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門橋——見證淮安數百年滄桑歷史的「老橋」

一座老橋,不僅僅是城市交通的重要載體,也是一座城市的歷史迴響。在淮安市清江浦區的裡運河上有一座北門橋,這座富有有歷史氣息的老橋,見證了淮安數百年的滄桑歷史。

北門橋——見證淮安數百年滄桑歷史的“老橋”

北門橋老照片

北門橋這個名字出現在一百多年前的19世紀中葉,但北門橋前身的歷史可又要向前推幾百年了。

據清咸豐《清河縣誌》記載:在康熙八年(1669年),當時詩壇領袖、全國知名的大詩人王世禎被分配到位於清江浦的工部分司工作,主要為清江造船廠收取過往船隻的船稅。王世禎首次在現北門橋處設置了船橋。所謂船橋就是用船隻相連而搭成的浮橋。王士楨在此設浮橋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收驗過往船隻的船稅,另外也方便了運河南北人們的通行。

不久之後,因船稅劃歸到位於板閘的淮安榷關,設在此處的浮橋遭廢棄,運河兩岸的人們若要過河只能乘渡船了。

又過了一百多年,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時任外南同知的王國佐在現北門橋的橋口南北岸建立了清江浦的“消防局”——水龍局。為了防止在發生火災的緊急情況下,救火被運河所阻,王國佐就在此處效仿王世禎再次設置了船橋。橋船共五隻,以鐵索相連,船舷有木欄,每日定時開放讓船隻通過。為保證啟閉及時,同時設立兩名負責船橋的“效目”和八名“橋夫”專職管理。王國佐設置的船橋持續時間長、有專人管理,大大方便了南北兩岸人們通行,這座浮橋也漸漸有了一個名字——大橋口浮橋。

又過了21年,同治四年(1865年)秋,由吳棠主持修築的清江浦城終於竣工,結束了清江浦沒有城郭的歷史。而大橋口浮橋正對新城的北門,所以大橋口浮橋又被稱之為“北門浮橋”,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北門橋的直接起源了。

到民國時期的19世紀30年代,隨著清江浦城市人口增多,為適應交通運輸發展和過往行人的方便,民國政府在北門浮橋處開建新的北門橋。新橋全長約40米,寬約5米,橋樁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橋面和兩側欄杆均為木結構。橋面的中間部分是可活動的,橋下有船隻需要通過時,可以利用絞盤將活動橋面牽引至南橋面,空出空間讓船隻通過。因為新橋的橋式仿效西方,老百姓稱其為“洋橋”;又因為橋面可以拉動,因此又稱“拉橋”。

1939年3月1日,日寇攻打清江浦,國民黨軍隊在撤退時,為延緩日寇追擊,在北門橋的活動橋面上澆了煤油,將橋面燒燬。日寇佔領清江浦後,找來鋼板將橋修復,並在橋南修築了碉堡,在北門城樓上架起機槍,隨時監視、封鎖著大橋,經常對過往的老百姓進行搜身。在日寇佔領淮陰期間,北門橋淪為日寇屠殺我抗日軍民的場地。據當地老人回憶,日軍經常在夜間將抓來的抗日軍民反綁兩手,墜上石塊,從橋上拋到河底。據淮安文史專家考證,被如此墜溺殺害者不下四五百人。

北門橋——見證淮安數百年滄桑歷史的“老橋”

1939年3月 日寇從北門橋進入淮陰

1945年9月至1948年12月,淮陰城歷經兩次解放,北門橋也數度經歷戰火。戰後,人民政府迅速修復大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的1954年,清江市人民政府在北門橋原有基礎上進行全面整修,但拉橋結構未變,橋高橋寬也未變。1958年,隨著人民路命名,北門橋也被改名為“人民橋”。不久後,又改回北門橋的橋名。

1962年12月,淮陰市人民委員會向江蘇省計委提請改建北門橋設計,得到批准。幾個月後的1963年10月,一座嶄新的北門橋竣工,橋面改成了鋼筋混凝土的永久性橋面,橋寬為8米,橋長仍為50米。歷經近30年時光的舊式拉橋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北門橋——見證淮安數百年滄桑歷史的“老橋”

1962年淮陰提請省計委改建北門橋的文件檔案

北門橋——見證淮安數百年滄桑歷史的“老橋”

1963年的北門橋

改革開放後的1979年,當時的淮陰地區為適應市內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撥款30萬元將北門橋橋面由原8米擴建成寬15米,其中車行道寬12米,兩旁人行道各寬1.5米。1981年又對北門橋進行了抗震加固,2007年對橋體進行全面維修加固。

北門橋——見證淮安數百年滄桑歷史的“老橋”

20世紀80年代的北門橋

2014年3月,淮安市人民政府開始對北門橋進行大規模的原址重建。至2016年1月,新的北門橋正式開放通車。新橋橋面道路拓寬至25米,為雙向四車道,橋的四角建有四座古樸典雅的橋亭。新的北門橋不僅擴展了交通功能,還兼具防洪、蓄水、通航、城市水景等眾多其他功能。

北門橋歷經幾百年的滄桑變化,不但見證了淮安悠久的運河歷史和清江浦城的誕生,還見證了日寇侵華的滔天罪行,更見證了淮安在新時代翻天覆地的變化。北門橋,伴隨著淮安的城市發展而不斷前進!

北門橋——見證淮安數百年滄桑歷史的“老橋”

2016年新建成的北門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