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真的喜歡自己的嫂子甄宓嗎?爲何心眼狹小的曹丕不聞不問

建安九年,曹操率軍攻破鄴城,俘獲袁熙之妻甄宓。曹丕愛其聰穎美貌,佔為己有,納入後宮為妃。

曹丕兒子曹叡即位後,甄宓被追尊為文昭皇后。

甄宓被稱為三國時期第一大美女,“江南大小喬,河北甄洛俏。”他的美貌可與二喬並列,可謂傾國傾城,豔麗無雙。

曹植真的喜歡自己的嫂子甄宓嗎?為何心眼狹小的曹丕不聞不問

(甄宓劇照)

在後世傳說中,多次提到曹丕的弟弟曹植與甄宓關係曖昧,這事是真的嗎?咱們今天來分析一下。

第一種說法,曹植的《洛神賦》是專為甄宓所作,是曹植為了表達對甄宓的傾慕和摯愛。

我認為這個說法太過牽強。

首先,《洛神賦》作於公元223年,是曹植入朝面見曹丕,返回鄄城途中有感而發。

文章描寫的是作者在洛水河邊相遇洛神的美好故事。其中的“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等優美句子都是形容洛神宓妃的風采。

而宓妃和甄宓並非同一個人。甄宓在歷史上名字不詳,因是上蔡令甄逸之女,其名原為甄氏。後世人多以為《洛神賦》專為甄氏所作,才以訛傳訛,將甄氏之名叫做甄宓。

再者,《洛神賦》在史料記載中就只有這個名字,《感甄賦》不是他的原名或別名,認為《洛神賦》就是《感甄賦》缺乏歷史依據

曹植真的喜歡自己的嫂子甄宓嗎?為何心眼狹小的曹丕不聞不問

(《洛神賦》)

其三,如果曹植的《洛神賦》真是專為嫂子而作,為什麼沒有被皇帝曹丕封殺,還讓其廣為流傳?

曹丕肯定是能看到這篇文章的,如果真是表達了曹植對甄宓的愛慕之情,以曹丕的的聰明才智,他會看不出來?還會讓此文成為千古經典之作?

第二種說法,甄宓最終被曹丕賜死,是因為她和曹植有私情。

甄宓被殺,是因為曹丕後來寵信郭貴妃,甄宓多有怨言,還專門作詩歌《塘上行》,來描繪自己失寵的鬱悶心情。

郭貴妃本是心胸狹隘之人,在曹丕面前屢次詆譭甄宓。曹丕聽信讒言,最終賜死了甄宓。

那麼,曹植和甄宓究竟有沒有私情呢?

我認為是沒有的。

第一,曹植雖風流,但他知曉輕重。

曹植一度是太子的有力爭奪者,在曹操沒有確立太子前,他是有很大機會的。江山與美人,孰輕孰重,他了然於胸。“最是無情帝王家”,他不會用美人換江山。

如果曹植真和甄宓有染,一旦事情敗露,他將徹底完蛋,永無翻身之日。

曹植真的喜歡自己的嫂子甄宓嗎?為何心眼狹小的曹丕不聞不問

(曹丕劇照)

第二,曹丕對曹植防範甚嚴,心眼較小。

曹丕在爭儲鬥爭中雖佔有優勢,但並非唾手可得。如果曹丕發現曹植和自己的妻子有私情,他一定會不惜用一頂綠帽換取太子之位。畢竟“女人如衣服”,隨時都可以換一件。尤其是帝王家的女人,在皇權面前輕如鴻毛。

第三,曹植和甄宓年齡相差太大。

曹丕納甄宓為妃時,曹植才13歲,小甄宓10歲。這樣一個乳臭未乾的黃口小兒,情竇未開,何來愛慕之情?及至甄宓入宮後,曹植和甄宓見面的機會幾乎沒有,更談不上產生感情。

第四,曹植深愛自己的妻子崔氏。

崔氏名門出身,其叔父崔琰,曾官居尚書,素以剛正不阿出名,後因“辭色不遜”而被曹操處死。

曹植和崔氏的感情極深。

崔氏被曹操殺死的原因,表面是因為她 “衣繡違制”,實質就是為了削弱曹植的勢力,為曹丕掃清障礙。

崔氏死後,曹植大悲,終身未再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