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在解讀丨殘保金政策你知道嗎?殘疾人怎麼做好職業規劃?

根據中國殘聯官網2010年發佈的推算數據,我國殘疾人人口總數高達

8502萬,其中未就業的人數就有6393萬,佔比約75%


正因如此,國家推出了一系列殘保金政策,來保障和促進殘疾人平等就業。


2017年殘聯認可的殘疾人種類分別是:視力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精神殘疾和多重殘疾。殘疾的等級:普通殘疾指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1-4級。軍人殘疾指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1-8級數字越小代表傷殘程度越高。

殘保金含義

殘保金即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是指在本行政區域內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民辦非企業單位,應當按照不少於本單位在職職工總數的一定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達不到規定比例的,應當繳納殘保金。在此值得注意的是殘保金並不是一項稅收,而是一項懲罰條例。

殘保金新政與舊政的區別

以北京為例:殘保金年繳納額=(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人數×1.7%-上年用人單位實際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與新政的徵收標準相比,舊政策是乘以上年年平均工資再打六折。從殘保金計算公式上可以看出新政頒佈之後用人單位保障金年繳納額上漲近五倍。

在徵收主體上,舊的殘保金政策,以殘聯為主,地稅為輔,殘聯負責整個的審核和徵繳。在新的殘保金政策上線之後,地稅為主,殘聯為輔。殘聯負責審核,地稅負責徵繳。因為殘聯是半管半民徵收力度遠不及地稅,並且金稅三期上線後使企業財務系統更加公開透明化。企業去地稅辦理任何業務,首先地稅會審核企業是否繳納殘保金,若未繳納殘保金則無法辦理任何業務,並且未在規定時間內日繳納殘保金日增加會有千分之五的滯納金。

在徵收時間上,根據2017年最新出臺的778號文件,審核時間是在今年的8月1號到9月15號,徵繳時間是在本年的8月1號到9月30號。

殘保金的幾個要點

1.首先殘保金由殘聯負責審核並使用,地稅負責徵收。

2.在殘保金審核的時候,安排一名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1-2級或安排一名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1-3級就業的按照安排兩名殘疾人就業計算。

3.免徵殘保金的條件自工商登記註冊起三年內,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且職工總數30人以下的含30人的小微企業免徵殘保金。

殘保金繳納金額前後對比情況

以一家300人企業年平均工資12萬舉例說明,2014年是舊的殘保金政策,殘保金徵繳的計算公式為:員工數量x1.7%x本地社會平均工資x60%需要繳納的殘保金約等於21萬元。2015年使用新的殘保金政策,殘保金徵繳公式為:員工數量x1.7%x用人單位年平均薪資需要繳納的殘保金約等於61萬元,前後對比上漲近三倍。

很多企業會問,我們僱傭的殘疾人會到企業上班嗎?這樣不是有很多風險嗎?答案是否定的。早在2016年11月2日,國家就頒佈了殘疾人就業促進十三五實施方案,鼓勵殘疾人創新就業,創新就業的形式包括社區就業,靈活就業,互聯網+就業,居家就業。所以殘疾人不用到企業去工作,可以在家辦公遠程就業。

政在解读丨残保金政策你知道吗?残疾人怎么做好职业规划?

總結一下殘保金的重點知識

1. 殘保金不是一項稅收,而是一項對於未安置殘疾人就業的用人單位的懲罰條例。

2. 由殘聯負責審核殘保金,與每年的8月1日-9月15日,未在規定期間審核的則視為未安置殘疾人就業。

3.由地稅負責代收,每年的徵繳期為8月1日-9月30日,逾期每日加收千分之五的滯納金。

減免殘保金的唯一方法就是僱傭持有殘疾證或者殘疾軍人證的殘疾人,並且與其簽訂一年以上的勞動合同或服務協議,支付工資不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並且繳納足額的社會保險費。

僱傭殘疾人是減免殘保金的唯一方式,但是企業和殘疾人之間還是有諸多困境。

殘疾人層面,殘疾人職業技能水平和文憑偏低,備受歧視,不願融入社會,不願去公司上班。

企業層面,因無法通過正常渠道招聘到合適的殘疾人,不具備殘疾人管理的條件和措施,無法把控用工風險和用工糾紛,所以企業也很難僱傭到殘疾人。

殘疾人自我規劃的重要性

在企業層面殘疾人可能無法做到改變,但是至少在我們自身方面可以做到自強!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職業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職業生涯規劃的作用是促進和提高人們從事職業的能力,不僅有利於職業理想的實現,也能促使人們適應社會、融入社會。作為社會無法忽視的一個龐大群體,殘疾人同樣面臨生存、職業發展等問題,而這一群體由於自身生理的某些缺陷,他們的職業之路比常人走得更艱難。殘疾人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有助於提升生存能力、獲取適合其能力的職業,因此殘疾人也要有自己的職業規劃。

政在解读丨残保金政策你知道吗?残疾人怎么做好职业规划?

對於大部分殘疾人朋友來說,職業規劃什麼的都不太懂。多數人認為,職業規劃的意思就是首先你要找到個工作才能談職業規劃!也由於殘疾人找工作困難的原因,致使許多殘疾人朋友會在選擇就業時沒有目標性,有什麼工作就做什麼工作,完全沒有合理的職業規劃。

自我評估是職業規劃的基礎,也是能否獲得可行的規劃方案的前提。只有深刻地認識自我和了解自我,才能對自己職業做出準確的把握和合理的規劃。通俗地說,就是要弄清楚自己能做什麼,想做什麼,和興趣愛好。

殘疾人如何做自我規劃

又如:一提到殘疾人就業,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低端的基礎行業,這是錯誤的思維模式。如果拓寬思維你會發現其實又許多領域的崗位適合殘疾人。

比如:心理諮詢,企業客服,呼叫中心服務等。以此類推,假設你會PS那你可以從事平面設計、廣告設計,會代碼編寫可以找一份程序員的工作等等……前提是你要弄清楚自己能做什麼、想做什麼、會做什麼?其實肢體殘疾者,從事互聯網工作,客服工作,居家就業等模式是最優選擇。

如果發揮好殘疾人的優勢,在一些特定的崗位上會比正常人更具有競爭力。

如果你沒有特長和技能,也無工作經驗,那麼眼下最基本的規劃是學習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就業本領,為以後到適合的工作做足準備。

總結來說,身體的缺陷是殘疾人最大的劣勢,但身體不能決定頭腦更不能決定能力。即使身體已是負債,也能通過其它優勢方面來彌補。每一個殘疾人都是從挫折中成長起來,只要堅持下來,一定會養成極為寶貴的頑強品質。

你首先要明白自己適合做什麼,也許會有很多阻礙,只要能儘量克服的就是適合的,然後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擺正自己的心態,你會發現殘疾人找工作,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

不要拘泥於殘疾這一事實,更不要給自己套上“能力低下”的帽子,這樣心裡面會逐漸認定自己能力不行。要多在崗位上磨練職業“技能”,你就能在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立於不敗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