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代年輕人普遍面臨的四大心理困惑

身邊的年輕人,每天看上去青春洋溢,年華正好,美好與活力並存。。然而他們卻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麼開心與輕鬆。對於年長的前輩來說,現在這些年輕人所遇到的問題根本是小事情。經歷過的人,接受與解決之後,一切都雲淡風輕。而正處於其中的年輕人,一切都是水深火熱,拼搏與放棄永遠不知道那個先來。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不能做到真正的開心,遇到點事情就焦慮失眠,很難擁有不受任何事情打擾的睡眠與心態。現在的年輕人都面臨什麼樣的心理問題了?

這代年輕人普遍面臨的四大心理困惑

問題一:工作問題——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怎麼實現

現在很多年輕人在工作的時候,沒工作幾個月就選擇辭職,更有甚者三年換了十幾份工作。沒有耐性,意志力不堅定,似乎的確是我們的問題。但導致擇業混亂的,並不是意志力的問題,而是我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80、90後面對的世界,只要看看近年發生的大事就知道——快速、多變、信息龐雜,壓力巨大……大事越多,我們就越覺得自己渺小,讓我們找不到被社會需求的個人價值。不想以前的年輕人有一個普遍追尋的目標,導致現在的年輕人迷茫、糾結、不斷的嘗試可能適合自己的工作。

何況80、90後生來就不愁吃喝,不愛看新聞聯播,只喜歡跟自己玩兒——基本需求都滿足了,所以大多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

對80、90後來說,似乎更清楚自己不想要什麼,是不想上班,但想工作,想尋找更適合自己,讓自己覺得有價值的工作,自己可以得到成長的工作,而不是固定的朝九晚五,固定的工作內容,但是在各種工作機會都很多的情況下,卻不知道要如何選擇屬於自己的工作。找不到主動的規劃,走一步看一步,當然沒有耐心和毅力。

解決辦法:找到自己最想要的,是非常難的事。首先要從瞭解自己開始。先了解過去的自己,瞭解自己的能力,再問問將來的自己,職業規劃,要從人生規劃開始。確定自己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麼,通過慢慢的努力,最終通過量變達到質變,只要有想法就會慢慢達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這代年輕人普遍面臨的四大心理困惑

問題二:感情問題——到底要怎麼樣才能與另一個人和平相處

到了適婚年紀的80、90後,雖然有一部分已經步入婚姻,進入人生的下一個階段。但依然有很大一部分人群因為獨生獨處,產生了一批“無愛症候群”,到了適婚年齡,卻仍然對別人動不了情。

無愛,往往是由於被愛泡大而導致的,從未失去過,自然不懂得如何爭取。80、90後中的大多數人,作為獨生子女,從來不用和兄弟姐妹去分享父母的愛,很多需要還沒產生就被滿足了,所以根本就不會換位去思考別人的需要,因此也就不會愛。他們想要尋找到合適的另一半,但是不知道怎麼打開自己與外界聯繫,處於自我封閉的他們往往自己也很抑鬱與焦慮。

還有一部分戀愛受挫,分手卻不懂失戀。

根據心理學家埃裡克森的人生八階段學說,18-30歲,正值“練習愛”的人生階段,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親密”與“孤獨”的矛盾。也就是說,在這個年齡段上,我們必然遇到愛,經受它的考驗和磨練,學會愛自己與愛別人,學會享受愛情裡的甜蜜也要有能力處理好失戀帶來的傷心與受挫,雖然令人心碎,卻也讓我們變成大人。我們都是在學會喪失後,才會更好的對待愛情,對待人生中各種驚喜與意外。當不再畏懼失戀的時候,我們的愛恐怕就練成了。

還有一部分人群不敢結婚,首先是結婚的條件變高了,買車買房存款禮金。但結婚的意義變小了——一張紙而已。所以80、90後寧願同居,也不願結束愛情長跑。

在心理上,婚姻讓80、90後感覺自己變老了,突然變成一個死板的大人。更重要的是,大多80、90後和父母組成的三口之家相當穩定,心理上不願意脫離自己的原生家庭,離開爸媽的家,創建自己的家,去處理婆媳關係與有點陌生的家庭關係,這些都很難習慣的。所以婚姻的焦慮,往往是從這種脫離感開始的。

對於“失戀”人群,失戀也是需要學習的,處理悲傷,總結經驗,沒有戀愛受挫的人,並不懂得愛戀。既然這個問題人人都要闖,就請你闖得大膽一些吧。

對於“恐婚”人群,戴上戒指的那一刻,相信的並不是對方,而是自己。恐婚,最根本的原因,是害怕自己不能承擔婚姻的責任。所以,面對恐婚最治本的方法就是先搞定自己。請問問自己,你準備好創造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家併為它承擔責任了嗎?

這代年輕人普遍面臨的四大心理困惑

問題三:社交問題——內向的罪,還是外向惹的禍?

80、90後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踏進社會,家庭的庇護,同學老師朋友間的呵護,和“我是老大”的優越感一下子全沒了。

很多人都發現人際交往的問題,內向的人覺得自己不合群,不會和別人說話;外向的人覺得自己的張揚讓人嫉妒,有人會暗中加害。所以遇到新環境的新朋友,不太願意主動去找話題聊天,都默默的玩起自己掩蓋尷尬的手機。導致失去了很多交朋友與交流的機會,在人際交往中除了必要的交流,其餘時間大致處於被動的交流,導致很多有點內向的年輕人會覺得自己是不是有社交恐懼症。

解決辦法:社交問題,並不是80、90後才開始面臨的難題,我們的祖輩都遇到過。內向外向並不妨礙你四海通吃,關鍵是你如何給自己一個職場定位,社交都是有目的的職場活動,找好自己的位置,該說什麼就說什麼,無須看人下菜,只需做好自己,才是正道。

這代年輕人普遍面臨的四大心理困惑

問題四:抑鬱問題——沒意思,真沒意思

習慣性麻木、審美疲勞、新鮮感過度……這些詞都可以用來形容80、90後。因為這些感覺還產生了一部分佛系人群,不爭不搶,對什麼都不感興趣,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我也不強求難過。

正如李誕所說:開心的朋友們,人間不值得。

80、90是被刺激著長大的,所以習慣變化,也習慣適應變化。如果說抑鬱是現代病,生於現代的80、90後,怎麼跑得了?戀愛、學業、求職、人際……都可以鬱悶一下,開始有新鮮感,慢慢就覺得無趣了,無趣就是抑鬱的開始,不高興也會擊垮一個人。

解決辦法:抑鬱情緒人人都有,關鍵是給抑鬱的自己一個空間,像防賊一樣防著抑鬱,反而讓它見縫就鑽。80、90後都離不開抑鬱,在這個該奮鬥的年紀,本就是會遇到各種困難與麻煩,我們必須積極對待遇到的各種事情,讓我們在現代社會里活得更自我,只要記住,你的抑鬱往往指抑鬱情緒,別老給自己扣抑鬱症的帽子。

這代年輕人普遍面臨的四大心理困惑

積極的對待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失敗怕什麼,大不了重新再來。但你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什麼,併為之努力,那麼以上的一切問題對於你來說都不是問題,時間和你一起會解決一切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