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動期中的杭州區塊鏈

作者丨姚贇

來源丨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躁動期中的杭州區塊鏈

在杭州的“不安分”和躁動中,阿里巴巴、網易這些曾經的明星互聯網企業,一夕間,都成了古典互聯網企業

區塊鏈被寫入杭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位於杭州餘杭的區塊鏈產業園成立、成立全國首個百億人民幣規模的區塊鏈創新基金、全球無眠區塊鏈領袖峰會召開。據說,今年9月,浙大將正式開課介紹區塊鏈技術,並已出版了區塊鏈技術教材《區塊鏈技術進階與實戰》。

在各種官方動作落地後,民間對區塊鏈的熱情開始日漸高漲。

對杭州的這種“躁動”,土著毛毛深有體會。

經常被堵在路上,看看路邊因改造、修路、建樓而產生的漫天塵土,再看看手機中不斷跳出的本地區塊鏈群內的消息,總覺得杭州在變。

但,未來杭州具體會變成什麼樣,他的他想象不出。只是莫名期待,希望可能某一天上海可以變成杭州的後花園。

半場發佈會

杭州城市建設和房產上的躁動,差不多和區塊鏈的躁動同步開始的。

不是在“三天竺”當義工,就是莫干山參加禪修班的毛毛媽,一直以“脫俗雅靜”自詡。

不知道從哪裡聽來兩個消息後,脫俗的毛毛媽雅靜不了了,直接給毛毛轟了一下午電話。

聽完電話,腦袋嗡嗡聲中,毛毛總結了母上大人這通電話傳達的兩項指示:

一是杭州市區、郊區都在大規模拆遷,各種市政府的大動作並行,催毛毛督促毛毛爸,趕緊準備再買一套房。

二是她的小姐妹告訴她最近區塊鏈很熱,要趕緊跟上時代的步伐,這個機會極有可能再出一個馬雲。於是毛毛媽的那個圈子買幣炒幣的同時,還想加入鏈圈,問在媒體工作的毛毛有沒有這類相對可靠的項目可以投資,她身邊不少人都有興趣。

人對新事物似乎有天然的抗拒感。毛毛對區塊鏈的感受也是這樣——他覺得這個太虛太空,而身邊人的狂熱讓很不舒服。

“藉著區塊鏈的機遇,他們覺得自己說不定會成為下一個馬雲,太瘋狂了。”毛毛曾向好友老王這麼吐槽。

“區塊鏈技術現在很火,是一種新經濟,挖掘了一塊新穎的金融市場。”老王背完文章後告訴他,“那些都是廢話!想著多幹嘛,講什麼政治,講什麼趨勢,能賺錢的就好了!”

確實,同為80後尾巴的老王,憑藉著熟記大佬演講、傳記、故事和一手好算盤,畢業幾年間房貸還完,有點閒錢後就開始折騰他的“共享經濟”,而最近又關注上了這種“新經濟”。

而近期,“新經濟”區塊鏈在杭州範圍內影響較大的一件事,便是位於未來科技城的“中國杭州區塊鏈產業園”和雄岸區塊鏈基金的成立。

宣佈成立當天,毛毛就在現場。

為了參加區塊鏈產業園的發佈會,毛毛開車從市中心到未來科技城,修路、拆遷、造樓、改造,一路上各類工程四周塵土漫天,而道路也經常遇到只開一半的情況。原本一個小時內的車程,愣是開了近兩個小時,其中大部分時間為了不讓塵土跑進車裡,還只能關著窗戶。

回想起來,4月初的杭州,還沒到悶熱難耐。但小小的接待廳內擠進了幾百號人,拍照的、低頭玩手機的,還有左右小聲地聊天交換幣圈的“情報”。這樣的環境,讓毛毛感到憋悶和煩躁。

毛毛的座位距離主席臺,其實略有些距離。這個距離讓他看不清演講者的表情,卻實實在在能感受到演講者言語間對區塊鏈的熱情和對這個產業園美好未來的確信。

在接到需要參加一場區塊鏈園區發佈會的任務後,毛毛提前做了一番功課:看了眾多“白皮書”,查了行業背景和相關熱點新聞。自認為算是懂點皮毛的毛毛,現場時,聽著聽著越發迷糊,總覺得好像知道個大概,但仔細想想還是不明白這個區塊鏈創業園打底打算做什麼。

“感覺沒什麼花頭,我先走了。”

聽到一半,不知是房間悶熱,還是什麼,和一旁的小夥伴說完這句後,無所謂有沒有看到李笑來或者徐小平,更沒參加下半場的雄岸區塊鏈基金的啟動儀式,悄悄就從後門遁了。

從50人到500人,只需要一晚

一個外界看起來蓬勃發展中的行業,不代表這個圈子也很容易進入。誰在具體做區塊鏈項目?怎麼入門區塊鏈?怎麼買幣?幣的行情和信息哪裡找?落到稍微具體點的問題,讓不上門外漢們卡住。

發佈會等待期間,毛毛被加入了一個區塊鏈的群,本想直接就退了。轉念一想,這個圈子他一點都不瞭解,或許可以試著瞭解下。抱著這樣的目的,毛毛決定要在群內“蟄伏”。

睡前通過群內有人推送的二維碼,掃碼入了一個名叫“幣圈內幕資訊”的群。入群時,掃了眼群內成員數量,他第56個。第二天睜眼,打開手機發現,那個“幣圈內幕資訊群”中的成員已有476人。

這樣的發展速度讓他有些震驚。照個這個方法,他又如法炮製入了不少區塊鏈的群。其中有一個群讓他印象深刻,群名“XX炒幣團-21班”,群內300餘人。推算下,這個公司或者個人手中大致有1萬餘名對區塊鏈或比特幣感興趣的人。

從數量規模到“滿員速度”,區塊鏈群中的這些現象令毛毛感到匪夷所思。

進擊的餘杭:阿里之後,區塊鏈可造第二個生態圈?

毛毛沒想到,時隔兩個月後,他被自己打臉了。

最近的他偶然發現,這場活動由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政府主辦,根本不是他以為的“野雞峰會”。只不過曾經一直強調的G20場地杭州國際博覽中心,換成了杭州雲棲小鎮國際會展中心。

線上也好,線下也罷,近期,杭州的這種躁動,確實引來了不少人對杭州的關注。

而輿論似乎對西湖、文人、詩意、美如畫的杭州,貼上科技、區塊鏈、經濟等標籤不太滿意。有媒體甚至說“杭州在被問除了阿里巴巴外還有什麼後,交出了區塊鏈這個答案。”

杭州像從原來一直你與討論詩詞歌賦、聊人生哲學的才女蘇小小,一個轉身變成了研究頂尖科技、追求經濟效應的“鋼鐵俠”託尼•史塔克。

這種畫風級別的改變,確實讓人難以接受,甚至有些措手不及。

不過放心,你認識的那個杭州還是那個杭州,風景依然舊曾諳。

市區中還是原來的樣子,好山好水,除了街邊可能會出現一些“區塊鏈服務中心”牌子外,住在市區的普通民眾根本感受不到區塊鏈的存在。當然也有可能他們的眼裡、心裡只有拆遷、買房一事。

杭城西南的轉塘,散佈了杭州眾多的文化產業園,成了藝術、文化產業的集合地,負責文化和藝術的傳承。杭城以南的濱江,是網易的總部,杭城以西的餘杭未來科技城,則是阿里系的天下。

而餘杭未來科技城中,聚集了區塊鏈產業園、各大創業小鎮、高新產業新興的產業。淘寶城、螞蟻金服以及說要開區塊鏈課程的浙大,都附近。

2001年2月2日,從東至西,包圍了半個杭州的餘杭市正式劃入杭州,成為餘杭區。2008年2月,阿里巴巴與餘杭區政府簽約啟動淘寶城項目,說是將淘寶城安排在未來科技城內。

老一輩餘杭土著都清楚,未來科技城其實早就有了,只不過那時候還沒有一個名字。改革開放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辦廠做起了老闆,而這裡自然地集中了不少紡織廠、印染廠、服裝加工廠這樣的傳統企業。陸續聚集了這些企業後,這片田地與“廠”交織的地被賦予了名字——未來科技城。

傳統企業逐漸式微,阿里巴巴入駐後,這裡的經濟似乎開始慢慢被“盤活”了。 不少員工從阿里巴巴離職後,藉著熟悉的資源創業,創業帶來資本的活躍,而後又吸引新的項目入駐。項目來了,就需要人來做,於是周圍樓盤的需求又大了。

近期被搶哭的兩個樓盤便在未來科技城附近。

繞著阿里巴巴,在未來科技城中分佈著數十個大大小小的創業園區,和一棟棟新建的樓盤。初橙資本在7月28日發佈《2017阿里校友創業黃埔榜》,榜單顯示有46%的阿里人離職後選擇在杭州創業。而這46%中,很大一部分佈在未來科技城中的各大創業小鎮裡。

《看天下》曾在2017年報道中這樣描述:夢想小鎮位於餘杭區倉前街道,一個不過3平方公里大的創業園區,匯聚1100多個創業項目,10000餘名創業人。每一個日夜,金錢、BP、VC、創業者如流水一般匆匆來去,成功與失敗交替登場。

2018年第一季度中,餘杭區共有杭州區塊鏈產業園等15個產業項目集中籤約,協議金額超過200億元。資本、人脈、技術在這裡逐漸形成了一個和阿里巴巴有直接關係,卻又相對獨立的生態圈。

落戶在未來科技城這個生態圈中的區塊鏈,區塊鏈或有可能再生出第二個這樣的生態圈。

毛毛一直都知道,區塊鏈的未來確實很光明,自己反感的也並不是區塊鏈的技術或理念。他一直反感排斥的是那群玩區塊鏈概念和跟風炒幣的人。

曾經在銀行工作過,後改行做媒體的毛毛,對杭州範圍內的中小型企業都比較熟。沒從銀行離職前,主要負責的便是未來科技城中的大部分企業的貸款業務。

印象最深的就是未來科技城中認識的李總。85年的李總,在未來科技城中的小鎮創業,毛毛在他的辦公室喝過幾次茶、聊過幾次天。

從李總的言語間,毛毛能感受到他對自己公司的自豪和滿意,他覺得自己的公司很牛X。可

每當毛毛問到商業模式、產品、競爭力、利潤等問題,李總就會用一個故事來回答他。聊了幾次後,覺得有點無趣的毛毛也不再去了。

後來從朋友圈和其他人口中得知,李總看到風口與趨勢,如法炮製,將原來互聯網的那套用在了區塊鏈身上——以參會提高露臉次數為創業的主要方式和途徑。

最近,他出席了各種區塊鏈相關的論壇和峰會,據說,有了一定的曝光率和名氣後,李總用他的的故事和概念,又拿到了不少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