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品選擇的四個陷阱

知識產品選擇的四個陷阱

陷阱一:學習很多,卻從未努力

現在知識付費熱潮下湧現出非常多“知識普及類”的產品,有人不斷用力地敲黑板:“你原來那個認知錯了!”“要注意這個新的知識點!”我們很統一接觸到這些,被他們吸引,在他們上花很多時間和精力。

但是,這些產品可以消磨時間,減少焦慮,但對提升我們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意義不大。這是因為,學這些東西的時候,我們其實並未真正投入。我們應該儘快轉移到快速人門類或技能深化類的產品中去,這些學習產品需要我們下定決心,嚴肅對待。

陷阱二:剛入門,卻自以為精通了

我們學習各類入門知識,最容易陷入的困境就是掌握了大量的所謂“司機知識”。司機知識,就是我們能複述但並不真正理解的知識。這個詞來自一個可能是玩笑的故事。量子理論的提出者普朗克的司機由於聽了太多普朗克的演講都能夠複述了,有一次他主動請纓,假扮成普朗克上臺,把講稿背誦了一遍。但是,聽眾一提問,他就回答不上來了,耍了個花招說:“這個問題太簡單了。連我的司機都知道。”他請反串假扮成司機的普蘭克來回答。

在學習了一些快速入門類的知識後,特別容易落入 “剛入門,卻自以為精通”的陷阱。其實,我們這時掌握的很多是“司機知識”這些知識離真正應用的知識還有相當大的距離,我們只是知道了,但並未真正理解。獵豹創始人傅盛說“自以為是,是自我認知升級的死敵。以為自己“知道”還遠不如以為自己“不知道”自我否定,就是假設自己無知,是自我升級的唯一路徑。”

學習實踐類的技能知識尤其容易出現“司機知識”的狀況。例如學習編程技能時,只是看過文檔、跟著教程能夠運行樣例程序,與能夠真正地在生產環節解決實際問題,中間有著巨大的鴻溝。

知識產品選擇的四個陷阱

陷阱三:掌握了大量的乾貨、高級訣竅

技能深化類知識產品一個常見的形態:產品經理要掌握的99個秘訣、網絡新媒體營銷的50種方法、銷售與客戶溝通的15 大原則。這些訣竅都是前人經驗的總結,只有在你有自己的體驗、困惑之後,你才會發現,“哦,原來這個問題靠這個提示就要可以解決啊”。

如果沒有遇到類似的情形,這些乾貨的價值很小。其實,技能深化類知識產品核心提供的不是這些乾貨,這些乾貨只是幫你回到場景中去解決問題的提示而已。

陷阱四:強調輸出,卻造成知識的僵化

一般來講,知識重構類產品都鼓勵大家輸出,把自己所學所悟寫出來、講出來、交給別人。在學習中,通過輸出來帶動消化吸收。但是,把想法以看似邏輯完整的方式表達出來,有一個巨大的陷阱——對很多人來說,當我們把一個觀點說出來之後,我們會傾向於認為它就會對的。

微學伴,好用的知識製作與售賣工具。

微學伴是專注於知識付費、教育培訓的工具型平臺,可一站式滿足課程製作、學員管理、付費轉化、營銷推廣、數據分析五大核心需求。

讓課程的生產發佈、推廣分發、管理交互、交易收入都變得更加簡單,形成品牌閉環,快速完成用戶沉澱,一站式解決方案,在線教育、付費轉化也可以很簡單。

目前已有70000多家機構選擇微學伴,店鋪月均銷售額達10萬!用微學伴,與71088家機構一起玩轉知識變現。

知識產品選擇的四個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