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飲茶方法你或許忘了,他們卻還記得……

“早起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茶在中國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從古至今,茶葉品種隨著農業的進步不斷得到改良,人們飲茶的方式也在變化。

比如說,三國時期的詞典《廣雅》記載,當時生活在長江中上游一帶的人,通常把茶葉和米放在一起碾碎了煮著喝。到了唐代,人們會往茶里加入鹽、姜、乾果等各種佐料;宋代“鬥茶”的習俗,更是藉著黑釉盞而廣泛傳播……

古老的饮茶方法你或许忘了,他们却还记得……

宋代黑釉兔毫盞,故宮博物院藏

當然,現在大多數人喝茶都是直接用開水沖泡茶葉。如果還有人拿著一碗帶佐料、泛綠色的糊狀物告訴你這是茶,而且語氣非常自豪,像是在為你介紹家鄉的特色,那麼你認識的這個人有可能是一個——

客家人

客家人這個詞,我們經常聽人說起。但它具體指的是哪一群人,似乎就不太瞭解了。

古老的饮茶方法你或许忘了,他们却还记得……

最出名的客家人當屬歷史學家陳寅恪了。人們爭論的焦點在於他名字裡的“恪”字到底念kè還是念què

想要了解客家人,就要先了解下中國古代的人口遷徙。歷史上,生活在中原的漢族人民為了躲避戰亂、饑荒、自然災害等,曾多次南遷,其中較大規模的三次遷徙分別發生在西晉“永嘉之亂”後、唐中期“安史之亂”後,以及北宋末“靖康之亂”至南宋末年。(不瞭解的童鞋請翻開高中地理教科書複習~)

古老的饮茶方法你或许忘了,他们却还记得……

永嘉之亂後人口南遷示意圖

古老的饮茶方法你或许忘了,他们却还记得……

安史之亂後人口南遷示意圖

古老的饮茶方法你或许忘了,他们却还记得……

靖康之亂後人口南遷示意圖

以上三圖均引自葛劍雄《遷徙的姓氏:追尋移民的腳步》

《中國國家地理》2007年第2期

在遷徙的過程中,這些漢民進入了閩、粵、贛三省的交界處,並選擇在這裡落地生根。他們與當地土著經過幾百年的磨合、交融,逐漸形成了有獨特語言、風俗習慣和文化形態的客家民系。

現在,全世界共有客家人約4500萬人。其中,中國的客家人約有4000萬,廣泛分佈在廣東、江西、福建、廣西、四川、海南等19個省的180多個市縣。而凡是有客家人的地方,都少不了一種飲料——

客家擂茶

關於擂茶的起源,客家人之中流傳著一個很正能量的故事:漢代的伏波將軍馬援奉皇帝之命遠征邊關,軍隊走到蟲蛇遍地、氣候潮溼炎熱的閩粵贛邊界時,從中原來的士兵們個個水土不服,紛紛病倒,戰鬥力呈斷崖式下跌。

古老的饮茶方法你或许忘了,他们却还记得……

位於陝西省扶風縣的馬援將軍塑像

馬援大喜過望,當即命令全軍將士們每人一碗三生飲。果然,將士們服用後,水土不服的好了,生病的康復了,本來就健康的,抵抗力也增強了。此後,這種祛病健身的飲料流傳下來,並改名為擂茶,成為了客家人的傳統飲品。

事實上,在馬援生活的時代,客家人這個群體還沒有形成,客家擂茶自然無從談起。據學者推測,擂茶的產生和發展,有一個逐漸的過程。

兩晉時期的南遷移民,大多滯留在長江中下游地區,而正如文章開頭《廣雅》記載的那樣,這些地方的土著民族當時喝“茗粥”(也就是把茶葉和米混合煮著喝)的風氣很盛。遷來的漢民自然有樣學樣,也在茶葉里加大米煮成茗粥。

後來的唐宋時期,中原地區流行起把茶葉加佐料之後碾碎再喝的做法。唐、宋的兩次人口遷移浪潮,又把當時的新茶俗帶到了如今的客家聚居地。

古老的饮茶方法你或许忘了,他们却还记得……

劉松年《茗園賭市圖》局部,描繪了宋代賣茶小販正在點茶的場景

由於客家人大部分居住在山區,信息渠道不暢,這些古老的飲茶習俗便在客家人群體中代代傳承,最終演變成了擂茶。

客家人對擂茶的重視程度非同一般。無論是在婚嫁的喜慶時節,還是親朋好友來訪的歡聚一刻,都要請賓客喝擂茶。在被譽為“客家祖地”的福建寧化縣石壁村,每一戶每一天都會製作擂茶。在一天的勞作後喝上幾碗,疲憊和辛苦便煙消雲散了。

擅長製作擂茶的,通常是婦女。製作時,擂茶者要坐著夾住呈倒錐體的擂缽,抓一把茶葉放入缽內,然後用擂棍反覆舂搗旋轉,邊擂邊不斷地給擂缽內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藥等。

古老的饮茶方法你或许忘了,他们却还记得……

刻畫擂茶場景的工藝品,圖自搜狗百科

擂缽內側有放射狀的紋路,粗糙的內壁給擂茶的過程增添了不少摩擦力。待缽中的東西搗成碎泥,茶便擂好了。再向擂好的混合物中衝入水或高湯,即可食用。

古老的饮茶方法你或许忘了,他们却还记得……

製作好的擂茶

根據原料配方的不同,擂茶有生津止渴、調節脾胃、清熱解毒、消食化積等不同功效。隨著歷史的發展,擂茶的原料也在不斷髮生變化。

現在,在客家人聚居的不少地方,已經出現了“葷擂茶”“素擂茶”。“葷擂茶”是在原有的擂茶中加入已經烹製好的肉羹、肉絲或腸、肚之類,素擂茶則要加入黃豆、豇豆、粉條等等,還有的選擇加入煎豆腐、香菇、海帶等,可謂充分滿足了不同吃貨的不同需求。

歷史悠久的客家擂茶,在2007年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一客家民俗,從此走入了更多人的視野,獲得了更廣泛的關注。

而看完這篇推送之後,如果你有幸走進一位客家同胞的家中,喝到香噴噴的擂茶,會不會想到:你喝下的,其實是一碗厚重的中國飲茶風俗變遷史,以及中國移民史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