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 興化大米由「好米」升級「名米」

稻穀是五穀之首,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石,在構建和完善糧食和安全保障體系中有重要地位。隨著居民消費結構快速升級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興化大米”近幾年來由產量優勢轉變為質量優勢、品牌優勢。

科技助力 興化大米由“好米”升級“名米”

興化自古就是魚米之鄉,有著悠久的水稻種植歷史,在蔣莊糧食文化遺址發現的“稻米”證明,在5000多年前興化縣民已經種植水稻,悠久農耕歷史和燦爛農耕文明,孕育了天人合一稻田農業事蹟。

近年來,興化市立足資源優勢,以科技助力,做好生態大文章,全面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推進國家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國家糧食生產功能區發明試點。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精品農業、特色農業、高效農業,打響了興化大米的集體商標和國家地域表率品牌。

科技助力 “煉成”好大米

興化大米產於江蘇中部、長江三角洲北翼,地處江淮之間的裡下河腹地——興化。興化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河流縱橫,興化自然條件優越,水上資源豐富,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和省級生態農業示範縣。這一區域不但水源好,更重要的是土層深厚、結構良好、土壤肥沃,能夠滿足優質稻米形成必須的、平衡的各種養分。

興化是江蘇省唯一的糧食生產功能區試點縣市,自2017年開始,興化市政府每年投入十幾個億用於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興化大米”在政府推動下成功在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掛牌上市,年需求量在14億斤左右。

興化稻米的品種主要以淮稻9號、南粳46、南粳9108等品種為主。其中,“南粳9108”是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繼南粳46和南粳5055之後培育的又一優良食味粳稻新品種,比淮稻9號早2-3天,屬遲熟中粳類型,適合在淮河以南地區種植,可以滿足蘇中地區對優良食味粳稻新品種的需求。2015年,南粳9108被評為農業部超級稻品種。

科技助力 興化大米由“好米”升級“名米”

南粳9108

在栽培方式上,興化市按照自身的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建立合理的種植制度,比如實施優質水稻+優質小麥、優質水稻+優質油菜等一年兩熟制,還實施了稻鴨共作、稻魚共作、稻蝦共作等生態的綜合種養模式。在科學的種養模式條件下,採取統一化、規模化、機械化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並按照各地的基礎和條件實施無公害、綠色、有機稻穀的標準化栽培,保證了興化大米質量的一致性和均勻性。

在質量安全監管環節,採取科學的辦法加強對“興化大米”種植投入品的監管,建立了健全的質量追溯管理制度,此外,大米質量檢測中心能夠及時排查稻米收購、貯藏、加工、消費等環節中存在的質量安全隱患,為“興化大米”提供“身份”證明。

在經營方式上,近年來,興化積極推進水稻種植家庭農場發展,鼓勵組建水稻生產合作社,鼓勵家庭農場按照全市大米品牌建設規劃和市場需要,進行優良品種規模化種植和標準化生產,並大力推廣訂單生產,引導家庭農場按照企業和市場需要種植優質水稻品種,保證“興化大米”品質優良均一。

科技助力 興化大米由“好米”升級“名米”

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加上科學的管理種植和嚴格的質量把控,讓興化大米“煉”成了好大米。據興化市委副書記、市長黃紅旗介紹,目前興化全市有100萬畝無公害養殖生產基地,有80萬畝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

提高加工水平 變水稻為“真金白銀”

我國每年生產的稻米 85%左右都用於大米加工。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作為傳統行業的大米加工業雖然也呈現出了更多現代化、技術化的特徵,但仍然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虧損。

究其原因,首先是,我國大米加工業多處於分散、中小型的經營狀態、產銷基本分離,組織化程度低,未能形成一定是企業規模。

其次是對大米的精深加工轉化能力較低,僅限於普通大米和精潔米等初級產品的加工,很多稻米的營養素未得到有效利用。這也使得中國大米在國際市場中,比起加工業發達的其他國家不佔優勢。

最後是創新能力較低、企業資金供應不足。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很多中國大米加工業,仍以粗放的作坊式加工對稻米產生極大浪費,損耗率高達 3.0%~7.0%。但因普遍存在的資金難題,導致企業沒有精力進行對加工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創新能力自然不強。作為將田間稻穀向食用大米轉變的關鍵一環,大米加工業的現實困境的確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大米行業的整體發展與提升。

科技助力 興化大米由“好米”升級“名米”

興化高度重視稻米加工產業,以科技帶動力強的優質稻米加工產業集群,目前興化擁有優質稻米加工企業130多家,年加工能力200萬噸,實現銷售40多億元。“興化市糧食交易批發市場”已成為國內最大的稻米交易市場之一,現擁有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大米加工企業62家,年加工轉化稻穀300萬噸。北京大學博士後導師王崬認為,目前我國在稻穀加工方面利用得很少,隨著科技的發展,稻米加工將大有文章。

加強品牌建設 從好大米到“名大米”

近些年,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老百姓對大米開始有了多樣與個性的追求,對高品質大米的需求越來越旺盛,對品牌有了新的認識。

“走在品牌路上,農業大有希望。”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將公用品牌建設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農業部於今年2月6日發佈的《農業部關於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到:深入實施農業品牌戰略,支持地方以優勢企業、產業聯盟和行業協會為依託,重點在糧油、果茶、瓜菜、畜產品、水產品等大宗作物及特色產業上培養一批市場信譽度高、影響力大的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並將2017年確定為“農業品牌推進年”。

科技助力 興化大米由“好米”升級“名米”

好的大米,賣上好的價錢,這是有形資產,品牌是無形資產。只有雙管齊下,才能讓水稻變“金稻”,讓從業者走上康莊大道!

據興化市市長黃紅旗在介紹,近年來,興化市以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基地為重點,努力提升“興化大米”的品牌效應和市場競爭力,實施“區域品牌+產品品牌”的“雙品牌”戰略,推動大米品牌整合,鼓勵企業在加強自身產品品牌建設的同時規範使用“興化大米”品牌。制定“興化大米”集體商標地理標誌品牌使用管理辦法,規範企業行為,維護品牌信譽,當地政府採取多種措施培育“興化大米”品牌。2016年,在全國範圍內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從東北、華北、長江流域以及華南,4 個地區共選出 5個縣市作為試點,興化是江蘇省內唯一入選地,興化大米實行統一品種、統一規則、統一管理、統一服務的訂單生產模式,實現了從稻穀種植,到大米加工,全程可追溯的質量管理。作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興化大米 2016 年被評為中國十大大米區域公用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