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蘭蘭案,真相重要嗎?

十年前那個火過一遍的刑事案件,十年以後又一次火了。2008年10月3日,14歲的湯蘭蘭寫了一份信,向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警方舉報了自己身邊幾乎所有的親人(熟人)。她聲稱,自從7歲開始就被父親、爺爺、姑父、叔叔、老師、村主任、鄰居等十餘人強姦、輪姦,其間甚至懷孕,前後持續7年。

湯蘭蘭案,真相重要嗎?

一投石激起千層浪,如此驚世核俗的案情,一夜之間引發了輿論普遍的關注。十年前的媒介遠遠沒有現在發達,但依舊傳的沸沸揚揚。五大連池市警方迅速出動,共抓捕涉案人員16人,後經過法院審理,11人獲罪,其中包括湯蘭蘭的母親。獲罪的11個人全部表示不服,以受到刑訊逼供屈打成招為由,提出上訴,但皆被駁回。

2017年6月湯蘭蘭的母親刑滿釋放以後,聯合相關涉案人員通過各種方式為自己“伸冤”。2018年1月30日國內知名媒體澎湃新聞以《10年前,14歲的她以性侵等罪名把全家送進監獄,然後失蹤了……》為題,就此事進行了專題報道。由於浮誇的標題及明顯的傾向,引爆了互聯網,再一次將此事推上風口浪尖。並且在報道中彭拜新聞還公佈了湯蘭蘭的最新信息。呼籲湯蘭蘭重新回到大眾的面前,接受質疑。

湯蘭蘭案,真相重要嗎?

網上一片沸騰,網友們分成了分成了截然不同的兩派,一派表示力挺澎湃新聞,認為本案是冤案,澎湃新聞此舉是在主持公道;另一派,表示反對,認為彭拜新聞的做法逾越了作為一家媒體的底線和良知。

在兩派人群之間發生了一個令人深思的現象:很多支持者都不同程度的聯想到了丹麥電影《狩獵》(講述了一個憨厚本分且命運多舛的中年男人盧卡斯被一個年幼無知的小女孩誣陷為性騷擾者,從此淒涼的後半生),在這樣的聯想下,他們如彭拜新聞一樣找到了諸多的證據,證明是湯蘭蘭在誣陷她的家人,親手將自己的親人送進了監獄,然後玩起了消失,無論是心機還是城府都深不見底。

湯蘭蘭案,真相重要嗎?

而反對者卻大多聯想到了韓國電影《素媛》(一個8歲的韓國小女孩素媛被一箇中年男人強姦的悲慘故事),反對者認為在本案中湯蘭蘭就似電影中的素媛,承受了命運不堪的折磨,雖然最終逃脫魔掌,但如今彭拜新聞的做法,無疑等於再一次在其傷口上撒鹽,讓湯蘭蘭一直活在夢魘之中。為此,他們也列舉了案件當中所有有利於湯蘭蘭的情節,試圖說明案件鐵證如山。

湯蘭蘭案,真相重要嗎?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在湯蘭蘭案中,爭吵的雙方著力的焦點根本就不是案件本來的面目而是他們願意相信的樣子。為此,他們可以將電影中的情節聯想到本案當中,更有甚者,用電影中的情節代替湯蘭蘭案中的情節。真相對他們來說,無關緊要,他們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真相,他們只看到了自己願意看見的事實。

通過這些現象,我們可以注意到在今天的互聯網中,網民們發洩的更多的是情緒,無論是江歌案、杭州保姆縱火案,如今的湯蘭蘭案都是如此。我們動輒就能看到各種新聞下面的評論汙言穢語漫天,不堪入目,動輒就有兩個明星的粉絲互相言語攻擊,不亦樂乎。

湯蘭蘭案,真相重要嗎?

有人說這是個娛樂至死的時代,而如今的互聯網將人分成了兩個部分,80%的人利用互聯網在各種屏幕中不斷的宣洩,排解自己過剩的荷爾蒙,而另外20%的人則躲在屏幕後面,冷靜而睿智的觀察80%的人,掌握他們的情緒,然後控制他們的情緒。最終,80%的人成為“人”,20%的人成為“人上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