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表有11個階段,你屬於哪個級別的表友?

玩表有11個階段,你屬於哪個級別的表友?

之前表友圈子流傳出這樣一張圖:玩表的11個階段,廣為流傳。大家如果喜歡手錶的話,也買了不止一塊表的話,可以對照一下看看自己,反正我看了一會後,發現根本找不到自己對應的階段,畢竟,我還是在國產表的性價比之流徘徊的人群,哈哈哈哈哈.....

玩表有11個階段,你屬於哪個級別的表友?

這張圖代表了一部分典型表迷的花錢經歷,但我們大部分人本質上只是普通消費者(絕大多數人甚至一輩子不會踩進古董表這個領域),所以嚴格來說,基本沒有可參考性。

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買表過程。

一類人人買表非常簡單且清晰,人生第一塊表,就是從卡地亞開始,隨後馬上開始買勞力士,綠水鬼入門。加上有一段時期的出國經歷,可能愛好就開始轉移到其他名錶上。最後落入一個安靜期,然後基本停留在這個階段,除非有特別好的新表,不然不會有太多購買慾。

而有的人買新表比較瘋狂。可能買人生第一塊是歐米茄,需要在櫃檯猶豫很久很久,然後一發不可收拾,錢花得越來越快,“之後開始買卡地亞、帝舵、積家……”

玩表有11個階段,你屬於哪個級別的表友?

勞力士也是很難繞過的階段,從第一塊DJ日誌型開始,有些表友們走上打包買勞的階段,黑水鬼、綠水鬼、探險家II、海使、鋼款迪通拿、遊艇名仕、天行者,差不多全收了。

這張表格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更有借鑑意義。

玩表有11個階段,你屬於哪個級別的表友?

首先第一階段,“不錯的瑞士表”範圍非常廣,大家五花八門的選擇都涵蓋在內。其次,依然繞不開勞力士,這也是普遍現象。第三,水深錢淺,放棄古董表,也是正常選擇。第四,雖然也買過複雜功能的機械錶,最後定格在勞力士基本也是因為預算不太夠,沒法再任性往上走。

瞭解自己的消費實力,是買表的重要前提,剛入門的讀者理理買表思路。

首先,人生第一塊表,完全取決於你對自己消費力的判斷,以及願不願意等待。不願等的早已被DW之流騙走了錢財,其實買表切記不要退而求其次,選擇喜歡且夠一夠才能實現的才不會後悔。這樣選表的好處在於以後回頭看時,會發現省了過渡的錢。更重要的是,之後再買時,會更加清晰自己想要什麼。

玩表有11個階段,你屬於哪個級別的表友?

買第二塊表的人基本有兩個特點:選不同的品牌,或不同的風格,

再有更多預算的,會開始追求複雜功能。再往後,普通消費者並不會輕易涉及古董表,反而有一種可能,在達到自己消費能力的頂端後,會開始往回買。實現人生某一個階段的一步到位後,就真的屬於“喜歡錶”,可以拋開一切外界標準,而不是被“性價比”、“名氣”、“能否高位出手”這些問題所制約。

某種意義上來說,女人買表比男人更純粹,因為在“喜歡”這件事上,就不能有太多計較。當然女人選擇也多,畢竟大把的鑽石,沒幾個人抵擋得了。很多時候,產品價值就是由人賦予的(連黃金都是),但生活本就如此,事實上它比虛無的比特幣之類有意義多了,因為它精緻充滿美感,潛移默化提升審美。

玩表有11個階段,你屬於哪個級別的表友?

真正的喜歡不求回報。千萬別想著買表能保值,它如同衣服一樣,是消費品,伴隨生活,搭配裝扮而已。能喜歡上機械,進而研究機芯運作和美感也當是收穫一個愛好,偶爾能遇到價格堅挺還能漲的手錶,就歡呼自己賺到了吧。

所以很多時候買手錶,特別是價格不是很高的手錶,都是看個眼緣,並不需要去考慮什麼升值問題,畢竟,換一份快樂的心情,才是喜歡腕錶這回事最大的緣由了。

-----

玩表有11個階段,你屬於哪個級別的表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