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超市里私拆果冻,这位爷爷的“管教”方式让网友炸了锅

孩子犯了一些在成年人看来是严重逾越界限的错误,应该怎么教育?

近日,一位爷爷的管教方式让网友炸了锅。

网上流传的一则监控视频显示,在广东江门一超市内,一名2岁左右的儿童私拆果冻,爷爷看到后马上上去责骂孩子,奶奶赶来劝阻爷爷,爷爷随之与奶奶发生争吵。随后爷爷情急之下竟用脚去踹孩子,还用拳头捶打上来阻拦的奶奶。

娃娃超市里私拆果冻,这位爷爷的“管教”方式让网友炸了锅

娃娃超市里私拆果冻,这位爷爷的“管教”方式让网友炸了锅

这个视频没有声音,我们无法听到孩子的哭声。但在整个过程中,这名两岁大的孩子,如同一块破麻袋片,被摔来摔去,最终幸亏有一名强壮的店员出手,才制止了爷爷的行为。

不能用成人的视角给孩子贴标签

有网友评论道:“大爷,你两岁适合知道什么叫先买后尝吗?是不是看着想吃的也想往嘴里送?”

两岁大的孩子,对于“物权”几乎没有清晰的认识,还弄不清楚什么东西是我的,什么东西是他人的。再加上好奇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所以几乎所有2岁小孩都有看到东西就拿起来往嘴里塞的行为。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的是家长,一遍一遍地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错的。

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教育经验:“我儿子在三岁以下甚至三岁多一点的时候,带他逛超市看到喜欢的不管是吃的用的,只要是感到好奇的他都会去拿,甚至放到口里咬一咬拿在手里掰一掰;可我仔细观察,纯粹是出于天性,丝毫没有“偷”这一概念存在。每当这时我都会蹲下对他说:宝贝,这不是我们家的不可以乱拿哦。虽然他会有点依依不舍甚至不干,但重复多说几次还是会愿意放下。实在不愿意就掏钱买下它,但往后必须要引导好。”

娃娃超市里私拆果冻,这位爷爷的“管教”方式让网友炸了锅

吉哥认为,这位网友的处理方式才是正确而理性的处理方式。在孩子犯了一点错误后,没有及时搞清楚孩子为什么这么做就过早贴标签下结论,甚至还对孩子拳脚相加,实在缺乏对孩子基本的包容。

对孩子的无心之过大肆打骂,实际上是给孩子贴标签。众所周知,儿童由于认知能力和心理发育不成熟,会对事物的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对与错的辨别能力比较弱,任何外来的评断都会对孩子的判断力造成很大的影响。

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孩子,自生下来都是善良和纯真的。爷爷将成人的行为标准套在了孩子身上,自我认定孩子是偷东西的坏孩子,早早地给孩子贴上了标签。如果家庭环境持续不和谐,家长的教育又跟不上,贴标签的行为就会让孩子也认定自己是一个坏孩子,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娃娃超市里私拆果冻,这位爷爷的“管教”方式让网友炸了锅

譬如说,如果家长给孩子贴上了一个“笨”的标签,第一次考试,孩子数学考了60分,孩子会对自己说,我可能真的像爸爸说的那样,脑子有点笨。第二次考试,孩子很努力了,但是还是只考了70分,孩子就会觉得,我真的像爸爸说的那么笨。这就是给孩子贴标签所产生的连锁反应。

不仅如此,在这一阶段,孩子会有很多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但这均是因为家长并未给孩子讲明相关的规则,或者说孩子并未理解这个规则。因此,家长要做的,是不断告诉孩子规则,让他遵守规则,而不是早早地给孩子贴上标签。

教育并不是鞭打恐吓

教育,是让孩子发自内心的接受正确的观念,而不是靠威压强迫孩子屈服。简单粗暴的打骂,与教育孩子,可以说是完全无关的两件事。无论如何,家长也应该用语言教育的方式,而不是使用暴力。有句古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但如果只有暴力没有教育,给孩子留下的只有恐怖与惧怕,而不是真正对于自己错误的理解和成长。

娃娃超市里私拆果冻,这位爷爷的“管教”方式让网友炸了锅

不仅如此,家长的恶习很有可能被复制在孩子身上。一个孩子幼年时,经常看见自己长辈的粗暴言行,这大大增加了他成长为一个蛮不讲理的人的可能性。

有网友认为,孩子在这场时间中很可能只是一个无辜的情绪承受者。从视频中看来,爷爷在和奶奶发生争吵后,情绪失控,踹了一脚孩子,这无疑是把和其他人争吵的努力发泄到了孩子身上。

如果孩子擅自拿东西,该如何教育?

首先,如若带孩子逛超市时出现上述情况,宝爸宝妈们一定要平心静气地与孩子沟通,耐心地引导孩子,告诉孩子这不是我们家的东西,不可以乱动。若他还闹你必须要果断点抱走他。以此让他意识到:撒泼耍赖是不管用的!

其次,如果孩子在三四岁或以上,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父母在逛超市前可事先与孩子约法三章。尊重孩子的意见,先说好买什么不买什么,逛超市时父母一定要说到做到,无论孩子如何撒娇耍赖都必须遵循规则,时间长了,孩子自然会形成很好的习惯与意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