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超市里私拆果凍,這位爺爺的「管教」方式讓網友炸了鍋

孩子犯了一些在成年人看來是嚴重逾越界限的錯誤,應該怎麼教育?

近日,一位爺爺的管教方式讓網友炸了鍋。

網上流傳的一則監控視頻顯示,在廣東江門一超市內,一名2歲左右的兒童私拆果凍,爺爺看到後馬上上去責罵孩子,奶奶趕來勸阻爺爺,爺爺隨之與奶奶發生爭吵。隨後爺爺情急之下竟用腳去踹孩子,還用拳頭捶打上來阻攔的奶奶。

娃娃超市裡私拆果凍,這位爺爺的“管教”方式讓網友炸了鍋

娃娃超市裡私拆果凍,這位爺爺的“管教”方式讓網友炸了鍋

這個視頻沒有聲音,我們無法聽到孩子的哭聲。但在整個過程中,這名兩歲大的孩子,如同一塊破麻袋片,被摔來摔去,最終幸虧有一名強壯的店員出手,才制止了爺爺的行為。

不能用成人的視角給孩子貼標籤

有網友評論道:“大爺,你兩歲適合知道什麼叫先買後嘗嗎?是不是看著想吃的也想往嘴裡送?”

兩歲大的孩子,對於“物權”幾乎沒有清晰的認識,還弄不清楚什麼東西是我的,什麼東西是他人的。再加上好奇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所以幾乎所有2歲小孩都有看到東西就拿起來往嘴裡塞的行為。這個時期的孩子,需要的是家長,一遍一遍地告訴他,什麼行為是對的,什麼行為是錯的。

有網友分享了自己的教育經驗:“我兒子在三歲以下甚至三歲多一點的時候,帶他逛超市看到喜歡的不管是吃的用的,只要是感到好奇的他都會去拿,甚至放到口裡咬一咬拿在手裡掰一掰;可我仔細觀察,純粹是出於天性,絲毫沒有“偷”這一概念存在。每當這時我都會蹲下對他說:寶貝,這不是我們家的不可以亂拿哦。雖然他會有點依依不捨甚至不幹,但重複多說幾次還是會願意放下。實在不願意就掏錢買下它,但往後必須要引導好。”

娃娃超市裡私拆果凍,這位爺爺的“管教”方式讓網友炸了鍋

吉哥認為,這位網友的處理方式才是正確而理性的處理方式。在孩子犯了一點錯誤後,沒有及時搞清楚孩子為什麼這麼做就過早貼標籤下結論,甚至還對孩子拳腳相加,實在缺乏對孩子基本的包容。

對孩子的無心之過大肆打罵,實際上是給孩子貼標籤。眾所周知,兒童由於認知能力和心理發育不成熟,會對事物的好與壞,美與醜,善與惡,對與錯的辨別能力比較弱,任何外來的評斷都會對孩子的判斷力造成很大的影響。

人之初,性本善,每一個孩子,自生下來都是善良和純真的。爺爺將成人的行為標準套在了孩子身上,自我認定孩子是偷東西的壞孩子,早早地給孩子貼上了標籤。如果家庭環境持續不和諧,家長的教育又跟不上,貼標籤的行為就會讓孩子也認定自己是一個壞孩子,從而造成惡性循環。

娃娃超市裡私拆果凍,這位爺爺的“管教”方式讓網友炸了鍋

譬如說,如果家長給孩子貼上了一個“笨”的標籤,第一次考試,孩子數學考了60分,孩子會對自己說,我可能真的像爸爸說的那樣,腦子有點笨。第二次考試,孩子很努力了,但是還是隻考了70分,孩子就會覺得,我真的像爸爸說的那麼笨。這就是給孩子貼標籤所產生的連鎖反應。

不僅如此,在這一階段,孩子會有很多不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但這均是因為家長並未給孩子講明相關的規則,或者說孩子並未理解這個規則。因此,家長要做的,是不斷告訴孩子規則,讓他遵守規則,而不是早早地給孩子貼上標籤。

教育並不是鞭打恐嚇

教育,是讓孩子發自內心的接受正確的觀念,而不是靠威壓強迫孩子屈服。簡單粗暴的打罵,與教育孩子,可以說是完全無關的兩件事。無論如何,家長也應該用語言教育的方式,而不是使用暴力。有句古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但如果只有暴力沒有教育,給孩子留下的只有恐怖與懼怕,而不是真正對於自己錯誤的理解和成長。

娃娃超市裡私拆果凍,這位爺爺的“管教”方式讓網友炸了鍋

不僅如此,家長的惡習很有可能被複制在孩子身上。一個孩子幼年時,經常看見自己長輩的粗暴言行,這大大增加了他成長為一個蠻不講理的人的可能性。

有網友認為,孩子在這場時間中很可能只是一個無辜的情緒承受者。從視頻中看來,爺爺在和奶奶發生爭吵後,情緒失控,踹了一腳孩子,這無疑是把和其他人爭吵的努力發洩到了孩子身上。

如果孩子擅自拿東西,該如何教育?

首先,如若帶孩子逛超市時出現上述情況,寶爸寶媽們一定要平心靜氣地與孩子溝通,耐心地引導孩子,告訴孩子這不是我們家的東西,不可以亂動。若他還鬧你必須要果斷點抱走他。以此讓他意識到:撒潑耍賴是不管用的!

其次,如果孩子在三四歲或以上,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判斷能力。父母在逛超市前可事先與孩子約法三章。尊重孩子的意見,先說好買什麼不買什麼,逛超市時父母一定要說到做到,無論孩子如何撒嬌耍賴都必須遵循規則,時間長了,孩子自然會形成很好的習慣與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