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冕冠軍德國隊爲何敗給墨西哥

衛冕冠軍德國隊為何敗給墨西哥

一年前,德國“二隊”在索契遭遇墨西哥。那場聯合會杯的半決賽,德國打出精彩的防守反擊,在射門12比25落後且控球率只有42%的劣勢下4比1大獲全勝。如今在盧日尼基體育場,墨西哥卻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同樣在射門12比25(而且控球率低至40%)的劣勢下爆冷1比0戰勝了德國“一隊”。

足球不是算術題,你當然不能就此給出德國隊主力陣容還不如第二梯隊的結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過去這幾個月裡德國隊在多場熱身賽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絕對不僅僅是“不認真踢”那麼簡單。

謎題1:集訓效果為何這麼差?

這或許是勒夫任內踢得最“謎”的比賽。早在與沙特的熱身賽後,前國腳希茨爾斯佩格就尖銳指出這次集訓效果非常糟糕。而輸給墨西哥一戰,德國球員集體低迷的競技、體能與心理狀態,更是這次南蒂羅爾山區集訓效果奇差的直接體現。

一年前,勒夫組建“二隊”打聯合會杯,就是為了讓主力以最佳的體能狀態迎接這屆世界盃。如此深謀遠慮又大賽經驗豐富的勒夫,怎麼會犯這樣的錯誤呢?這是第一個“謎”。

謎題2:每次換人都要重新洗牌

賽前一天,勒夫早早宣佈德拉克斯勒首發的決定,引起廣泛討論。幾乎所有人都看得出來,羅伊斯無論技術能力還是當前的狀態都完爆小德。但考慮到羅伊斯的“玻璃體質”,以及德國隊要著眼於連打7場比賽,勒夫“留前鬥後”完全可以理解。4年前在巴西,勒夫也有類似的人員使用安排。大賽開始時,格策是中鋒位置的主力人選,而最為可靠但年紀偏大的克洛澤先坐板凳。首戰4比0大勝葡萄牙,克洛澤安心地休息了90分鐘。直到第2輪被加納逼入絕境,“K神”才臨危受命,替補登場扳平比分。從1/4決賽開始,克洛澤終於進入先發序列。

4年前似乎一切都盡在勒夫掌握之中。如今,他對羅伊斯的使用肯定也有一套周全的方案。但問題在於,4年前當格策和波多爾斯基這兩個方案都不靈的時候,穆勒和許爾勒總能挺身而出,簡單直接地解決問題。如今,當德拉克斯勒這個方案不靈的時候,穆勒、厄齊爾以及韋爾納也靠不住,於是羅伊斯這個“秘密武器”不得不早早就拿出來。

勒夫沒有在中場休息後就直接派上羅伊斯,已經有點讓人看不懂。所有人都看得到,首發11人的狀態低迷得無可救藥,必須立即動大手術。但換邊後,“勒家軍”依舊我行我素,場面沒有絲毫改觀。足足又浪費了一刻鐘後,羅伊斯才總算登場。更讓人看不懂的是,羅伊斯並非對位換下小德或厄齊爾,而是替下了赫迪拉。

更讓人吃驚的是,此後也先後替補登場的戈麥斯和布蘭特也不是簡單的對位換人,即德國隊每次換人都涉及到場上球員站位的調整,每次換人後都要重新梳理陣型和站位。在不到半小時內如此頻繁地變陣和換位,令每次換人的效果都極其短暫,缺乏連貫性,這是本場第二個“謎”。

謎題3:戰術角球?何不直接砸!

第三個“謎”在於德國隊本場獲得8次角球,但幾乎每次都選擇戰術配合,而不是直接吊入禁區。普遍認知裡,德國球員身高馬大,墨西哥人普遍矮小,角球理應蠻不講理地往禁區裡硬砸,何必費力不討好地將起高球的好機會變成又一輪收效甚微的倒腳?唯一合理的解釋是直接高球吊入禁區容易讓墨西哥形成快速反擊的機會。問題在於,在運動戰當中,德國隊卻一再試圖從兩邊簡單地起高球。角球直接起高球和運動戰往禁區裡面砸,究竟哪一種更有效、哪一種更危險?

到了最後時刻,諾伊爾棄門衝到對方禁區試圖爭頂角球,克羅斯才終於直接把球往禁區內吊,但在前點就被解圍了。如此場面,讓人誤以為這是關係到小組出線的生死戰,或者是一場淘汰賽。要是墨西哥抓住這次機會打成反擊,最後德國隊小組出線要算淨勝球,那豈不是虧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