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路的跑路,勸退的勸退,是退燒還是要涼?

最近出現了一個統計數字,四月《絕地求生》玩家下降人數比例達到了13.96%,然後連續三個月玩家人數下降,對於一款網絡遊戲來說這個數量和這種連續的人數下降真的很致命。參考一下《坦克世界》的玩家流失,讓低級房的匹配多麼困難就知道了,而且《絕地求生》的人數降低比例達到幾乎十四的百分點真的有點驚人。

跑路的跑路,劝退的劝退,是退烧还是要凉?

而且這個時間段並非遊戲環境最糟糕的時候,所以只能說吃雞熱降溫了,當然遊戲本身也有很多的問題。至於留下來的玩家,心態已經是“生死已看淡單縱就是幹”,新玩家則被老玩家各種勸退,整個PUBG的遊戲玩家流動已經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

跑路的跑路,劝退的劝退,是退烧还是要凉?

在PUBG遊戲環境最惡化的時候,就是優化沒有升級、服務器天天智障、外掛猖獗到從來不演的時候,那時候大量的外服玩家被外掛勸退,很多人因為遊戲優化太差或者服務器問題勸退。但是那段時間,PUBG依然是銷量榜頭牌,在《孤島驚魂5》衝擊之前PUBG一直是頭牌。

跑路的跑路,劝退的劝退,是退烧还是要凉?

原因有很多,包括那時候也開始興起的組號業務而大量購入的賬號,還有雖然國內火了很久但是那段時間國內玩家有一種爆炸性增加的趨勢。於是,怪像出現了,因為擁擠導致的亞服網絡狀況糟糕、裸連美服反而比亞服流暢;亞服玩家大量諸如,相對的則是歐服美服等玩家大量的流失,甚至有段時間G神都跑去播《堡壘之夜》而不是《絕地求生》。

跑路的跑路,劝退的劝退,是退烧还是要凉?

也就是那段時間,《堡壘之夜》崛起,因為流失的玩家跑到了沒有外掛並且流暢得多的《堡壘之夜》去。後來,藍洞採取了ping值分離的匹配製度,成功的侷限住了大部分的外掛,成功的挽回了一批勸退人員;然後在不斷的升級中,優化改善,雖然比起其他遊戲來說還是渣一樣的優化,至少比原來好了;接著服務器有所升級,網絡延時檢測這個坑爹的東西少了很多。

跑路的跑路,劝退的劝退,是退烧还是要凉?

正式版前後的那一段時間的變化很大,也確實是有些作用,幫助遊戲度過了最糟糕的一局一百個人裡面可能諸神大戰的時間,看起來是有了一點活路,似乎可以做出一款長期經營的遊戲了。

跑路的跑路,劝退的劝退,是退烧还是要凉?

然後四月的統計下降,連續三個月,就是說今年的2、3、4月玩家數量都在大量的減少,這個其實嘛,和高考可能有些關係。因為玩家裡面大量的中國玩家,中國玩家裡大量的高中生,然後高考要來臨了,所以很多的玩家就只得拋下游戲專心學業。然後也是受到生活的原因,大量的中國玩家首先是不能經常玩電腦的,然後TX爸爸有手機版,所以手機版的《絕地求生》某種程度上是在搶PC版的用戶。

跑路的跑路,劝退的劝退,是退烧还是要凉?

除了生活工作的原因,還有就是電腦,就算優化改善了這遊戲也不是一般電腦能拖起來的,換電腦也不是說換就換的,因為一換配置就是往高處走,現在還顯卡漲價內存條變成金條,所以手機豈不是更好的選擇?

再有,《堡壘之夜》的衝擊一直持續,不斷的吸走被勸退的玩家,所以前段時間的各種活動模式才會出現。而且今年的比賽,官方舉辦的,獎金十分的高,也是推進電競化的同時用比賽提高遊戲的可見度,可以挽回一些人氣。

跑路的跑路,劝退的劝退,是退烧还是要凉?

但是有的東西衝擊實在是太大,比如《孤島驚魂5》,育碧爸爸一出手,腳踩藍洞拳打《堡壘之夜》,直接成為頭牌。而且四月遊戲裡的黑馬不少,比如說《冰氣時代》,這種燒腦子、費時間,但是很有意思並且十分有想法的遊戲,所以玩家會流失,因為這些遊戲的打擊確實不小。當滿世界都是吃雞的時候,育碧模式的遊戲顯得多麼有趣,像《冰氣時代》這樣的遊戲顯得多麼可貴,物以稀為貴,吃雞熱早已經退燒了。

跑路的跑路,劝退的劝退,是退烧还是要凉?

吃雞熱退燒,市面上其他多樣化的遊戲出現,都讓《絕地求生》的玩家大量的流失,何況現在是買BUG送遊戲,這麼多的BUG已經讓人無力吐槽了。但是這究竟是一種炒作後效的玩家數量減少,還是這個遊戲在失血呢?

跑路的跑路,劝退的劝退,是退烧还是要凉?

第一個的情況下,就是這個遊戲被吹起來,大量的玩家是跟風或者趕潮流去玩的,實際上不覺得多好玩,然後這部分玩家也就退燒,留下真正喜歡這個遊戲的核心玩家,進入一種正常玩家數量的狀態。第二種就是遊戲要GG,玩家大量流失,各種勸退萌新加上老玩家的離開,目前看來應該還達不到這個地步,所以比較大的可能性就是吃雞熱退燒。

跑路的跑路,劝退的劝退,是退烧还是要凉?

所以各位是怎麼認為的,是遊戲要涼還是退燒的時候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