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藝人段福平的藝術人生

草根藝人段福平的藝術人生

兩杯酒下肚後,坐在記者面前的段福平開始侃侃而談,講起了自己50多年的人生歲月。聲情並茂,講到動情處,自己也忍不住唱了起來。

民間這塊肥沃的土壤,猶如一個巨大的舞臺,滋養著段福平,說學逗唱、口技、小號……他盡情放飛著自己的夢想。憑著對藝術的執著和韌勁,段福平在離石的藝術圈擁有了一席之地,在婚慶市場深深紮下了根。

他說,感謝舞臺,因為舞臺成就了他的藝術之夢。

  • 痴迷藝術 小小少年善模仿

“七一”過後,忙乎了近一個月的段福平終於可以歇歇了。上個月,離石區許多單位要參加慶“七一”大合唱比賽,他受朋友所託,接下了兩家單位的合唱指導、指揮工作。“有一家22日才開始組建合唱團,月底就要彩排,時間很緊張,群眾大合唱,沒有基礎,教起來比較費勁兒。”臨時抱佛腳高強度的密集排練,成績沒有讓人失望,“一個在13家比賽中得了第一,一個得了第三。”這個成績讓段福平很滿意,“雖然教得辛苦些,但心血沒有白費,成績都在我的預期中。”

排練合唱間隙,他還主持了6場婚禮。這是他主業以外的一份“甜蜜”副業,至今已從業20年。

今年54歲的段福平稱自己只是個邊緣藝人,草根藝人。藝術人生,人生如戲,一路走來,酸甜苦辣。“我就是一把酸棗,紅紅的很嬌豔,但是很心酸,別人沒吃過的苦,我吃過。”

1964年,段福平出生於離石一個普通家庭。兄弟姐妹5個,他排行老小。

從小他就喜歡聽歌、唱戲,對藝術表現出了很強的天賦。“那些年放映的電影不多,我看3遍就能將所有臺詞背下來,包括電影中的主題曲我都能唱下來,比如《閃閃的紅星》等。”當大人們在一起喝酒吃飯時,便會把當時十來歲的段福平叫過去表演,稚氣的面孔加上惟妙惟肖的表演,逗得大人們哈哈大笑。

讀高中時,他學了吹小號,音樂老師陳安幫成為他的音樂啟蒙者,直至其步入社會,在藝術道路上苦苦求索時,始終給予其很大幫助。

1989年,段福平因藝術特長進入當地一家事業單位工作。1992年,他參加成人高考,考入當時的省團校脫產學習。學校在太原市青年路,他穿過迎澤公園就能到達省歌舞團。“看人家表演,然後再自己琢磨學習。”兩年學習畢業後,段福平回到了單位,利用業餘時間去離石文化館“蹭”藝術,碰到不懂的問題就虛心求教。

1997年後,呂梁當地興起許多歌舞團,為了獲取更多表演的機會,段福平在工作之餘給歌舞團打起了工,“搬運、裝卸、吹小號、唱歌、主持等啥都幹。”

在單位,他是各種文藝活動的策劃者、參與者。一次,他登臺即興演唱,一曲《小白楊》驚豔全場,從此揚名。

  • 踏足婚慶 說學逗唱都在行

與婚慶結緣,段福平說純屬偶然。1998年,他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一篇豆腐塊文章,講的是一個曾在南京歌廳駐唱的歌手,憑自己的口才,做起了婚禮主持,且做得風生水起。他由此聯想到了自己,“我也是個歌舞主持人,同樣我也可以做婚禮主持。”於是,在一場朋友的婚禮上,段福平毛遂自薦做起了主持。“那會兒我們這裡還沒有專業的婚慶公司,婚慶形式單一,許多人對婚禮主持這個職業很陌生。我以為了解些民間風俗,加上一些溢美之詞就能幹。也不懂什麼流程啦、暖場之類的,口吻也是硬邦邦的,現在回想起來那場主持簡直是一塌糊塗。”

做一個婚禮主持人並非段福平想的那麼簡單,要通過連貫、華麗的辭藻把整個結婚典禮串聯起來,且始終洋溢著喜慶氣氛。在進行中還要穿插演唱、朗誦、曲藝小段及口技等表演。好的婚慶主持人不僅要知識淵博,還要能說學逗唱。

婚禮主持首秀之後,段福平並未氣餒,他隨身攜帶個小本,聽到或看到什麼唯美的詞、句子就記錄下來。他依舊在許多婚禮中客串著主持人的角色。“我要讓人們認識瞭解婚禮主持,及一個婚禮主持在一場婚禮中發揮的作用。”

平時,他照常做自己的本職工作,如果有朋友需要主持婚禮,他只需騰出中午的時間即可。“什麼都不耽誤。”

在當地的婚慶行業,段福平像一個拓荒者,一點一點摸索著。

到2000年以後,婚慶行業迎來了迅速發展期。“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新人們都希望有一場完美的婚禮,除了要有浪漫的婚禮現場和考究的酒水佳餚外,還不能缺少一個營造氣氛的婚慶主持人。”

經過幾年的摸索,段福平的婚慶主持日趨成熟,他脫離歌舞團,走上了單飛之路。“我主持不用套詞,根據每對新人的家庭情況,結合地域特色進行主題策劃,所以更接地氣,更受客戶歡迎。”

從業20年,他為3000餘對新人主持過婚禮,併為他們留下了諸多美好的記憶。

  • 見證幸福 真心誠意待新人

要讓新人感到幸福與神聖,讓數百位來賓共同感染婚禮的熱烈情緒,並非一件簡單的事,所以一位優秀的婚禮司儀就是整場婚禮的靈魂。

2015年一對新人的婚禮讓段福平至今記憶猶新。

這對新人均出生於呂梁,雙方父母是世交,兩人一起長大,一起上學,小學、初中、高中就讀於同一所學校,大學畢業後,雙方去北京打拼,一個在北京的東邊,一個在北京的西邊,他們每週總要相聚一次,互相勉勵,互相扶持,最終,他們相愛了……

這對新人的經歷讓段福平頗為感動。“這是一個故事,不,這不是一個故事。這是一場經歷,要用天長地久來詮釋。如果相愛是一種註定的等待,那就讓我們默默地接受緣分的安排。就讓故事從此開始吧……”根據一對新人的故事,他擯棄了傳統的開場形式,用沙畫加上現場的臺詞式旁白,為一對新人營造了耳目一新的婚禮慶典,現場的賓朋像看一場舞臺劇一樣欣賞了一場別緻婚禮。“我要讓浪漫的婚禮成為有情人完美愛情的見證,成為自己一生中最美的記憶!”

還有一對新人,男方父親早逝,母親含辛茹苦將其培養成人,“失去父親就失去了家裡的頂樑柱,尤其在農村更不容易,我母親早早去世,對此,我深有同感。我就想通過自己的主持,讓他們擁有一個完美的婚禮。”

原定20分鐘的主持,段福平在不令賓客反感的情況下主持了45分鐘,他將男方的成長經歷娓娓道來,沒有煽情,在場的客人卻熱淚盈眶。最後他總結道:“希望你秉承家族的美德,秉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孝、要忠、要誠,能做到這些,你就是一個純粹的人,你就是一個能給別人帶來幸福快樂的人!”

從2014年開始,段福平在做婚禮主持的同時,搞起了婚禮司儀培訓,目前,他已培養出36名學生。並將自己的市場拓展到金婚、銀婚、老人過壽等,“在婚慶業,我的年齡比較大,我也有一定的社會閱歷,更容易與老人溝通。”

從1998年到2018年,從事婚禮主持20年,段福平憑著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在民間練就的藝術功底,在當地贏得“金牌司儀”的口碑。

草根藝人段福平的藝術人生

隨著婚慶行業的發展,新人們對司儀的要求越來越高。從說開場白,到要求會說學逗唱,再到要求有組織互動能力,直至現在要求有策劃個性婚禮的功底……婚慶司儀的能力在提高,其價碼也在水漲船高。段福平自不例外。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對每一對新人而言,婚禮是神聖的。段福平懷著一顆敬畏之心主持著每一場婚禮。

憑著對藝術的執著和韌勁,段福平在離石的演藝圈擁有了一席之地,在婚慶市場紮下了根。他說,他享受舞臺,也感謝舞臺,因為舞臺成就了他的藝術之夢。

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他人的幫助,段福平說,他想感謝的人很多。藉此文特向關心、幫助過自己的恩師陳安幫、陳雷、馮啟厚,及真誠給自己提供“舞臺”的同行們表示感謝,更感謝妻子多年的理解與支持。

何玉梅/文 張軍軍/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