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江安,她的歷史很悠久

这就是江安,她的历史很悠久

酒都播報

關注酒都播報,鎖定公共頻道。

前言:到2018年止,宜賓市管轄有翠屏區、南溪區、宜賓縣、筠連縣、高縣、興文縣、珙縣、長寧縣、江安縣、屏山縣等10個區縣。這些區縣的名稱是如何來的?在歷史過程中經歷了哪些曲折的變化,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擺一擺這其中的龍門陣。

溫濤,四川省宜賓縣人,現就職於筠連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作之餘,酷愛文史,現擔任筠連縣作家協會副主席,《筠連縣誌》責任副總編,《筠連文化叢書》責任副主編,筠連縣苗學會顧問、宜賓市史志學會理事,四川省姓氏文化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等職。

- 江安縣 -

江安縣位於宜賓市東部。縣境跨越長江南北兩岸,南北最大縱距59公里,東西最大橫距15. 5公里,東界瀘州市江陽區、納溪區;南鄰興文縣;西接南溪縣、長寧縣;北連自貢市富順縣。全縣幅員面積910平方公里,總人口54萬。

这就是江安,她的历史很悠久

在宜賓市各縣中,江安同筠連一樣是一個組合的地名。江安是隸屬於宜賓時間最短的縣,民國24年(1935)才劃歸設治於宜賓的四川省第六行政督察區管轄,而之前的江安縣隸屬於瀘州有1300多年的歷史。

这就是江安,她的历史很悠久

江安縣境在漢朝為江陽縣地。東晉穆帝永和二年(346年)割江陽縣地置漢安縣;晉孝帝太元中(376—396年)又割江陽縣地置綿水縣。

这就是江安,她的历史很悠久
这就是江安,她的历史很悠久

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各取江陽、漢安一字,改名江安,隸於瀘州郡。

这就是江安,她的历史很悠久

歷史上江安縣的版圖很大,北宋乾德五年(967年)廢綿水縣併入江安縣,當時江安的版圖包括今日江安全部、瀘州市納溪區大部和興文縣、敘永縣的部分。

宋熙寧十年(1077年),縣治所由江安壩(今納溪境)遷武寧寨(即今江安鎮),至今無改。之後隨著周邊縣份的設立,江安縣的版圖開始縮小。

從上世紀初到現在,江安縣經歷兩次兩大的劃出和一次政區交換。劃出的一次是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建古宋縣時,將共樂壩劃給古宋縣,二次2006年將竹海江安景區部分劃給長寧縣。劃入是在1952年,納溪縣原第四區(底蓬、大廟、留耕、蟠龍等鄉,原為敘永縣在江安縣境內的飛地,1950年4月劃入納溪縣)和三區大妙鄉的5個村劃歸江安縣。作為交換,江安縣所轄二區大渡鎮、人民、和平、裕豐4鄉鎮,以及大妙的2村劃歸納溪縣。

總的說來,劃出面積大於劃入面積,江安縣的政區有所縮小。

文章作者丨溫濤 宜賓本土文化學者

本文圖片源於網絡,封面圖與文章無關。

來源丨酒都播報(ID:ybtvjiudubobao)

本刊編審丨賈君平 主編丨鄭俊傑

所屬專欄丨宜賓人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