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真的可以改變命運嗎?

西瓜味人生百態


《了凡四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

是一本介於佛教專業知識和現實社會之間的通俗讀物,也可以視為佛教的普及讀物。

讓你直接看《金剛經》什麼地,恐怕難得要領,但是《了凡四訓》卻是大家都能讀懂的。

《了凡四訓》裡面充滿了辯證法,比如“正與偏”。

看《了凡四訓》有幾點認識:

一是不能只認命而不去改變命運。人生七分名,三分運。努力的話是可以改變的。

二是不要自認為已“看破”,其實眾生都是俗人一個,貌似看懂一切,世界豈是你想象的那麼簡單。

三是好心出發,卻可能結果是壞事;善意對人,也可能害了別人。咆哮的領導可能讓你發醒,棍棒之下可能是孝子。世界間的事情就是那麼辯證。


至於改變命運的方法,是不是就是像《了凡四訓》裡教導大家的那樣,多做善事,多積德,這個仁智各見了。起碼,這樣的出發點對社會的進步是有益地。

我拿的這個《了凡四訓》是個圖畫版,從佛院隨緣的。


濁世清風


首先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了凡四訓》真的可以改變命運,只不過改的越來越差,家破人亡而已,不是大家想象中的越來越好。為什麼呢?

《了凡四訓》是一本妖書 ,內容是要飯那套子。人想要改命,只有一條路就是歸根覆命。如何歸根覆命呢?要注重積德,這裡要注意下,德指的是天德。怎麼才積天德呢,迴歸並遵守天的自然之道。

按照袁了凡理解的改命,只要多去燒燒香,看到要飯的大光頭,多供養點錢財,然後死了以後就能發財。

一些傻子認為,只要是個玩意,都得拜,都得敬畏,通過淫祀,就可以有福報。《禮記.曲禮》謂:“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無福。”意思是說,這種淫祀,不僅不會有福,相反還會遭致禍殃。


華夏盛世,正在歸來,有你,有他,有每一箇中國人。多攢錢,多生娃,多學習。


崇儒


不是《了凡四訓》可以改變命運,而是按照書中所說,所做,認真執行,堅信行動的力量,只要堅持去做,就一定能改變命運,這一點毋庸置疑。

《了凡四訓》是明朝官吏袁了凡所著,內容非常樸實易懂,是所有人都可以認真學習執行的一本書,比至於現在流行的心靈雞湯不知道要強多少倍。

袁了凡年輕的時候,被算命的孔先生把這一生的命運都算盡了,結果算出袁先生命中無子,早些年這些算卦都非常靈驗,但其內心還是十分難受的,時常感慨為何自己命中無子。

知道有一天碰到了一位高僧,告訴他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只要多行善事,每天記錄自己的功過,一點點去改變。袁了凡按照這種方法去做,不斷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做善事,不做惡事,果然被斷定的命運慢慢一點點得到改變。


這本書非常樸實,哪怕你不信什麼佛呀神呀之類的,也非常建議讀一讀,因為書裡的道理是真實不虛的,任何人只要按照書裡的去做,一點點改變,最終就一定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昭烈名臣


佛家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世間一起皆有因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便是最簡單的因果。

《了凡四訓》的主題是“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譬如《易經》所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易為君子謀,趨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趨,兇何可避?

古人講“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我認為:命是上天註定的,但是我們絕對可以改的便是自己的命運,通過懺悔自己的言行,修繕自己的品格,幫助別人,積德行善完全是可以為自己積下福報的。

首先我們需要做到“反躬內省”而不是隻向外馳求,只有這樣才能盪滌本心,把從前種種做到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我們這裡說改變命運,是為自己,為子孫積福報,積果報,我們要發願行善事,日行一善,有益於人,利人為公,根心無為。我們要分辨善惡,滌情開眼,明善指惡,不要把是非顛倒,反怨天之報應。

改命,最重要的便是積善,我們要正心明性,盪滌內心,行善寬人,以求果報!


文化壁垣


能不能改變命運我不知道,但是他說的自由意志我很贊同。他的立命哲學大概論證的就是說做好事,自然會有好的命運吧,這就是一種選擇,"天作孽,猶可改"雖然老天安排給你劇本不夠好,但是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寫劇情。所謂有限的命運,無限的選擇,就是這個意思。

在篤信宿命的時代,給那些絕望的靈魂一個出路,這就是這本書的迷人之處。總之,做個好人是沒錯的。


水晶時間



我們都對““命由天定”的說法耳熟能詳。明代的袁了凡先生所著的《了凡四訓》則又基於高人點撥、自身實踐和切身感悟,在這種說法的基礎上演進了一層,提出了“命自我作,福自己求”的觀點,這個觀點可以說是對“命由天定”說法的顛覆性突破,由消極認同、被動接受轉而成為積極主動改變。

《了凡四訓》這本書我曾經讀過很多遍,這本文筆精到、事例翔實、哲思深邃、方法易行、發人深省,從自己的思考看還是非常認可袁了凡先生的觀點,這實際上是一本修心的書,通過心念的轉變,帶動行為的轉變,在改過遷善的過程中培養積極心態,滋生正氣,改善和營造良好的外部關係。在這個過程中,一個人的消極心態變得積極,缺點毛病越來越少,所結的善緣所做的好事越來越多,自己的人生道路肯定會發生好的變化。

《了凡四訓》書中所談及的“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類訓導,可以概括為修身行善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行為規範指引。一個人思想端正了才會走正路,一個走正路的人才會有好的人生命運,這個道理其實是不難講通的,關鍵還是在於自己的內心。我們看到現今很多貪官鋃鐺入獄的案例,不就是因為修了一顆貪心嗎的結果。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袁了凡先生其實就是以修身養性、行善積德的倡議讓我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這當然是有效用、可以決定人生道路走向的。


在雪一方


大家都說:讀書改變命運

問題是你好好讀書了嗎?

那《了凡四訓》不也一樣嗎,別人不好說,袁了凡是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中國古代的哲學從來不認為命運是固定死的。

命可以造,可以化,合起來就是造化

造化可以天成,也可以弄人

《了凡四訓》適合一部分能實際做事的人,可以改過向善,從而獲得物質上的滿足。但《了凡四訓》對於一個人真正的精神修養幫助一般,因為通篇只是“功名”二字。

對於連自己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的人,讀《了凡四訓》,認真按照裡面說的去做,有用,可以改變你貧窮的命運。


談者無語


我喜愛傳統文化,《了凡四訓》也讀過十幾遍,就我的認識來回答問題!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人不可能因《了凡四訓》這本書就改變命運,只有自己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而《了凡四訓》用袁了凡的親身事例,和經驗向後人揭示了:命運可以改變,而且掌握在自己手裡,甚至向世人昭示改變命運的方法。



命運其實不是多麼迷信的東西,他就和我們的起心動念息息相關。你的想法和思維方式能夠決定了你的行為,你的這一個行為影響下一個行為。想法的連續,行為的連續就造成的事物的結果最終就是我們看到的命運。


所以說念頭和思維方式決定了我們的命運,正確的好的想法(念頭)和思維方式決定我們好的命運。不正確的想法念頭和思維方式決定我們不好的命運。圓滿的思維方式決定我們圓滿的人生。

古人有句話叫“一德二命三風水四積陰功五讀書”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認為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但事實未必。因為我們智慧不透徹,容易被私心矇蔽,而不清楚該如何做正確的事。沒有正確的思維方式,正確的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必然不會有一個美好幸福的人生。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積德行善,多讀書,要有智慧明白這世間的規律,明白和掌握規律就絕對能改變一切。而改變只是時間問題和功夫問題。



我覺得對於現代人來說,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讀書來修正自己的智慧,然後用行動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切不可妄自菲薄,自暴自棄!

我是博樂,以上純屬純屬各人言論,因果循環只起拋磚引玉之用,望路過朋友取精華而棄糟粕。有不當之處,多多指教!


博樂


了凡四訓,它深深的影響了我!沒看過的,建議先看看臺灣版電影《了凡四訓》,非常有幫助!並且,我可以肯定的說,你如果真能按照上面說的去做,並且完全相信、完全篤行,則命運完全可以改變!可是,有一個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問題,你改變命運是為了什麼?為了享受?為了錢?為了女人?為了財色權利? 還是為了其它的私利私慾? 誒,所以啊,雖然《了凡四訓》是可以改變命運,但是,我們很多人,根本就不會、不想、也不願這麼辛苦來改變我們自己的命運的啊!!!


三教一家共華夏


看了很多同仁都回答了這個問題,我也說幾句。了凡四訓這本書,是中國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訓,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積德謙虛種種的效驗;並且以他自己改造命運的經驗來‘現身說法’;讀了可以使人心目豁開,信心勇氣倍增,亟欲效法了凡先生,來改造自己的命運;實在是一本有益世道人心,轉移社會風氣不可多得的好書。大家知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人們在傳頌該書的同時,更應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積德行善,傳播正能量,同時更應放生,只要心誠,德真了,、一段時間後,回過頭來檢驗自己的身心是否健康開闊了,遇事是否理智了,大家去參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