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cess principal》完结撒花:论大河内的正确用法?

今天槽什么

《princess principal》完结撒花:论大河内的正确用法?

就像看到新房昭之会联想到新房式45度抬头,听到虚渊玄自然离不开致郁,听到冈本伦那肯定是虐妹狂魔一样,近些年大河内本身给人的印象可能只有剧情失控,全体爆炸~从褒贬不一的《罪恶王冠》开始,到去年被奶死的《甲铁城的卡巴内利》,大河内一楼的发挥始终有点不尽人意,但毕竟一代神作《叛逆的鲁鲁修》光环实在太大,粉丝们一次又一次被大河内戏谑,却又一次又一次地期待大河内能好好吃药,直到《princess principal》的出现终于让人松了口气。

《princess principal》完结撒花:论大河内的正确用法?

蒸汽朋克、神秘黑科技、20世纪早期的欧洲、高墙、一分为二的国度、碟中谍、单从这些关键词来看《princess principal》绝对给人一种大作的感觉。围绕“公主替换作战”而展开的故事并没有贯彻一路黑到底的理念,这次大河内在略为灰暗的背景下插入了不少正面的元素,一边忙着给5个萌点颇多的小姐姐塑造人格魅力,一边又要为原本黑暗的谍战剧情加上洗白的理由。

《princess principal》完结撒花:论大河内的正确用法?

作为弥补主线故事的内容不足,动画把时间线打乱分割成了多个关联的单元剧,在维持主线缓慢推进的同时也给观众们带来了不少精彩的故事。12话的篇幅不紧不慢地揭露着5位小姐姐是身世,让观众看到大国博弈之下,作为“小人物”她们的嬉笑怒骂与悲欢离合,当然随着剧情推向高潮,5人的命运卷入纷争的漩涡变得开始飘摇起来,虽然官方最终以喜闻乐见的百合结局收尾,但剧情到这里却戛然而止,众多未收回的伏笔暗示着官方之后可能会有更大的阴谋展开~

《princess principal》完结撒花:论大河内的正确用法?

特别一提为什么《princess principal》会被粉丝们戏说是大河内的浪子回头之作呢?这其实离不开他对故事当中5位女主角的人物塑造。安洁和公主一方代表社会最底层的贫民,一方代表社会上层最尊贵的王族,因为10年前的一场意外导致两人身份互换,却又因为儿时和对方互换的承诺拼命地货到现在,10年后的相遇另两人再度牵手去实现当初的理想。

《princess principal》完结撒花:论大河内的正确用法?

比阿特丽斯身为贵族的女儿却遭受至亲非人的实验,身体一部分变为机械的她和公主建立了深厚的羁绊,成为最忠实的追随者。

《princess principal》完结撒花:论大河内的正确用法?

而单元剧中最精彩的莫过于多罗西和千岁的故事,同样以亲情为主线,同样令人惋惜的结局收尾,都让人看出大河内擅长的剧情反转技巧,用残酷的事实告诉你,小姐姐们虽然萌点众多,但你快醒醒他们都身处于一个残酷的舞台之上。

《princess principal》完结撒花:论大河内的正确用法?

《princess principal》完结撒花:论大河内的正确用法?

安洁从一国之公主掉落在底层社会摸爬打滚;公主从底层混混每天承受着被杀害的风险虚伪地活在皇宫贵族当中;比阿特丽斯家道中落受尽欺凌;千世手刃生父只因忠义两难存;多罗西家破人亡,被剥夺最后的亲情。在人物塑造上大河内没有丝毫的多余,她们就活在故事当中,令人哀叹,令人怜惜,尽管这样,作为的伙伴,她们必须维系彼此,拉扯着彼此,并潇洒地活着。

《princess principal》完结撒花:论大河内的正确用法?

《princess principal》从第一话开始就被粉丝们蹲守着,生怕大河内突然搞事令剧情突然暴走,然而官方似乎也对大河内有所警惕,在剧情高潮的最后两话把编剧从大河内换成了桧垣亮。如我们所见,结局以百合大团圆结局收尾,但大河内之前挖的坑可一个不少。安洁和公主推到墙的愿望依然没有实现,作为boss的两大势力完全没有丝毫受损,公主的身世似乎已经被揭晓,之后去而没有任何的交代,黑幕下的伦敦墙还有更多挖掘的空间,5位小姐姐的故事还可以升华到一个更大的舞台上去,这些可能只能留待到官方推出第二季才能为我们揭晓了。

《princess principal》完结撒花:论大河内的正确用法?

最后,其实官方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彩蛋,故事的结尾女主角们出现在一个叫卡萨布兰卡的地方,而安洁此前曾对公主提到过想两个人逃离纷争到卡萨布兰卡隐居。其实官方这里是neta了一部名叫《卡萨布兰卡》的同名谍战电影,同时这电影又是一部很有名的爱情电影。此外,卡萨布兰卡也是一种花语为“白色小屋”的百合花,说到这里大河内的用意相信大家都明白了吧~

《princess principal》完结撒花:论大河内的正确用法?

《princess principal》是一部经得起推敲和回味的佳作,如果你还没补番?赶紧行动起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