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園食單》之炒蝦

炒蝦照炒魚法,可用韭配。或加冬醃芥菜,則不可用韭矣。有捶扁其尾單炒者,亦覺新異。

——袁枚《隨園食單•水族無鱗單》

其實蝦仁好吃/先是通過菜名好吃的/翡翠蝦仁/水晶蝦仁/雪山蝦仁/茉莉蝦仁/夜香蝦仁/芙蓉蝦仁/還有醉蝦/也是醉了

《隨園食單》之炒蝦

蝦菜名目繁多,除了有名的龍井蝦仁、翡翠蝦仁、魚香蝦仁等以外,還有我們不多見的蝦松、三味蝦包、雞肝炒蝦片、銀線炒蝦線、三丁蝦仁等一百多兩百款。有一天,我突然感覺到,五十歲以前吃蝦,是無意識的在吃它的味,吃它的鮮嫩。五十歲以後則是有意識的在吃它的壯陽,吃它的詩意。

於是我常弄些韭菜、番茄、核桃、松菌等來與蝦仁搭配成韭菜油渣炒蝦仁、番茄冬筍鍋巴蝦仁、松菌火腿炒蝦仁、核桃雞蛋炒蝦仁來慰勞自己。吃貨們也許注意到了,我在這些傳統的蝦仁菜裡,分別另外加上了油渣、冬筍、雞蛋、火腿等這些增香提味的配角,讓我們把眉頭緊鎖的中國養生菜增添一點戲劇效果,增添一點詩意。

一般來說,養生藥膳(除了醬滷菜)之類的專門注重滋補身體的菜餚是缺乏滋味的,一是藥味太重壓了鮮味;二是輕油、輕鹽、嚴禁辛辣。這其實遠離了“以味為核心、以養為目的”的中國飲食根本。據我考證的從古至今的一百三十多道原始蝦仁菜餚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烹製都用了豬油。因為在這些蝦仁菜裡,豬油成了增香調味的靈魂,其潔白無瑕與水晶般的蝦仁相得益彰。然而在當今,豬油已被妖魔化,那些該放豬油烹調的菜餚,紛紛被植物油所取代,如今的這個味,早已不是從前的那個味了。

豬油這個東西,又稱豬膏、豬脂,性味甘、涼。功能補虛,潤燥,解毒。《本草圖經》記載它有“利血脈,解風熱,潤肺”的功用。而現代科學也表明,豬油含有對心血管有益的多烯醉、脂蛋白等,可改善顱內動脈營養與結構,抗高血壓和預防腦中風。豬油作為脂質還具有構成人體飽腹感和保護皮膚與維持體溫,保護和固定臟器功能。這不就是古人們的“利血脈、解風熱、潤肺”嗎?!

蝦仁與豬油(板油)的搭配結合,不僅香滑有滋感,而且能在可口的前提下得到滋補。如果再加上些韭菜,便成了一道名副其實的壯陽菜。其功效與操作,在下面我抄給大家與之共享。

《隨園食單》之炒蝦

韭菜油渣炒鮮蝦,可治腰部痿弱無力,盜汗、陽痿、遺尿,尿頻,遺精等腎虛之症。韭菜,又名起陽草,壯陽草。性味甘辛,溫。是振奮性強壯藥,有健胃、提神、溫暖、壯陽作用。《本草拾遺》說它能“溫中,下氣,補虛,調和腑臟,令人能食,益陽”。《日華子本草》認為它“主洩精尿血,暖腰膝”。鮮蝦,藥用一般用淡水蝦。性味甘,溫。含蛋白質、脂肪、糖類、天機鹽、煙酸、維生素A、B1、B2等。功能益精壯陽,是一種強壯補精藥。《綱目拾遺》說它能“補腎益陽”。

至於做法,每次可用韭菜150克,鮮蝦250克去殼,豬板油250克煉成油渣,混合炒熟佐膳。如用治陽痿,民間有加入白酒同吃的。也有將蝦肉放鍋內用生油泡過(半煎炸),再和韭菜炒吃,功效更好。青年男子體壯陽盛乏定力者勿吃哈,以免助火燥熱而出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