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海军“戴高乐”号航母重新下水 综合比较我国更适合常规航母

法国海军是目前世界上除了美国海军之外,唯一建造和装备核动力航母的海上力量。当然,如果不是遭遇国家解体、冷战结束,这个荣耀原本应该是属于苏联海军的。苏联于1988年在乌克兰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开工建造了第一艘设计满载排队量达8.5万吨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最终,由于苏联解体,该舰尚未完工便在1992年被拆解为废钢出售。

法国海军虽然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装备核动力航母的海上力量,为高傲的高卢雄鸡挣得了面子,却为此吃了很多苦头。“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从建造、海试到服役,遭遇了诸多状况,多次让法国海军叫苦不已。其中最广为流传并且成为各国海军笑柄的,当属2000年“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刚刚服役后的首次远航训练中,就把4具螺旋桨中的一个“跑掉了”。最后,“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不得不安装上“克莱蒙梭”级常规航母的备用螺旋桨,勉强度过了这个尴尬的难关。

法国海军“戴高乐”号航母重新下水 综合比较我国更适合常规航母

“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的建造费用更是成为法国海军永远的痛,从80年代末开工到2000年服役,总费用折合美元高达180亿。而且,该航母的大修费用也高的惊人,2009年返厂大修时就花费了13亿美元。如今,“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在2017年2月再次进入干船坞进行中期换料大修和升级改造,到2018年5月重新下水,又耗资达13亿欧元。可以说,该航母的大修费用也在水涨船高了。而且,重新下水后,“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还要进行长达半年多的海试,直到2019年才能够重新服役,其服役寿命可以再延长20年。

对于我国海军来说,从未来长期服役和使用的角度讲,大型常规动力航母比核动力航母更适合本国国情的要求。法国海军“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的整个建造、服役和大修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航母发展的反面教材,其中的教训很值得我国海军借鉴。我国海军并不是一支像美国海军那样谋求和掌控全球海上霸权的海上力量,而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海上长城。因此,大型常规动力航母完全可以满足我国海军远航训练和作战的需要。

法国海军“戴高乐”号航母重新下水 综合比较我国更适合常规航母

而且,核动力航母建造费用高昂,排水量不可以太小、应当8万吨起步,更换核燃料和大修周期长、费用高,等等,这些都是其天生的不足和缺陷。因此,我国海军未来应当建造和拥有至少6艘6~8万吨级的大型常规动力航母,完全没有必要追随美国海军和法国海军那样必须建造和拥有所谓“无限航程”的核动力航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