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艺人段福平的艺术人生

草根艺人段福平的艺术人生

两杯酒下肚后,坐在记者面前的段福平开始侃侃而谈,讲起了自己50多年的人生岁月。声情并茂,讲到动情处,自己也忍不住唱了起来。

民间这块肥沃的土壤,犹如一个巨大的舞台,滋养着段福平,说学逗唱、口技、小号……他尽情放飞着自己的梦想。凭着对艺术的执着和韧劲,段福平在离石的艺术圈拥有了一席之地,在婚庆市场深深扎下了根。

他说,感谢舞台,因为舞台成就了他的艺术之梦。

  • 痴迷艺术 小小少年善模仿

“七一”过后,忙乎了近一个月的段福平终于可以歇歇了。上个月,离石区许多单位要参加庆“七一”大合唱比赛,他受朋友所托,接下了两家单位的合唱指导、指挥工作。“有一家22日才开始组建合唱团,月底就要彩排,时间很紧张,群众大合唱,没有基础,教起来比较费劲儿。”临时抱佛脚高强度的密集排练,成绩没有让人失望,“一个在13家比赛中得了第一,一个得了第三。”这个成绩让段福平很满意,“虽然教得辛苦些,但心血没有白费,成绩都在我的预期中。”

排练合唱间隙,他还主持了6场婚礼。这是他主业以外的一份“甜蜜”副业,至今已从业20年。

今年54岁的段福平称自己只是个边缘艺人,草根艺人。艺术人生,人生如戏,一路走来,酸甜苦辣。“我就是一把酸枣,红红的很娇艳,但是很心酸,别人没吃过的苦,我吃过。”

1964年,段福平出生于离石一个普通家庭。兄弟姐妹5个,他排行老小。

从小他就喜欢听歌、唱戏,对艺术表现出了很强的天赋。“那些年放映的电影不多,我看3遍就能将所有台词背下来,包括电影中的主题曲我都能唱下来,比如《闪闪的红星》等。”当大人们在一起喝酒吃饭时,便会把当时十来岁的段福平叫过去表演,稚气的面孔加上惟妙惟肖的表演,逗得大人们哈哈大笑。

读高中时,他学了吹小号,音乐老师陈安帮成为他的音乐启蒙者,直至其步入社会,在艺术道路上苦苦求索时,始终给予其很大帮助。

1989年,段福平因艺术特长进入当地一家事业单位工作。1992年,他参加成人高考,考入当时的省团校脱产学习。学校在太原市青年路,他穿过迎泽公园就能到达省歌舞团。“看人家表演,然后再自己琢磨学习。”两年学习毕业后,段福平回到了单位,利用业余时间去离石文化馆“蹭”艺术,碰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求教。

1997年后,吕梁当地兴起许多歌舞团,为了获取更多表演的机会,段福平在工作之余给歌舞团打起了工,“搬运、装卸、吹小号、唱歌、主持等啥都干。”

在单位,他是各种文艺活动的策划者、参与者。一次,他登台即兴演唱,一曲《小白杨》惊艳全场,从此扬名。

  • 踏足婚庆 说学逗唱都在行

与婚庆结缘,段福平说纯属偶然。1998年,他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豆腐块文章,讲的是一个曾在南京歌厅驻唱的歌手,凭自己的口才,做起了婚礼主持,且做得风生水起。他由此联想到了自己,“我也是个歌舞主持人,同样我也可以做婚礼主持。”于是,在一场朋友的婚礼上,段福平毛遂自荐做起了主持。“那会儿我们这里还没有专业的婚庆公司,婚庆形式单一,许多人对婚礼主持这个职业很陌生。我以为了解些民间风俗,加上一些溢美之词就能干。也不懂什么流程啦、暖场之类的,口吻也是硬邦邦的,现在回想起来那场主持简直是一塌糊涂。”

做一个婚礼主持人并非段福平想的那么简单,要通过连贯、华丽的辞藻把整个结婚典礼串联起来,且始终洋溢着喜庆气氛。在进行中还要穿插演唱、朗诵、曲艺小段及口技等表演。好的婚庆主持人不仅要知识渊博,还要能说学逗唱。

婚礼主持首秀之后,段福平并未气馁,他随身携带个小本,听到或看到什么唯美的词、句子就记录下来。他依旧在许多婚礼中客串着主持人的角色。“我要让人们认识了解婚礼主持,及一个婚礼主持在一场婚礼中发挥的作用。”

平时,他照常做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有朋友需要主持婚礼,他只需腾出中午的时间即可。“什么都不耽误。”

在当地的婚庆行业,段福平像一个拓荒者,一点一点摸索着。

到2000年以后,婚庆行业迎来了迅速发展期。“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新人们都希望有一场完美的婚礼,除了要有浪漫的婚礼现场和考究的酒水佳肴外,还不能缺少一个营造气氛的婚庆主持人。”

经过几年的摸索,段福平的婚庆主持日趋成熟,他脱离歌舞团,走上了单飞之路。“我主持不用套词,根据每对新人的家庭情况,结合地域特色进行主题策划,所以更接地气,更受客户欢迎。”

从业20年,他为3000余对新人主持过婚礼,并为他们留下了诸多美好的记忆。

  • 见证幸福 真心诚意待新人

要让新人感到幸福与神圣,让数百位来宾共同感染婚礼的热烈情绪,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所以一位优秀的婚礼司仪就是整场婚礼的灵魂。

2015年一对新人的婚礼让段福平至今记忆犹新。

这对新人均出生于吕梁,双方父母是世交,两人一起长大,一起上学,小学、初中、高中就读于同一所学校,大学毕业后,双方去北京打拼,一个在北京的东边,一个在北京的西边,他们每周总要相聚一次,互相勉励,互相扶持,最终,他们相爱了……

这对新人的经历让段福平颇为感动。“这是一个故事,不,这不是一个故事。这是一场经历,要用天长地久来诠释。如果相爱是一种注定的等待,那就让我们默默地接受缘分的安排。就让故事从此开始吧……”根据一对新人的故事,他摈弃了传统的开场形式,用沙画加上现场的台词式旁白,为一对新人营造了耳目一新的婚礼庆典,现场的宾朋像看一场舞台剧一样欣赏了一场别致婚礼。“我要让浪漫的婚礼成为有情人完美爱情的见证,成为自己一生中最美的记忆!”

还有一对新人,男方父亲早逝,母亲含辛茹苦将其培养成人,“失去父亲就失去了家里的顶梁柱,尤其在农村更不容易,我母亲早早去世,对此,我深有同感。我就想通过自己的主持,让他们拥有一个完美的婚礼。”

原定20分钟的主持,段福平在不令宾客反感的情况下主持了45分钟,他将男方的成长经历娓娓道来,没有煽情,在场的客人却热泪盈眶。最后他总结道:“希望你秉承家族的美德,秉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孝、要忠、要诚,能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纯粹的人,你就是一个能给别人带来幸福快乐的人!”

从2014年开始,段福平在做婚礼主持的同时,搞起了婚礼司仪培训,目前,他已培养出36名学生。并将自己的市场拓展到金婚、银婚、老人过寿等,“在婚庆业,我的年龄比较大,我也有一定的社会阅历,更容易与老人沟通。”

从1998年到2018年,从事婚礼主持20年,段福平凭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在民间练就的艺术功底,在当地赢得“金牌司仪”的口碑。

草根艺人段福平的艺术人生

随着婚庆行业的发展,新人们对司仪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说开场白,到要求会说学逗唱,再到要求有组织互动能力,直至现在要求有策划个性婚礼的功底……婚庆司仪的能力在提高,其价码也在水涨船高。段福平自不例外。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对每一对新人而言,婚礼是神圣的。段福平怀着一颗敬畏之心主持着每一场婚礼。

凭着对艺术的执着和韧劲,段福平在离石的演艺圈拥有了一席之地,在婚庆市场扎下了根。他说,他享受舞台,也感谢舞台,因为舞台成就了他的艺术之梦。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段福平说,他想感谢的人很多。藉此文特向关心、帮助过自己的恩师陈安帮、陈雷、冯启厚,及真诚给自己提供“舞台”的同行们表示感谢,更感谢妻子多年的理解与支持。

何玉梅/文 张军军/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