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尚香被騙回東吳之後,爲什麼不再返回到劉備身邊了?

幽行客


當初,劉備實力弱小,沒有立足之地,於是向東吳借荊州暫時棲身,約定以後有了容身之處再歸還。

赤壁之戰結束後孫權想討回荊州,劉備以各種理由再三推諉、拖延。

糜、甘二夫人相繼去世後,東吳都督周瑜勸孫權將妹妹嫁給劉備,以政治聯姻的方式羈縻住他。

孫權見劉備借荊州卻有借無還,還耍起賴皮,實在無法,就採納周瑜之計,趁劉備妻喪之機,提出將親妹孫尚香(《三國志》稱其為孫夫人,並未留下真實名字)嫁與劉備作繼室,然後又找藉口說吳國太夫人特別疼愛小女兒,不願意讓她遠嫁,所以請劉備去東吳完婚。

周瑜和孫權早就計劃好,名為孫、劉兩家聯姻,實則引劉備過江東後將他軟禁起來,再逼迫諸葛亮拿荊州換回劉備。

諸葛亮早就制定了“聯吳拒曹”的戰略方針,劉備也有意與東吳搞好關係,便欣然接受了孫權的邀約,於建安十四年(公元210年)冬由孫乾、趙雲陪同渡江進入吳國境內。

在甘露宮,劉備拜見了孫權之母吳國太夫人,吳國太見劉備一表非俗,對他非常滿意,就真的同意招其為婿。彼時劉備已年過半百,孫尚香也就20來歲,綺年玉貌,明豔動人,典型的“老少配”。

結婚那天,打扮的珠環翠繞的婀娜美人兒孫尚香被100多個侍婢簇擁著和劉備參拜天地、高堂。等到入了洞房,劉備大吃一驚,原來洞房裡到處陳設著刀槍劍戟,不像銷魂溫柔鄉,倒像是進了一座殺氣騰騰的軍營,侍婢們持戟佩劍環伺左右,人人橫眉怒目,一副要隨時準備出征打仗的樣子。洞房裡“有兵氣” ,劉備嚇得魂飛魄散,儘管新娘子孫氏長得花容月貌,體態風流,但“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她讓新郎官劉備提心吊膽,興味索然,內心絲毫沒有新婚的喜悅。

除了年齡差距太大有“代溝”外,兩人心裡都很清楚:他倆的結合無非就是一場政治聯姻,各取所需,根本沒有感情基礎,更遑論有什麼共同語言了,因此夫妻感情非常淡漠,且隨著時光的流逝,彼此的隔膜越來越深。

劉備在吳國被羈留了個把月,急欲回荊州的他極力取悅吳國太,又天天和孫權軟磨硬纏,終於被放歸。

等劉備攜孫夫人安全回到荊州後,周瑜從江陵趕來吳都建鄴(今南京)見孫權,見劉備已去,他很驚訝,問孫權何故縱虎歸山,孫權答曰為防備曹操南犯。周瑜很失望,但也只能徒喚無奈。他給孫權分析了天下大勢,並強調荊州對於東吳的重要性,孫權聽後追悔莫及,這就是“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典故的由來。

劉備率軍謀奪益州(今四川)後,有了大片根據地的他根本不想歸還荊州,孫權預感到孫、劉兩家遲早翻臉,便趁劉備西征取益州之時,給妹妹孫尚香寫了封信,命人悄悄送往荊州,信中謊稱吳國太病重,想將孫夫人和劉備之子劉禪(甘夫人所生)一起騙回東吳,然後以劉禪為質,換回荊州。

孫夫人一方面擔心國太病情,一方面真假莫辨,另一方面確實思鄉心切,於是連招呼都沒打就抱著劉阿斗乘船東渡回吳,諸葛亮命趙雲率兵斷江據水留住了阿斗,只放孫夫人一人回到了東吳。等她回到建鄴甘露寺後,才知道吳國太根本沒得病。

孫夫人平時依仗兄長的勢力,根本不把老公劉備放在眼裡,一向刁蠻跋扈,說一不二,不僅左右大將都悚她幾分,劉備也不敢違逆她的意思。而且劉備在閨房裡也得時時提防她手中的利劍,怕她突然翻臉後以刀劍相逼。孫夫人回東吳後,劉備回想起她來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覺,毫無一絲甜蜜溫柔的留戀,所以也不想派使者赴東吳接回這頭“雌虎”。從此以後,孫尚香永遠留在了東吳,再也沒和劉備見過面,這對老夫少妻在一起生活大約只持續了3年,沒有留下子嗣。

【寫作辛苦 剽竊必究】【插圖源於網絡】


鐵馬冰河wu


咱們今天說的是是正史,所以不能按《三國演義》的說法來解釋。

孫權兩次向劉備求和,而且第二次劉備還答應了,孫劉聯盟也“恢復”了,孫權為什麼不把妹妹送回劉備身邊呢?

其實按照漢代禮法,只要劉備沒有公開表示休掉孫小妹(不管是叫孫仁還是孫尚香),那麼她就一直是劉備明媒正娶的老婆,就應該一直呆在劉備身邊。孫權留著也沒用,孫小妹不會改嫁,即使改嫁也沒人敢娶、沒人願意娶——生人妻,娶不得。

章武二年十月孫劉聯盟恢復,直到章武三年四月劉備駕崩,整整半年的時間,孫小妹就是匍匐前進,也該回到劉備身邊了,可是為什麼史料中沒有一句話記載呢?其實細看史料就明白了:即使孫權肯把妹妹送回去,她也回不去了:劉備也不會接收,接收了也沒地方安置,“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的孫小妹也不會接受後來的位置安排,而這一切全要“歸功”於法正。

熟讀三國史料的讀者可能知道,當法正聽說孫小妹回了東吳,就忙著給劉備介紹對象,並且介紹的還是劉備的親戚——劉焉之子劉璋之兄(三哥,劉璋是老四)劉瑁的遺孀、吳懿的妹妹。因為劉備十分信任法正,就按照法正的意見娶了吳夫人,並且在建安二十四年立為漢中王后。要知道,劉備當漢中王的時候,孫劉還沒有徹底翻臉,孫權也沒有奪取荊州,關羽也沒有被害。這時候劉備已經“停妻另娶”,也可以說是“另有新歡”了。但不管怎麼說,“劉備休妻”已成事實。

所以說孫小妹或者孫夫人在聽說劉備死訊後跳江殉情,所謂的“弓腰姬(是腰間帶弓箭,不是羅鍋)殉劉備”那是絕對不可能的:那時候劉備早就跟他離婚了,劉備“再婚”的時候連塊喜糖都沒給弓腰姬孫小妹吃。

而事實上,孫夫人跟劉備的感情也基本等於零,很可能是肩負著間諜使命來到劉備身邊的,甚至他們有沒有過真正的夫妻生活,都是一個未知數。

劉備比孫權大二十一歲,劉備娶孫小妹那一年,是公元209年,那一年,劉備四十八歲,孫權二十七歲,孫小妹再大也大不過二十七歲(孫權的年紀),劉備也還不到五十,當時又沒有計劃生育技術,而這對新婚夫妻要是真的琴瑟相和三年,還沒有一男半女,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結過婚的都知道,洞房之後,女人會變得溫柔,男人會變得寬厚,而從史料上看來,結婚之後,孫小妹更加暴躁,劉備更忙於軍事,這就很說明問題了。

我們這裡首先要排除劉備沒有生育能力這個可能,因為劉備在娶了孫小妹之後,還生了兩個兒子,有確切生卒年代的,是梁王劉理(約215年—244年)和魯王劉永,劉永在蜀漢滅亡後還活著呢,當了司馬昭手下的奉車都尉,而這兩個兒子,都跟孫小妹沒有半點關係,卻實實在在是劉備的骨血。

當年法正曾經勸劉備遠離孫小妹,而諸葛亮更是直白,把孫小妹列為劉備三大患,史書記載諸葛亮說: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也就是怕孫小妹哪天會在床上把劉備幹掉……


半壺老酒半支菸



孫尚香被騙回東吳,是諸葛亮的配合,以諸葛亮的謀略,東吳騙不回孫尚香,孫尚香愛的是周瑜,孫尚香嫁了劉備,周瑜悔死,不該把自己親愛的人賠進去。


雖然小喬之美三國皆知,可週瑜真正愛的是孫尚香,孫尚香在和劉備的日子,無時無刻不在想念周瑜,而周瑜也是寢食難安。兩個人在痛苦中彼此想念。最後周瑜只能讓魯肅出面,去見諸葛亮,答應願意拿小喬換孫尚香,只要諸葛亮能讓孫尚香回東吳,小喬就送給諸葛亮為妻。


諸葛亮也並不完全為小喬,讓孫尚香回東吳,是看到孫尚香實在無法與劉備生活在一起,考慮到劉備的安全,就給了魯肅一個人情。讓東吳三番四次賠夫人。三國中的東吳,幾乎是賠夫人集團,周瑜又把夫人賠給了諸葛亮。諸葛亮去東吳給周瑜弔孝,都是為了維護和小喬的感情,人家周瑜是前任,古時講禮儀,明道理,諸葛亮是後來才擁有小喬的,先來為大,周瑜就該是哥,所以諸葛亮才給哥哥周瑜弔孝,是有親戚關係的,都是為了小喬。


孫尚香回到東吳,周瑜就娶了她,為了東吳的安全,魯肅偷偷把小喬送到諸葛亮手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消息傳到曹操那裡,醋意大發,自己一心愛小喬,沒想到被諸葛亮得手,把【銅雀臺賦】燒得一字不剩,沒臉纜二喬了。曹操懷恨在心,立刻發兵討伐劉備,劉備為什麼不能統一三國?雖然諸葛亮為劉備作出很大貢獻,但也毀了劉備。諸葛亮與曹操爭小喬,不是明智之舉,江山為重,事業為重,兩個三國奇才居然爭起女人,看來沒有不喜歡美女的英雄。

孫尚香文武雙全,和周瑜比翼雙飛,回東吳的孫尚香有了幸福的歸宿,怎麼還能回劉備身邊。劉備也知道諸葛亮為了小喬,也沒辦法,睜隻眼閉隻眼,還把自己兒子做了孔明的乾兒子 。小喬為諸葛亮生二子,後來大喬來妹妹處,看到諸葛亮足智多謀,溫情儒雅,也不回東吳,姐妹共同服恃諸葛亮。曹操也就嘴上功夫,根本沒見到二喬。周瑜死後,孫尚香殉情而死,與周瑜合葬在黃山北門。遊黃山的人很多都去看過。


白這個顏色


這是三國演義裡的,個人覺得只要是三國演義裡面羅貫中提到過的女的基本上下場都不好,貂蟬啊、徐庶母親啊、孫尚香等,這裡孫尚香應該是最無奈的,連自己哥哥都利用自己,孫尚香回到東吳後按道理她自己是想回去的,很大原因就是孫權不讓。《三國演義》裡提到孫尚香次數並不多,應該就四次。

第一次:是在赤壁之戰結束後,周瑜和孫權覺得把孫尚香嫁給劉備,此時劉備喪偶,而且孫尚香也喜歡劉備,兩人很快就在一起了,但是孫尚香並不知道這其實是個計謀,孫權想用金銀財寶,權力以及美女留住劉備,讓他逐步迷失自我,沒有了爭霸的野心,奈何這些都被諸葛亮看出來了,諸葛亮給了趙雲一個錦囊,裡面說的是曹操要拍兵馬攻打荊州,主公要是再不回來荊州就要失守了,劉備此時才注意到,趕忙回去和孫夫人說:“曹操攻打荊州,我要是不回去,荊州有恐不保,但是回去我又捨不得你啊!”這是孫尚香陰差陽錯壞了孫權的計策,孫尚香說既然嫁給了你就應該追隨您,結果和劉備在母親的幫助下逃跑了。

第二次:劉備取西川之時,孫權趁機說母親病重,讓孫尚香帶著阿斗回來,說外婆要見阿斗,結果被趙雲攔住了,只有孫尚香獨自回去,其實孫權是想日後拿阿斗換荊州,可惜如意算盤被趙雲給率了。

第三次:就是關羽死後,劉備傾全國之力討伐東吳,孫權怕的不行,於是派諸葛瑾去說情,說孫夫人一直很想回去,想念劉備,此時的劉備哪來的心思管你想不想,其實劉備又不是很喜歡孫尚香,孫尚香跟個男的一樣。就和現在說的女漢子相同。

第四次:就是劉備“猇亭兵敗”,孫尚香以為劉備死了,不知道哪裡得來的消息,一是一個720度轉身跳進了河裡,就這樣結束了性命,沒想到的是劉備居然沒死,不過這也讓孫尚香流芳百世,後人為了她還建立了梟姬祠。

從這四次來看,並不是孫尚香不想回去,二是回不去,因為孫權一心打著自己的主意,哪裡還會顧及妹妹的感受啊!

我是羽評歷史,碼字不易,謝謝右上角關注】


羽評歷史


如果一對夫妻百般恩愛,如膠似漆,一方因故遠去,他或她會長期流落他處而不思歸團圓嗎?很顯然,為了夫妻團聚,哪怕千山萬水,再有困難阻隔,也會瞞天過海,來個暗渡陳倉的。


孫權之妹孫尚香和劉備確實是結為夫妻的,這是一門為了鞏固孫劉聯盟的政治婚姻也眾所周知。但和小說不同的是孫權娶孫權妹子是建安十四年,並且是孫權派人將其妹送到荊州的,而劉備以東吳女婿的身份去京口見孫權,提出借荊州是建安十五年的事,更有吳國太在甘露寺相女婿那也杜撰的了,老太太早在建安七年去世了。

劉備和孫夫人結合,在外人看來是天撮之合,一個英雄,一個美人。那時劉備的甘,糜夫人都已亡故,孫夫人做的是劉備正室,但他們倆的感情不合可是事實。這有個性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上的因素。

在小說戲劇影視裡看到的孫尚香不愛紅妝愛武裝,這也有根有據。《三國志~法正傳》載“妹才捷剛猛,侍婢百人,皆親執刀待立,先主每入,衷心凜凜”,那意思就是劉備每次去見老婆都要過刀劍戰陣,心裡發毛。估計劉備作為老公也勸過老婆在家裡就別搞這套,否則也沒情調。這孫尚香是孫堅與吳太夫人唯一女兒,自小備受寵愛,比較任性,有男人脾氣,肯定沒聽老公的,我行我素。


劉備大半生顛沛流離,與前妻患難與共,沒有一位像孫夫人那樣驕縱的。就在公安以西築一城作為別居,孫夫人那套人馬就集中在那邊去了,麻煩是少了,眼前也清了,也不“凜凜”了,但這等於搞了個分居,夫妻之間隔閡更大了。現在座落在公安的孫夫人遺城故址就是兩人失和的見證。此事當地縣誌還載有“夫人與昭烈相疑,故築此城居之”。這事在《三國志~法正傳》裡更有“主公在公安北畏曹公,東憚孫權,近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這就又把夫妻不和提高到更高層面了,劉備居然還得提防孫夫人威脅到自已的安全。

所以兩人關係遠不是小說裡寫的那樣,劉備沉醉於溫柔鄉不思歸荊州的。

孫夫人什麼時候回到東吳,這一直以來有兩種說法(被騙回去是小說)。一是於建安十六年,“孫權聞備西上,遣舟船迎妹”就是孫權主動來接的,孫夫人還想帶幼主一起回去,這和小說相符合,趙雲和張飛截江討回阿斗,這在《三國志~趙雲傳》注引《雲別傳》裡也有記載。

另一說法,是建安二十年,《三國志~蜀書~二主妃子傳》和《華陽國志》載劉備取了益州後,“孫夫人還吳”,是主動回去的。孫夫人長期和劉備不和,按她的男人脾氣估計不顧自已兄長政治意圖,自作主張獨自回家也解釋得過去的。


政治婚姻絕大多數都是硬拽的瓜,孫尚香只是犧牲品而已。她的最後結局也是個謎。《漢晉春秋》裡講她知道劉備崩於白帝城後“夫人慾歸不得,望江哀泣”估計文章到這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漢晉春秋》有很多不實記載,粉飾塗抹之類的事多了。

講個題外話,不管正史和小說孫權妹子都沒有說叫孫尚香的,這個名字出自近代戲劇,是後人虛構的。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


看遍山川


孫尚香是不情願嫁給劉備的,畢竟劉備大了他那麼多,但還是得嫁。因為是她哥孫權要她嫁,孫尚香的婚姻是政治聯姻的產物。

孫尚香嫁給劉備後,被東吳騙了回去,還差點拐跑了劉禪,就沒再回到劉備身邊。

《三國演義》裡,孫尚香出場次數不多。第一次出場是在赤壁之戰後,周瑜和孫權打算趁著劉備喪偶,把妹妹孫尚香嫁給劉備。周瑜獻策孫權,假嫁孫尚香,實則軟禁劉備。劉備來到了東吳,只能假戲真做的把妹妹嫁給了劉備。

劉備在孫尚香的溫柔鄉里,逐漸迷失了自己,沒有了爭霸的野心。誰料被諸葛亮早就算到,給了趙雲錦囊,助劉備帶著嬌妻回到了蜀漢。留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笑話給周瑜。

劉備回到自己的地方,雄心再起,攻取西川。孫權趁著劉備在外打仗,孫尚香獨守空房,就派人去告訴孫尚香,說母親病重,讓孫尚香帶著劉阿斗回去看看。

孫尚香也沒多想,真就帶著劉阿斗回東吳。幸虧被趙雲發現,截江救阿斗,破了孫權想以劉阿斗為人質換荊州的計謀。

孫尚香只能自己回東吳,這一回就再也沒回到劉備身邊。不是孫尚香不想回去,而是孫權不讓。

關羽死後,劉備攻打東吳。孫權還派人跟劉備說,我老妹孫尚香可想你啊,總想回到你身邊。意思是咱倆是親家,你還是我妹夫,就別打我了唄。但是劉備那會哪有心思考慮這些,依然發兵攻打東吳。

誰料劉備兵敗,孫尚香不知道從哪聽到的消息,說自己老公劉備已經死了。孫尚香選擇了殉情,跳河自盡而亡。可是實際情況是劉備根本就沒死,但是孫尚香對劉備的真情得到世人尊敬,流芳百世,後人為她建立了梟姬祠。

孫尚香能為劉備殉情,說明她對劉備是有真感情的。之所以不回到劉備身邊,不是孫尚香不想,而是有人不讓她回去。


寧靜影像故事


《三國演義》對孫尚香用的是春秋筆法,羅老爺子不希望把劉備血淋淋的政治婚姻展現出來,他對孫尚香和劉備感情的敘述是一串美麗的謊言,粗看是一串兵荒馬亂裡的美麗珍珠,其實是一串無愛婚姻裡的淚珠。

劉備東吳招親時,已經五十歲左右。用周瑜的話說,劉備出身卑微,常年在外征戰,風餐露宿沒享過福。這樣的劉備肯定沒有好的保養,應該有一張飽經風霜的臉。劉表沒死時,劉備在荊州曾為發胖而哭泣自己一事無成。

年輕的孫尚香面前的劉備,可能已經不能叫油膩的中年大叔了,應該是個小老頭,富家小姐對這樁政治婚姻有多麼委屈我們不知道。

演義裡說夫妻二人琴瑟和諧就和諧吧,反正孫尚香沒有生育。可以確定的是劉備那時候有生育能力,劉永、劉理就是證明。

我不從史料裡找依據,但就演義而言,趙雲截江救阿斗這一段,孫尚香的霸道就已經側漏了。她肯定不是識大體顧大局的女主,她對趙雲的侮辱就體現出她對劉備事業的不重視和不支持。趙雲和張飛敢和孫尚香那樣說話,尤其是張飛的口吻,也說明劉備並不寵愛孫尚香。

劉備拿下成都,娶了寡婦吳氏為夫人,並立吳夫人為王后和皇后,這說明孫尚香歸吳不是回孃家那麼簡單,也不是電影《前任3》那樣可惜的誤會,而是感情破裂和婚姻破裂。與之對應的是孫劉聯盟的破裂!

演義裡寫:孫尚香聽說劉備伐吳就去夷陵找劉備,但半路上聽說劉備大敗,以為劉備死於亂軍之中,她就投江殉情了;因為劉備是梟雄,所以孫尚香就是梟姬,後人在孫尚香投江處建了個梟姬廟以作記念。

寫梟姬廟,我想這是作者在安慰那些喜歡劉備的讀者:孫權可以戰勝劉備,但孫家公主心向劉備;劉備賭場失利但情場勝利,孫尚香為他殉情了。

如果哪裡真有梟姬廟,那一定是假景點。劉備早已另娶,孫尚香歸蜀算什麼?就算她心繫劉備,早不歸晚不歸,偏要趕在劉備伐吳時候?孫劉開戰的檔口,孫權會放她走?這時的孫尚香,在東吳可沒有資格像新婚時的那樣蠻橫了。

《三國演義》不是情感小說,作者不想扯家長裡短的婚姻愛情,也不想揭劉備的短,因此乾脆不提孫尚香被騙回東吳之後的事。梟姬廟是一個看起來像珍珠的淚珠,從白帝城劉備的眼角滑落。


龍久於池


實話說,孫尚香並非是被孫權騙回江東的,而是完成了她的使命,也該回去了。

劉備不缺老婆,孫尚香又不是什麼國色天香,對劉備來講沒有什麼可留戀的,相反這一個超級女間諜,恐怕也叫劉備頭疼了幾年。



當初嫁給劉備的時候就是一場騙局,而孫尚香,也算是為哥哥的事業獻了身,當孫尚香把肉體獻給劉備的時候,本想籠絡劉備的心,適得其反,正像後人所說,賠了夫人又折兵。

至於情報方面,劉備恐怕早有戒心,一絲半點兒的都不會透露給孫尚香,其實孫尚香得到了一些情報,因為劉備的人看的緊緊的,根本沒有機會送出,至於策反劉備的高級軍官,恐怕更沒有機會。

可以說她根本完不成自己的任務,因為她不是貂蟬,不會使美人計。



知道孫權把妹子嫁給劉備已有好幾年的時間,而這好幾年的時間,也讓孫權日夜寢食不安,畢竟是自己的一奶同胞,處身於一個鬆散聯盟,又是勾心鬥角的劉備陣營。

孫權派人來接孫尚香,其實也正合她意,她什麼情報也沒搞到,更不用提什麼策反工作,俗話說,最毒不過婦人心,這孫尚香便把劉備唯一的一個骨肉,劉阿斗準備帶往江東。

任何一個有政治頭腦的人,都不會允許孫尚香這樣做,也可以說這是底線,一旦這個接班人被孫權把持住,那麼劉備還有什麼事業可做呢?

趙雲趙子龍拼命阻攔,卻被罵得狗血淋頭。

倒是虎了吧唧的張飛張翼德,一矛刺死了前來接應的官員,這還得了,打狗還得看主人,況且這還是個人,還是東吳的一個官員。

張飛搶回了劉阿斗,那孫尚香不但竹籃打水一場空,而且又折了一員大將,就此惱羞成怒,立即與她的三小叔子鬧翻了臉。

可是,按親情來講,那孫尚香怎麼的也是劉備的媳婦兒,這劉備怎麼得也得過江把媳婦兒接回來吧,前邊說了,這劉備他不缺媳婦,即使劉備真的親自去接,也未必能接回來,因為孫尚香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其實這孫小妹不愁嫁,在江東,怎麼著也能找到一個老公,陪伴她度過一生。


趙志軍001


妾有情,郎無情,縱然孫尚香依然愛著劉備,但劉備只愛江山不愛美人,並且吳國和蜀國已經鬧得這麼僵,你讓他們二人又如何相見呢?相見不如不見,淚眼朦朧中。

本事一場政治聯姻,妾有情,郎無意。孫尚香和劉備的婚姻就是一場政治婚姻,孫尚香喜歡劉備,而劉備只是利用孫尚香離開吳國,繼續佔著荊州不好。劉備愛江山不愛美人,孫尚香和劉備是妾有情,郎無情。當孫尚香被騙回吳國後,劉備無意接回孫尚香,這讓孫尚香很是尷尬,想回卻不能回到劉備身邊。

物是人非,吳國與蜀國兵戎相見,孫尚香和劉備已經無法相見。吳國和蜀國因為利益而結盟,也因為利益衝突而兵戎相見。兩國對抗,他們已經分屬不同陣營,即使相見也不能見,相見不如不見。

十年生死兩茫茫,再相見,生死相隔。在《三國演義》中,早夷陵之戰後,訛傳劉備死於軍中,孫尚香聽到後,傷心欲絕,投江而死。不久之後,劉備在白帝城去世,願二人在續前緣。

不是孫尚香不想回到劉備身邊,只能說是造化弄人,造化弄人呀!


密探零零發


接著我們說說孫尚香這個人物,首先孫尚香尚武,和劉備大婚時仍然是刀光劍戟,絲毫不見一絲喜氣,但這位孫小姐卻笑曰:“廝殺半生,尚懼兵器乎”看到此處筆者真心拍案叫絕發,一個女中丈夫,不讓鬚眉的形象躍然紙上。

但是,古時婦女不具備獨立的人格,她們不過是政治鬥爭的工具,孫尚香自然也逃不掉這種天然的悲劇。孫尚香自嫁於劉備,脾性與在吳時絲毫不爽,仍然嬌豪,多次欲帶阿斗回吳。但被張飛與趙雲勒兵截江,乃得後主而還。無奈中孫夫人歸吳。


再看看劉備,孫夫人歸吳後兩年,便又娶了吳懿的妹妹為夫人,將孫夫人全然拋諸腦後。所以一樁政治婚姻一旦雙方關係破裂必然是個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