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得了惡苗病該怎麼辦,哪些措施而有效治理?

稻麥巴巴團隊宗旨:用最質樸的語言,幫助農民分享經驗,高產技術,解決實質性難題。

水稻得了惡苗病該怎麼辦,哪些措施而有效治理?

水稻惡苗病是以種子帶菌為主要初侵染源,為害水稻地上部分的一種系統性侵染的真菌性病害,因其一般會造成病苗徒長,又稱徒長病,或公稻子等。

惡苗病不但在秧田或苗期發病,移栽大田後或分櫱期在適宜條件下一般病苗也會發病,造成植株徒長或矮縮而不能正常抽穗。

因此對水稻惡苗病防治宜以藥劑浸種處理預防為主,適時噴藥控制的綜合防治技術措施:

1、選用無病、抗病品種種植。

應從無病區引種,剔除癟谷或受傷的種子,惡苗病發生較重區域要選擇抗病性較強品種種植。

2、加強管理,減少田間菌源。

不用病稻草催芽、扎秧把或覆蓋秧床等,水稻收割後要清除田間殘體,並遠離田間,同時注意增施鉀肥,增強抗病性。

水稻得了惡苗病該怎麼辦,哪些措施而有效治理?

3、藥劑浸種。

水稻播種前進行曬種,並選用25%氰烯菌酯1500-3000倍液,或2500-3000倍液25%咪鮮胺或浸種靈等輪換交替進行常規浸種後直接催芽,對咪鮮胺或浸種靈有抗性地區,或粳稻品種宜選用氰烯菌酯浸種較好。

也可以浸種前選用異噻菌胺·肟菌酯或阿馬士懸浮種衣劑等藥劑拌種包衣效果也很好。

4、藥劑防治。

秧田發現病株後,及時拔除田外銷燬,結合噴施25%氰烯菌酯2000倍液或25%咪鮮胺2500倍液,防止病菌擴散為害。

水稻得了惡苗病該怎麼辦,哪些措施而有效治理?

對惡苗病發生秧田,拔秧時儘量避免秧苗受傷過重,同時不栽插過夜秧,不栽插過深秧,並田間保持淺水,結合栽插後或田間發現病株後(拔除病苗田外銷燬)及時選用氰烯菌酯或咪鮮胺或福酮等藥劑輪換交替噴施防治,可以有效控制惡苗病蔓延或加重為害。

較重田塊宜連噴兩到三次,7天一次。

水稻得了惡苗病該怎麼辦,哪些措施而有效治理?

稻麥巴巴團隊宗旨:用最質樸的語言,幫助農民分享經驗,高產技術,解決實質性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