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中你最喜歡哪個角色?

BABARA1


我比較喜歡白孝文這個角色。因為我覺得這個角色的成長軌跡非常符合大多數人的“一生”。正好對應孔子說的論語“人之初,性本善“。


白孝文原本是個書生,幹不了什麼粗活,只能在祠堂教小孩幾句詩文。他是長孫,他從一出生,就被所謂傳統家族式政權壓制,被有臉面的大家庭主人白嘉軒壓制,被自我迷失與封建思想的白嘉軒的老母壓制。他前半生活在被人安排的人生,從他娶媳婦到分家,當他遇見小娥後才是為自己活,他終於可以為自己安排後半生。

大多數人是這樣的,記仇的人分兩種,欣賞把仇擺在明處的人,不喜歡心中有仇,臉上卻對自己笑的人。那麼,白孝文就是這種人,而且他是被逼無奈下的自保。




人性的弱點在白孝文身上體現出最重要的是臉面為誰要的?他是一張白紙,不可控的被外在壓力塗抹成一張黑紙時,在愚民大眾心中,他是變壞的人。所以說,我們看到白孝文,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缺又不敢承認。



其實,我們喜歡一個角色,或喜歡一個人,不是因為好與壞,帶著自我偏見去,而是發生本能上的好感,可能是外貌,或是心理需求的滿足與不滿足。



人,沒有好與壞之分。

影視劇中的角色都有生活中的原型人物,高明的作者會讓小說角色栩栩如生,如同隔壁家的老王,就是讓你覺得“熟悉”“似曾相識”,這便是人與人之間產生的“共情”“共鳴”


莫小邪


《白鹿原》裡,我最喜歡的是黑娃。

《白鹿原》我讀過兩邊,這本陳忠實花了六年完成的作品,陳忠實的墊棺之作,給人了很大的震撼,很值得大家讀。


白嘉軒的硬,鹿子霖的滑,鹿兆鵬的執著,白孝文的邪惡,朱先生的等一大批人物,

《白鹿原》裡,有很多人物塑造是很成功的,複雜真是,不能有好與壞來區分。


但在眾多的人物裡,我卻唯獨喜歡黑娃。白嘉軒有威嚴,卻太過嚴肅,有距離感;朱先生有智慧,卻太過完美,有高處不勝寒之感;鹿兆鵬有信仰,卻拋妻鬥父,有些不近人情;至於白孝文,一個超級黑的投機主義者,不值一提。

黑娃的一生,是一個曲折的一生。,他敢反對封建禮教,不顧一切與田小娥自由戀愛,他敢加入農協,帶頭颳起“風攪雪”,他也曾投奔過紅軍並受到習旅長器重,他也曾一度落草當了土匪成為了山頭的二拇指,後來他又投向了國民黨,成為了保安團的三營營長。到最後,他又順應鹿兆鵬“起義”成為了革命功臣,卻被白孝文所害。


黑娃的一生,重情重義,敢作敢為,是白鹿原上一條頂天立地的真漢子。


黑娃的人生猶如過山車,大起大落,曲折而多彩,他的一生幹過很多轟轟烈烈的事,也幹過不少齷齪之事,他優點和缺點一樣明顯,一生不斷反抗,卻一直搖擺不定。但可貴的是他在歷盡坎坷、嚐盡人生滋味後找到了真正的歸宿,走向了正道,這或許就是蛻變,就是昇華,決裂過去,蛻變新生。


總之,在《白鹿原》裡,我最喜歡的是黑娃。


螢囊夜讀


《白鹿原》裡我最喜歡的是田小娥。

田小娥敢愛敢恨,活的瀟灑率真。她因為男人而生,又因為男人而死,她的出現讓白鹿原久久不能平靜。



如果說黑娃帶動貧農推翻封建地主,在白鹿原上颳起了一陣“風攪雪”是明寫,那麼田小娥颳起的這場風就是暗線,為後面的婦女解放奠定了基礎。

看過《白鹿原》的都知道,裡面最大的淫賊是鹿子霖,原上長的漂亮的女人都和他曖昧不清。


可是他從來沒受過族法的打擊,倒是被強姦的小娥被打了半死。看劇時彈幕上很多評論說“白嘉軒不讓田小娥進祠堂,又憑什麼用族法打她?”

這就是了,在男權社會,男人想怎樣就怎樣。就打你了,你能怎麼樣?除了捱打你還能怎麼樣?

這就是傳統婦女的真實寫照,她能過什麼樣的生活全看男人。

可是田小娥卻真的報復了這個打他的男人。用她的身體勾引白孝文,讓族長的接班人就此墮落,再無在原上立足的可能。


雖說這件事是鹿子霖授意的,田小娥為此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確實是女人對男權社會的一種反抗。

相比冷秋月,守了一輩子活寡,死時還落一個淫婦的罪名。她有那個心思,沒那個膽子,真是被丈夫、父親、公公這些男人折磨死的女人。

田小娥就率真多了,她喜歡哪個男人就和男人在一起。被族法打改變不了她,哪怕被殺死依然改變不了她。

她死後,她的鬼魂附在鹿三身上,讓白嘉軒伺候了她一回。

白嘉軒修了塔鎮她,原上的人卻求小娥保佑,不讓他們被瘟疫害死。

不管是神明還是鬼怪,田小娥是除了白嘉軒外另一個讓人忌憚的人,一個女人。

除了這具身體,她本一無所有,但是她就用自己的軀體在白鹿原上颳起了一陣要求婦女解放的旋風。


老貓愛看劇


個人認為白鹿原(只針對電視劇版的哈)裡沒有絕對的好人,大家都有著不一樣的立場,但是從個人角度來看,鹿兆海應該是最讓人心疼的吧,愛了白靈一輩子,最後戰死沙場,白靈居然成了自己的嫂子(wtf?)真想把鹿兆鵬腦子揪下來,感覺兆鵬在電視劇裡和一個傳銷頭目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