亞超級大國,完全可以自產自銷,禁止一定的海外貿易不會影響國家的正常運轉。

相反的是英國,19世紀初,英國曾經被拿破崙強行“閉關鎖國”了一段時期——“大陸封鎖政策”,短期效果立竿見影。因為,英國是一個島國,土地面積狹小,資源有限,不僅生產性資料像棉花,煤炭、鐵需要大量進口,工業革命後,農業生產規模縮小,基本生活資料糧食也開始依賴進口,這樣,國際貿易就成為英國經濟的重要命脈,沒有國際貿易,沒有大量生產生活資料的進口,英國的產業就無法維持,國家就無法正常運轉。幸好英國佔有諸多海外殖民地,彌補貿易上的損失,而且更激發了英國掠奪更多海外殖民地的鬥志,結果還進一步促進了英國海外貿易的發展和海上霸主地位的鞏固。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清朝鎖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漢人同外國人勾結,從事反清活動

清初之時,清廷延續《大明律》,對外繼續採取海禁政策,但由於東南戰爭持續,此時的監控並不嚴格。

後來,為了圍困退居臺灣的鄭氏政權,清廷施行了嚴格的“遷界令”,將東南沿海居民內遷三十至五十里,沿海村社田宅悉皆焚棄。

到了康熙時期,清廷的“遷界令”漸漸鬆動,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更是十分依賴海上貿易帶來的鉅額收入,對於朝廷的海禁要求長期陽奉陰違。

因此南方的海禁政策在這一時期幾乎形同虛設。

(三藩中的耿、尚兩藩都十分熱衷於海外貿易)

之後隨著三藩的平定和臺灣鄭氏的覆滅,清廷面對的海防壓力銳減。再加上日本這時也在鎖國,清廷沒有明朝倭寇茲擾的煩惱。於是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正式開海,准許百姓對外貿易。

不過,對於海上貿易,清廷的態度也是時緊時鬆。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以海防重地規範外商活動為理由,諭令西洋商人只可以在廣東通商。

至此到鴉片戰爭前,中國只有廣州一口可以進行對外貿易。雖然期間西班牙人或荷蘭人也可以到廈門港進行貿易,但交易額無法跟廣州相比。

並且,在更早的1742年,清政府就設定商船回航的期限,規定所有出海商船必須按時返回,否則則永世不得回中國。

乾隆皇帝之所以空前的收緊海禁政策,主要還是感覺到了西方殖民者的勢力漸強,擔心沿海地區的反清組織與洋人勾結,威脅清政府的統治。

(直到《南京條約》的簽訂,才標誌著中國海禁政策走向終結)

除了禁海外,對於當時已經生活在南洋的華人,清廷也是視之為化外棄民,不聞不問。

1740年10月,荷屬東印度當局在爪哇的巴達維亞(今雅加達)大規模屠殺華人,製造了慘絕人寰的“紅溪慘案”。

消息傳到北京,清廷並沒有對荷蘭人採取任何反制措施,反而宣傳這些海外華人是“

自棄王化”、“與番人無異”、“事屬可傷,實則孽由自作”等等。

總之就是倆字:不管。

從清政府的反應可以看出,清廷對於海外華人等同於棄民,這一態度一直持續到19世紀末期方才結束。


千佛山車神


閉關鎖國通俗的解釋就是不與外界接觸,嚴格限制對外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正是因為這個政策實施導致了中國落後於西方各國。實際上閉關鎖國這個概念並不是清朝開始的,第一次閉關鎖國是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結束之後實施海禁,然後在北方修建明長城。後來清朝只是延續了這個政策。

在雍正的時候,因為羅馬教廷和中國禮儀經常發生衝突,雍正帝決定禁止天主教傳播,並且禁止外國的傳教士進入清朝傳教,歷史學家認為這個是清朝鎖國的開始。乾隆時期,實行了一口通商的政策,這時才是清朝真正的閉關鎖國,有趣的是很多人以為閉關鎖國是清朝統治者發明的,甚至還以為這是慈禧做的。

那麼清政府為什麼要閉關鎖國呢,根本原因就是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有一定的封閉性,正是這個原因,統治者認為自己完全不需要和外國進行交流。清廷統治者有點夜郎自大,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害怕受到外國的侵犯,同時也怕這些沿海地區的人總是和外國人來往,危機自己統治。和外國經常經濟來往的話,還會影響到農業的地位,在中國歷史上,農才是最重要的。

閉關鎖國是有消極影響和積極影響的,積極影響打擊了猖獗的海盜以及海上走私,對沿海地區的穩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在面對殖民者的時候有一定的防衛作用,當然只限於初期。總的來說,閉關鎖國是弊大於利的。

閉關鎖國的弊端很明顯,由於長期失去和外界的聯繫,讓清朝與世界脫軌,本來是有機會去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和科學技術,嚴重的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萌芽。落後就要捱打,清朝用實際行動給大家上了一課,落後的確要捱打,這個打還挨的不輕。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所謂的“清代閉關鎖國”,是一則徹頭徹尾的謠言。有時候感覺真是三人成虎,謠言說的多了,就會被當成真的。

首先,所謂清朝閉關全國一說,是列強的汙衊,
而且,所謂一口通商不過是因為廣州地理位置便於洋船貿易,而且廈門、寧波、上海三個口岸,本質上說是對東洋的。而清政府出於防範洋人刺探情報的目的,最後才強制洋人到廣州一口通商。


而且廣州粵海關的海外貿易額,本身就是在一直增長。至於馬嘎爾尼,抱歉,英國的條件即便是今天的中國政府也不會接受。只不過現代人看不懂這一點,卻一個勁的指責清朝,這種行為殊為可笑。



所以,清政府限制洋人在廣州通商,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基於“國土安全”,畢竟英國人也不是沒幹過出格的事。更何況廣州商船數量就可以使得這個謠言不攻自破。

我們也可以看一下清代從事海外貿易的商船數據。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清代不僅民間海船超出規定而官府不與追究的,其數量也非常巨大。




綜合種種資料,都可以推翻所謂清朝閉關鎖國的謠言,更推翻了少數民族導致
中國落後的謬論。


更何況,清代海外貿易規模和國人出海便捷程度都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

而且中國商人出海貿易,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貿易利潤。


所以,所謂清朝“閉關鎖國”這一謠言,也該結束了。


北洋海軍陸戰隊


清初

清朝剛剛入關之時,忙著對付大順等農民起義政權和南明政權,對海防管不上。制度建設也沒空,政策上是直接借用明初的海禁,使用《大明律》的相關規定。不過當時打仗,清朝也沒空嚴格執行,明面上閉關,其實還是有不少商貿往來的。

到南明政權被消滅後,貿易最為頻繁的東南沿海分屬與耿精忠和尚可喜兩藩,三藩跟清廷的關係一向是名比實多,這兩藩為了經濟撈錢整頓軍備,一直維持著海外貿易。

康熙年間平定三藩後,清廷將矛頭對準臺灣鄭氏。為了杜絕臺灣對海岸的補給劫掠,清廷實行“遷界令”,將東南沿海居民全部內遷,沿海人都沒了,貿易自然銳減。

鄭氏覆滅以後,海防無事,而明朝時期肆虐為患的倭寇也因為日本的閉關鎖國而銷聲匿跡。因此康熙帝下令放開海禁,允許自由貿易,於是自明朝中後期,清初又迎來一波出海高峰。

清中期

然而清朝的貿易政策並沒有持續多久,到乾隆初年,經過多年統治,清朝的自然經濟體系早已恢復穩定,呈現出一副“盛世”之景,至少在最高統治者眼中,此時是國泰民安之時。

一向自大的天朝上國自然而然覺得無需同外國進行大規模經濟交流,偶爾賣他們一點東西就好了。

在這種心態影響下,清朝沿海的反抗鬥爭又頻頻發生(盛世之主顯然不會去考慮農民為什麼造反),清朝統治者擔心這些起義勢力或者暗中的起義勢力與外國人勾結反對清朝,於是清朝的對外貿易政策開始縮緊,並且越縮越緊。

1717年,清庭下令禁止中國商船到南洋地區進行貿易,隨後禁止傳教,極力減少中外之間的往來。當然傳教也反映出基督教的一貫尿性,因為1704年羅馬教皇格勒門十一竟然下令禁止中國教徒尊孔祭祖,完全是在干涉清朝內政。

1727年,清廷明確規定外國商船隻能到廣東的虎門和福建的廈門兩處。

1757年正式實行閉關政策,乾隆帝下令除廣州一地外,廈門等港口的對外貿易全部停止。

1759年,兩廣總督李侍堯頒佈了《防範外夷條規》,建立起對外貿易的限制性規範,設立“公行”管理機構。

外國人來廣州做買賣必須經由公行,且只能在規定的時間(每年五月至十月)來廣州,期滿必須離去。在廣州期間他們只能住在由公行所設的夷館內,只能僱用翻譯和買辦辦事,不能出門,也不能向內地傳遞信件。同時,中國人也被嚴厲禁止與外國人交流,所有人都不準向外商借貸資本。

由此可見,清廷對外國防範極嚴,這對防範西方殖民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作用有限,而且對自己的傷害顯而易見。

清廷對外貿不重視,對遷居南洋的華胞也視若螻蟻,當東南亞華人遭受荷蘭等殖民者大肆屠殺時,清朝不管不顧,當荷蘭殖民者將此事向清朝通報時,福建總督策楞的評價是這些華人“自棄王化,按之國法,皆幹嚴譴。今被其戕殺多人,事屬可傷,實則孽由自作!

乾隆皇帝閱後,深以為然,沒有追究荷蘭殖民者半點責任,於是殖民者在東南亞的屠殺更加瘋狂。

乾隆時期以後,嘉慶和道光二帝都將閉關鎖國奉為國策,上述規定被反覆強調、不斷加強,最終結成苦果。

晚期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清朝戰敗,緊閉的大門被英國大炮轟開,但道光帝渾然不覺,沒有作出半點補救措施,在他之後的咸豐帝倒是補救了一下,沒成功,沉湎於美色死了,留下個強壯的慈禧,可惜她對外也不怎麼強。

總括

然而清朝錯就錯在沒有看清楚局勢,在最不該閉關的時候實行了最嚴厲的閉關,而且一閉就是很多年,使得中國全面落伍。

當清朝閉關的時候,西歐國家正在進行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跨入生產力迅速發展的新時代。

清朝卻閉關鎖國、與世隔絕,既看不到世界形式的變化,也未能適時地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到1840年,清朝人均糧食產量僅有兩百公斤左右,美國已接近一千公斤,中國年產鐵約兩萬噸,不及英國四十分之一。


平沙趣說歷史


自明朝隆慶開關以來,中國民間的對外貿易頻繁。清朝建立之後,由於中外貿易往來日趨頻繁和人民反清起義不斷,清朝統治者怕海外的漢人反清復明,特別是鄭氏。康熙為了收復臺灣,實行了“海禁”,要求“片瓦不得下海”。臺灣收復之後,康熙皇帝解除了海禁的命令,中國對外貿易又開始活躍起來。自1685年廢止海禁後,中國與西方國家的海上貿易也逐漸發展起來。1686年議定:荷蘭”應準五年一次,貿易處所止許在廣東福建兩省“。1684年,在廈門設立”洋行“,1686年在廣州設立十三行,實有四、五十家。分別經營進出口貿易,並代納稅銀。英法等國商船,除以澳門為居留地外,1688年又在”定海(舟山)城外道頭街西,建紅毛館一區“,作為商船停泊與中轉貿易之地。清朝的海外貿易,輸出品主要是生絲和絲織品,其次是茶葉、瓷器、藥材、皮革、白糖、紙張、書籍等。

1723年(雍正元年),因與羅馬教廷間有關中國禮儀之爭的白熱化,雍正皇帝禁止天主教以及不許外國傳教士進入中國國內傳教,並限制了貿易(注意是限制,不是禁止)。到乾隆時期,乾隆說“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這句話被人們斷章取義。乾隆說這句話的目的是拒絕西方國家侵犯中國領土完整及關稅自主的六項要求。到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帝一道聖旨從京城傳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廣州一地外,停止廈門、寧波等港口的對西洋貿易,從這以後只有廣州一處可以和西方進行交易,但是中國一直和朝鮮和日本有交易。特別是當時,中國缺銅,而日本卻產銅,日本輸出的商品就是銅。


歷史軍魂


現在很多人認為,閉關鎖國是清朝特有產物,其實是不對的,閉關鎖國這個政策,其實是從明朝就開始的一個政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海禁政策。


明朝在明成祖在位的鄭和下西洋時期,有短暫的開放時期,鄭和下西洋結束後(1405—1433),加上倭寇不斷的騷擾,使得明朝全面實施了海禁政策,並且在北方修築長城,這是明朝鎖國的象徵。

後來清朝入主中原,最開始並沒有實行海禁,但後來,到中國進行傳教的西方人越來越多,西方的文化和價值觀在不斷的衝擊中國傳統的儒家觀念及禮儀文化,使得雍正皇帝在1723年開始,禁止天主教,不允許外國傳教士進入中國進行傳教活動,並限制貿易,被視為清朝閉關鎖國的開始。

後來清朝政府實行一口通商政策,宣佈除了廣州,廈門等口岸不能再進行對外貿易。

從兩個朝代的整體時間來看,明代禁海時期約佔75%,開海時期約佔25%。在鴉片戰爭前的清代,禁海時期約佔15%,開海時期約佔85%。


由此可見,海禁政策的推出,也是有當時的歷史原因的,不能用今天的眼光來看當時歷史條件下的決策,這樣對當年設身處地制定這樣政策的人來說。

其實很不公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