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古城的街頭,大大小小的巷子掩藏著不同的歷史文化。“唐宋古城、明清街區、民國風貌、閩南韻味、僑臺同輝。”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位於古城街道的漳州非物質文化展示館,領略漳州的文化風采。
走進“府埕”老街,涼爽的風撲面而來,高大的樹遮天蔽日,鬱鬱蔥蔥。老人們在這納涼,嘮嘮家常。而漳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就掩映在這片綠茵之下。
展館的門口掛著一個牌匾,從上面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這裡也是閩南師範大學的社會實踐基地。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開始一層層揭開展館的神秘面紗。在前臺的牆壁上掛著漳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市級以上的名錄,漳繡、漳州木偶雕刻…第一次知道漳州居然有這麼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有三項被列為世界級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分別是布袋木偶、剪紙、東山南音。
走進展廳,牆上掛著一幅幅刺繡畫。這是漳州獨有的“漳繡”,上面的圖案栩栩如生,令人震撼。其中我特別喜歡這裡的一幅漳繡,起先以為這是一幅圖畫,走近一看原來這是由刺繡而成的。上面的人物表情異常逗趣可愛,色彩的搭配也是賞心悅目的。
桌子上擺放著成套的瓷器,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是克拉克瓷,在別的地方也叫青花瓷。這是我們漳窯生產的,漳窯到現在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震驚之餘,原來漳州也有過輝煌的瓷器生涯。
在瓷器的旁邊擺放著漳州木偶雕刻,木偶的造型不盡相同,但看起來格外的呆萌。而它們身上的服裝都是採用漳繡,身上的每一處細節無不體現精緻。只有在舞臺上,這些木偶才能煥發出不一樣的生機。因為在這裡他們就是王者,精彩的演出在一瞬間牢牢地吸引注觀眾的視線。
展廳的過道的正前方擺著邵江涵的雕塑,雕塑的後方牆壁上掛著漳州的薌劇簡介和薌劇所用到的樂器,二胡、月琴…這些樂器看起來已有些年頭,給人古樸厚重之感。
穿過一個門,這裡搭建了一個小臺子。臺子上整齊的擺放著一排椅子,椅子上方的牆壁上掛著一幅幅漳浦民間花姆剪紙,近距離觀察,你會發現剪紙的每一處細節都很流暢,看起來格外精美。它有著上個世紀的獨特韻味,讓人有種想要搬回家收藏的慾望。
臺下擺放著一排排長椅,工作人員解釋道:“每到星期三、四下午,一些藝術家都會來到這裡表演吹拉彈唱,每到這時候,臺下就有很多人慕名而來。”
在臺子的旁邊掛著兩幅東山剪瓷雕。湊近一看,不難發現每個瓷片的邊緣都不是特別平整,這是因為瓷雕是由工藝傳承人親手修剪的,手工製作的東西也許沒有機器做的那樣完美,但蘊含在其中的意義我想更為重要。如何控制自己的力道?用怎樣的角度修剪?這些疑問讓我更加感嘆這項工藝的厲害之處。
在二樓,還有好幾個展廳,介紹詔安彩扎技藝、平和龍藝扎制技藝、東山海船釘造技術…
第一次來展館,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館藏之豐富,保存之完善,不禁為之動容。
閱讀更多 花樣漳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