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跟风“跑”,还是借势“飞”?

你是在跟风“跑”,还是借势“飞”?

你是在跟风“跑”,还是借势“飞”?

万众期待的电影《后来的我们》终于上映了。江小白与此同时顺势推出了和《后来的我们》合作的表达瓶,将所有的话都藏到了酒中,喝进了身体里。

你是在跟风“跑”,还是借势“飞”?

你是在跟风“跑”,还是借势“飞”?

我们的相识是场意外, 遇见是开始,

蓄谋已久。 也是离别的倒计时。

你是在跟风“跑”,还是借势“飞”?

跟江小白一样喜欢借势营销的企业还有很多,比如大家熟悉的杜蕾斯、优衣库等。那么,企业究竟为什么需要借势营销?

1、人天生需要认同感

企业之所以利用热点,是因为从社会心理学上来说,人本质都是害怕孤独的,所以天生喜欢凑热闹,而追热点这件事情,更加符合用户的心理,容易得到用户喜欢,你知道,我也知道,产生一种认同感。

2、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曝光

企业追随热点,一般都能获得比平时更多的曝光,一个是早晚安,一个是追随热点的信息,在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后者总能比前者获得更多的曝光。是因为新的热点动态,大家都希望去掌握和了解,对于不知道的人,会有优越感。

你是在跟风“跑”,还是借势“飞”?

3、打破某些增长瓶颈

在用户数增长到一个数值以后,增长速度会变慢,卡在瓶颈之中。若没有太好的办法打破这个瓶颈,可尝试通过借势营销,跟随热点,吸引了大量流量之后,通过一些持续的价值输出和利益点形成转化。

4、热点信息与品牌的结合

在蹭热点之前一定要深入理解品牌含义,不是每个热点都蹭,品牌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和延伸价值,尝试各种角度去结合,在追求曝光的同时,使热点事件和品牌价值相匹配。

你是在跟风“跑”,还是借势“飞”?

5、蹭热点不是制造热点

企业在借势营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追热点也好,蹭热点也好,而不是去制作热点,一是代价过高,自己制造热点的成本价值过大,二是热点本身具有不稳定性,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6、“投机取巧”也需要掌握方式

企业蹭热点不是简单的写段子,盲目单纯的追随热点,追的太多,一味自嗨,创作质量下降,没有自己的态度和观点的话,那么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除了可以带来曝光,几乎是没有任何其他作用。

在内容运营中,一流的文案总是可以将热点事件的信息与品牌的调性融为一体,从而借势发挥;二流的文案则是利用事件的情怀引起大家的互动和共鸣;但三流文案只是能描写事件和内容。何种热点才能称得上热点?如何判断热点是否是所谓的“势”?

你是在跟风“跑”,还是借势“飞”?

对于一个热点来讲,首先要有热度,就是这个热点的火热程度或被关注程度。如果这个热点只有热度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定的传播性,比如新鲜、有趣、有用、有情感、有态度。热点本身就具备话题性,比如有争议、有漏洞、有群体指向、情绪激烈、开放话题、与人人相关、有延展性等。所以在追热点时,也需要考虑风险,这一点很多营销人会偶尔失去理性,导致热点最后反而给品牌造成伤害,损坏企业价值观。所以这就需要企业在选择热点时要保证两个相关度:一是此热点与自身行业或产品相关度,二是和企业目标用户的相关度。

当企业确定想要借助的热点后,应该从哪个方面来“借”热点形成“势”?

你是在跟风“跑”,还是借势“飞”?

1

快速把握借势时机

借势三要素包括“快速、创意、资源”,其中以快速最为重要,热点借势时间又分为黄金期、白银期、废铜期、烂铁期,每个阶段的热度都在变化,所以如何能够在黄金期吸引用户眼球,就显得尤为关键。

2

完美结合品牌卖点

确定好所要借助的热点之后,根据热点特征,迅速找到与企业相关点。寻求一个适合企业或产品的切入点,提高目标客户的覆盖率。要根据热点宏观的发展趋势,顺势而为。

3

快乐引爆社交分享

社交的关键,是让用户快乐,品牌无论是借势还是造势,如果能够引发用户足够的“快感”,那么当用户对该品类的产品产生购买冲动时,就会下意识的联想到这个品牌,比如杜蕾斯就是如此。

你是在跟风“跑”,还是借势“飞”?

借势营销虽是品牌曝光的好时机,但不是所有的热点都适合“借”。品牌要充分且准确把握自身定位和个性,深入了解目标消费群体,在此基础上准确判断热点事件、话题、热点的性质、特点与未来走势,确定搭车的策略。此外,也应注意到,热点话题此起彼伏,若疲于蹭热点、借东风,也容易本末倒置,忽视了长期的品牌建设,导致品牌形象的模糊。因此,借势营销的目的只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灵丹妙药。在爆炸式的热点中决定取舍,才能真正做到顺势而为,而不致“聪明反被聪明误”,把“借势”做成了为别的品牌“造势”。

你是在跟风“跑”,还是借势“飞”?

在没有发现新热点的时候,

借助每月营销节点也是不错的选择。

5月份虽然公休节日少,

但是营销节点多呀!

5月份节点日历

奉上

你是在跟风“跑”,还是借势“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