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良品鋪子玩新零售,長得像馬天宇卻不靠顏值的小鮮肉

每晚7:30,良品鋪子天貓旗艦店的直播間裡,迷妹們已經搬好小板凳,等著一位“顏值擔當”小鮮肉為她們介紹最新口味的零食。

“顏值就是第一生產力。”在良品鋪子平臺電商市場部直播組,有這樣一句“格言”。

直播是一場新的流量入口之爭,更是新零售的重要場景之一。自去年8月良品鋪子啟動直播以來,觀看人數上升了30%,粉絲平均在線時長增長了50%,餅乾糕點、養生衝調等中長尾產品的銷量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直播界馬天宇”偶像諧星無縫切換

1994年出生的石少涵,去年畢業於武漢體育學院舞蹈表演專業。因為覺得電商平臺特別有意思、富於挑戰,拍過海報、演過戲、做過直播的他沒有像同學們一樣從事演藝事業,今年5月中旬,他應聘到良品鋪子電商公司,做了一名零食主播。

在良品鋪子玩新零售,長得像馬天宇卻不靠顏值的小鮮肉

“顏值高、會聊天、自帶粉絲流量。”良品鋪子平臺電商市場部內容營銷負責人給了他這樣一句簡單粗暴的評價。

在良品鋪子玩新零售,長得像馬天宇卻不靠顏值的小鮮肉

直播第一天,粉絲們見到石少涵,反映非常熱烈,有人說他像馬天宇,有人說他像黃宗澤,也有人說像宋威龍。當天粉絲在線人數和時長就有明顯增長。

在良品鋪子玩新零售,長得像馬天宇卻不靠顏值的小鮮肉

良品鋪子天貓旗艦店的粉絲大多是在校大學生和年輕的寶媽,石少涵每晚會為她們介紹大約30款零食。對於他來說,最大的挑戰是怎樣吸引粉絲們更深入地關注產品。團隊的另外兩位小夥伴笑稱,一開始他走的是偶像路線,現在已經轉型成了諧星,有時還能無縫切換。

“太正經了缺乏親和力,輕鬆逗趣地交流才會讓她們停留時間長一些。”他說。

石少涵所在的直播團隊,是良品鋪子平臺電商基於消費者畫像,在內容營銷領域的重要嘗試,團隊成員都是90後或95後,和重要消費群體的人格、思維無縫銜接。主播門善於聊天互動,很快培養了一批鐵粉,最明顯的變化是,中長尾產品的銷量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萌妹轉型大數據達人

二十出頭的女孩子,大多會從事文秘、護理、財會等“女性化”的工作。不過,21歲的渠亞爽卻很不一樣,因為在良品鋪子從事了新零售業務,這個非常秀氣的女孩子,每天的工作是和大數據、“黑科技”打交道。

在良品鋪子玩新零售,長得像馬天宇卻不靠顏值的小鮮肉

渠亞爽大學信息工程,畢業前曾在互聯網行業實習。實習的這段過程中,她發現自己並不打算像很多同學那樣從事硬件或軟件工作。“我似乎對數據和業務有著天生的興趣和熱情。”這個思路清晰的女孩子一早就想好了自己未來的方向。

因為看好良品鋪子近幾年的快速發展,2017年渠亞爽通過校招進入了門店O2O事業部。在此之前,剛剛興起的新零售在她腦海中還只是一個概念;而從此之後,她開始思考概念的落地實操,並對這個領域充滿了期待。

“傳統零售業要升級,必須依託大數據運營。”那時,她認真地考慮了自己的職業生涯,決定紮根新零售領域汲取養分。而這位部門一季度優秀員工給同事們的印象,也如同一股清風,踏實、熱情、思維敏捷,充滿了活力。

良品鋪子全渠道共有3700萬會員,他們是品牌最寶貴的資源,也是驅動產品和銷售創新的源泉。怎樣經營好這個群體,是一項需要“玩轉”大數據和各種新零售工具的系統工程。這也正是渠亞爽目前從事的工作。

每個月,她會多方調研排佈會員營銷策略,升級營銷手段,根據依託消費大數據為會員們貼的“標籤”,運用不同的渠道和工具使營銷信息精準觸達。這項工作“說起來很簡單”,例如有的會員愛吃辣,門店上了辣味新品,怎樣讓他們第一時間知悉?可是,哪種產品TA會喜歡,通過什麼渠道推送、頻次幾何、何時觸達,運用怎樣的話術讓會員更好接受,非常考驗綜合研判能力。“最開心和有成就感的事情是,目前我已經熟悉了整個業務體系和運營架構,可以有把握地分析出營銷策略的落點在哪裡,哪裡會遇到問題。”

今年618期間,良品鋪子啟用了智能導購系統,新增了上百萬新零售會員。“我又一次感受了新零售工具的力量,這部分會員與我們一線導購的互動頻次、比例都非常高,可以說,渠道的重構幫我們挖掘了最優質的會員。”渠亞爽說,目前為止,她很滿意自己的職業狀態,也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良品鋪子的“新零售達人養成計劃”

隨著新零售概念如火如荼,人才成為“兵家必爭”的戰略資源。許多企業深有感觸:新零售人才並不容易找尋,他們既要同時有線上線下的經驗,更要有一套全新的思維方式。

被業內譽為“新零售先鋒”的良品鋪子卻另闢蹊徑,該公司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介紹,目前新零售崗位的員工,有不少是從內部選聘而來,“與其說看重經驗,不如說他們本身的綜合素養、學習和創新的能力更為重要。”與此同時,良品鋪子給予他們的是一個包容開放的平臺、高頻次對外交流學習的機會和一整套專業系統的培養體系,和員工一起在新零售領域不斷求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