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中的教授」,連大學文憑都沒有,卻成爲清華「四大導師」

在歷史上我國出現我好多文化名人,每一個人都有他發光的地方,令人敬佩的一面。

1924年10月,清華國學研究院正式開始籌建。但在最為關鍵的導師聘請問題上卻是一波三折。

胡適力薦的梁啟超和王國維,在國學院籌備處主任的吳宓的懇請下,順利接下聘書。哈佛博士趙元任當時即在清華任教,聘任亦很順利。

然而,國學大師章太炎對聘請堅辭不就。這使得國學院必須再尋找一位博學多識,且“腳踏中西文化”的導師。

“教授中的教授”,連大學文憑都沒有,卻成為清華“四大導師”

吳宓

就在曹雲祥為此頭疼的時候,吳宓想到了自己在哈佛讀書時的同窗——正在德國留學的陳寅恪。

世家子弟

陳寅恪出身於清末洋務派世宦之家。

祖父陳寶箴是清末著名的能吏,因足智多謀、踏實能幹被曾國藩看重,後官至湖南巡撫。

陳寶箴因經歷鴉片戰爭,親見圓明園幹霄之火,有切膚之痛,因而成為清末維新派的骨幹。他在湖南任上實施新政改革,成就斐然,用孫子陳寅恪的話說就是——“吏能廉潔及氣節文章頗負重名於當代”。

父親陳三立是清末詩文名家,且曾在考中進士、授吏部主事後,全力協助陳寶箴在湖南實施新政,有“維新四公子”之美稱。

戊戌變法失敗後,被罷官的陳三立用心之學,開辦新式小學——思易學堂,受到時任兩江總督張之洞的讚賞。

受祖輩父輩的影響,陳寅恪自幼習讀四書五經,能熟練地背誦《十三經》,且精通古今典籍。在自家的學堂裡,他又接受了新式教育,學習英語、音樂繪畫等現代教育課程。這使得陳寅恪不僅擁有了堅實的國學功底,又具有開放的思維,不拘泥於一方之學。

什麼沒有光彩照人的學歷

“教授中的教授”,連大學文憑都沒有,卻成為清華“四大導師”

陳寅恪

1902年,年僅13歲的陳寅恪即跟隨哥哥陳衡恪到日本學習。

回國後,陳寅恪考入上海吳淞復旦公學讀書。

1909年畢業後,陳寅恪獲得官費留學的資格,赴德國柏林大學就讀,從此開始了他的海外遊學之路。

在到清華國學院任教前,陳寅恪曾先後在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大學以及美國的哈佛大學學習深造。

這期間,陳寅恪一門心思吸收西方科學治學之法,跟隨西方著名古文字學家呂德斯,長時間艱苦研究古文字學和梵文。這使得陳寅恪熟稔西方之東方學,並獲得了熟練運用十幾門語言閱讀的能力。

不過,擁有這般學識的陳寅恪,當時卻不曾獲得上述大學的學位。在他看來考博士不難,但需要花費兩三年的時間在一個專題上,就沒有時間學其他知識了。只要能學到知識,有無學位並不重要。

清華,有難度。

1918年,吳宓與陳寅恪相識是在哈佛大學。兩人經常就中西文化進行探討。對於陳寅恪的學識,吳宓曾感嘆:“閤中西新舊各種學位而通論之,吾必以寅恪為全中國最博學之人。”(吳宓《空軒詩話》)

雖然,學貫東西的陳寅恪非常符合清華國學院導師應聘的條件,但把他請到清華任教,著實讓吳宓花費了一番功夫。

吳宓的推薦剛送達校長曹雲祥的案頭,就沒能通過。原因無他,陳寅恪的頭頂沒戴過碩士或是博士的學位帽。加之陳寅恪年紀輕輕,所學在國內尚無對應的專業,在學術界既無資歷,亦無名氣。因此,在曹雲祥眼裡,陳寅恪完全是一個無名小輩。

最終,促使曹雲祥決定聘用陳寅恪的,是梁啟超的力薦。

梁啟超與陳寅恪的祖父陳寶箴、父親陳三立在戊戌變法前就已相識。他曾與陳氏父子一同在湖南推行維新改革,對陳氏淵博的家學頗為推崇,對陳寅恪的學識也有所瞭解。因此,梁啟超親自找到曹雲祥,稱吾之等身著作,不及陳先生三百字之價值。

由此,一張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的聘書才寄到陳寅恪的手中,開啟了他的師者生涯。

陳寅恪入駐水木清華時,是四大導師中最沒有名氣的。但紮實的學識,務實求是的治學態度,使得他在史學方面的研究碩果累累,亦為他博得了諸多美譽。

樣一個陳寅恪在1926年走進了清華園,成為四大導師之一。每逢上課,陳寅恪總是抱著很多書,吃力地走進教室,他講授佛經文學、禪宗文學的時候一定是用黃布包著書來的,而講其他的課程,他帶來的書則是用黑布包裹著的。他的講課旁徵博引,慕名而來的學生常常聽不懂,聽課的人數也就越來越少,但只要是從國學院畢業的學生,都一定是後來的大家(語言學家王力、敦煌學家姜亮夫、古文字學家徐中舒、楚辭學家蔣天樞)。

1969年10月7日,陳寅恪走完了他79歲的生命歷程。彌留之際,他一言不發,只是眼角不斷地流淚。陳寅恪沒有遺囑,但他取得的學術成就卻垂範著後世的中國,他留下的著作,以繁體字豎排出版,一如他生前期望的那樣,這些文字烙刻著以學術為生命的獨特印記留贈來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