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冷知識能凍死人:錢學森是NASA火箭小組創始人之一!

2015年,一部叫《火星救援》的美劇火了,它改編自安迪·威爾的同名小說,由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雷德利·斯科特擔綱執導,馬特·達蒙、傑西卡·查斯坦、克里斯汀·韋格等主演。該片根據安迪·威爾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由於一場沙塵暴,馬克與他的團隊失聯,孤身一人置身於火星面臨著飛船損毀,想方設法回地球的故事。影片於2015年10月2日以3D的形式在美國上映,2015年11月25日以IMAX3D格式在中國大陸上映。

這些冷知識能凍死人:錢學森是NASA火箭小組創始人之一!

2016年1月,《火星救援》獲頒第73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2016年1月14日,《火星救援》獲得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提、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音效剪輯、最佳混音、最佳視覺效果名。

這些冷知識能凍死人:錢學森是NASA火箭小組創始人之一!

不過《火星救援》裡面有這麼一段,被很多人忽略就此一帶而過了,這件事兒發生在1939年,是加州理工學院一個叫“火箭小組”的組織在宿舍做實驗的時候火箭主體爆炸,把宿舍牆炸出了一個洞。然後學校把他們趕出了宿舍,為他們找了一塊河谷作為實驗基地(注意:是趕出了宿舍為他們找了一塊地,而不是開除,現在知道諾貝爾獎為什麼中國人少了嗎?),這塊建在河谷上的實驗基地就是現在NASA著名的“噴氣推進實驗室”。

這些冷知識能凍死人:錢學森是NASA火箭小組創始人之一!

“火箭小組”的最初五個成員就是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創始人。在這個成立於1937年的“火箭小組”的最初創始人的五人名單裡,有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錢學森

錢學森:世界傑出科學家,吳越王錢鏐第33世孫,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1934年,錢學森畢業於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教授。1950年錢學森回國受阻,並受美國方面監禁,1955年,在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爭取下回到中國。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擔任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力學系主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第七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國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國科技協會名譽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七、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委員、中國宇航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高級顧問等重要職務;他還兼任中國自動化學會第一、二屆理事長。

這些冷知識能凍死人:錢學森是NASA火箭小組創始人之一!

1995年,經中宣部批准及錢學森本人同意,母校上海交通大學將圖書館命名為錢學森圖書館,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同志親筆題寫了館名。2009年10月31日北京時間上午8時6分,錢學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為了進一步弘揚錢學森同志愛國,創新、奉獻的業績與精神,經中央研究,決定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建設錢學森圖書館。2011年12月8日,紀念錢學森誕辰100週年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這些冷知識能凍死人:錢學森是NASA火箭小組創始人之一!

1935年9月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1936年9月獲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後轉入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成為世界著名的大科學家馮·卡門(Theodore von Kármán)的學生,並很快成為馮·卡門最重視的學生。

他先後獲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和航空、數學博士學位。1938年7月至1955年8月,錢學森在美國從事空氣動力學、固體力學和火箭、導彈等領域研究,並與導師共同完成高速空氣動力學問題研究課題和建立“卡門-錢學森”公式,在二十八歲時就成為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

1939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數學博士學位。1943年,任加州理工學院助理教授。1945年,任加州理工學院副教授。1947年,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1947年,在上海與蔣英結婚。1949年,任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中心主任、教授。1953年,錢學森正式提出物理力學概念,主張從物質的微觀規律確定其宏觀力學特性,開拓了高溫高壓的新領域。1954年,《工程控制論》英文版出版,該書俄文版、德文版、中文版分別於1956年、1957年、1958年出版。1958年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力學系主任。

摺疊

遭到拘留

當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誕生的消息傳到美國後,錢學森和夫人蔣英便商量著早日趕回祖國,為自己的國家效力。此時的美國,以麥卡錫為首對共產黨人實行全面追查,並在全美國掀起了一股驅使僱員效忠美國政府的狂熱。錢學森因被懷疑為共產黨人和拒絕揭發朋友,被美國軍事部門突然吊銷了參加機密研究的證書。錢學森非常氣憤,以此作為要求回國的理由。

1950年,錢學森上港口準備回國時,被美國官員攔住,並將其關進監獄,而當時美國海軍次長丹尼·金布爾(Dan A. Kimball)聲稱: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裡,都抵得上5 個師的兵力。 從此,錢學森在受到了美國政府迫害,同時也失去了寶貴的自由,他一個月內瘦了三十斤左右。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在特米那島上將他拘留14天,直到收到加州理工學院送去的1.5萬美金鉅額保釋金後才釋放了他。後來,海關又沒收了他的行李,包括800公斤書籍和筆記本。美國檢察官再次審查了他的所有材料後,才證明了他是無辜的。

艱難歸國

195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在報紙上看到陳叔通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身份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他決定給這位父親的好朋友寫信求救。正當周恩來總理為此非常著急的時候,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陳叔通收到了一封從大洋彼岸輾轉寄來的信。他拆開一看,署名“錢學森”,原來是請求祖國政府幫助他回國。

1954年4月,美英中蘇法五國在日內瓦召開討論和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的國際會議。出席會議的中國代表團團長周恩來聯想到中國有一批留學生和科學家被扣留在美國,於是就指示說,美國人既然請英國外交官與我們疏通關係,我們就應該抓住這個機會,開闢新的接觸渠道。

這些冷知識能凍死人:錢學森是NASA火箭小組創始人之一!

中國代表團秘書長王炳南1954年6月5日開始與美國代表、副國務卿約翰遜就兩國僑民問題進行初步商談。美方向中方提交了一份美國在華僑民和被中國拘禁的一些美國軍事人員名單,要求中國給他們以回國的機會。為了表示中國的誠意,周恩來指示王炳南在1954年6月15日舉行的中美第三次會談中,大度地作出讓步,同時也要求美國停止扣留錢學森等中國留美人員。

然而,中方的正當要求被美方無理拒絕。1954年7月21日,日內瓦會議閉幕。為不使溝通渠道中斷,周恩來指示王炳南與美方商定自1954年7月22日起,在日內瓦進行領事級會談。為了進一步表示中國對中美會談的誠意,中國釋放了4個扣押的美國飛行員。

中國作出的讓步,最終是為了爭取錢學森等留美科學家儘快回國,可是在這個關鍵問題上,美國代表約翰遜還是以中國拿不出錢學森要回國的真實理由,一點不鬆口。

1955年,經過周恩來總理在與美國外交談判上的不斷努力——甚至包括了不惜釋放11名在朝鮮戰爭中俘獲的美軍飛行員作為交換,1955年8月4日,錢學森收到了美國移民局允許他回國的通知。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回國願望終於得以實現了,這一天錢學森攜帶妻子蔣英和一雙幼小的兒女,登上了“克利夫蘭總統號”輪船,踏上返回祖國的旅途。1955年10月1日清晨,錢學森一家終於回到了自己魂牽夢繞的祖國,回到自己的故鄉。

自此中國導彈,原子彈領域開啟了飛速前進的步伐。直到2009年10月31日北京時間上午8時6分,錢學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