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得了恶苗病该怎么办,哪些措施而有效治理?

稻麦巴巴团队宗旨:用最质朴的语言,帮助农民分享经验,高产技术,解决实质性难题。

水稻得了恶苗病该怎么办,哪些措施而有效治理?

水稻恶苗病是以种子带菌为主要初侵染源,为害水稻地上部分的一种系统性侵染的真菌性病害,因其一般会造成病苗徒长,又称徒长病,或公稻子等。

恶苗病不但在秧田或苗期发病,移栽大田后或分蘖期在适宜条件下一般病苗也会发病,造成植株徒长或矮缩而不能正常抽穗。

因此对水稻恶苗病防治宜以药剂浸种处理预防为主,适时喷药控制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1、选用无病、抗病品种种植。

应从无病区引种,剔除瘪谷或受伤的种子,恶苗病发生较重区域要选择抗病性较强品种种植。

2、加强管理,减少田间菌源。

不用病稻草催芽、扎秧把或覆盖秧床等,水稻收割后要清除田间残体,并远离田间,同时注意增施钾肥,增强抗病性。

水稻得了恶苗病该怎么办,哪些措施而有效治理?

3、药剂浸种。

水稻播种前进行晒种,并选用25%氰烯菌酯1500-3000倍液,或2500-3000倍液25%咪鲜胺或浸种灵等轮换交替进行常规浸种后直接催芽,对咪鲜胺或浸种灵有抗性地区,或粳稻品种宜选用氰烯菌酯浸种较好。

也可以浸种前选用异噻菌胺·肟菌酯或阿马士悬浮种衣剂等药剂拌种包衣效果也很好。

4、药剂防治。

秧田发现病株后,及时拔除田外销毁,结合喷施25%氰烯菌酯2000倍液或25%咪鲜胺2500倍液,防止病菌扩散为害。

水稻得了恶苗病该怎么办,哪些措施而有效治理?

对恶苗病发生秧田,拔秧时尽量避免秧苗受伤过重,同时不栽插过夜秧,不栽插过深秧,并田间保持浅水,结合栽插后或田间发现病株后(拔除病苗田外销毁)及时选用氰烯菌酯或咪鲜胺或福酮等药剂轮换交替喷施防治,可以有效控制恶苗病蔓延或加重为害。

较重田块宜连喷两到三次,7天一次。

水稻得了恶苗病该怎么办,哪些措施而有效治理?

稻麦巴巴团队宗旨:用最质朴的语言,帮助农民分享经验,高产技术,解决实质性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