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命,能续费充值该多好

20岁之前,我从未接触过死亡,只听到电视里说“节哀顺变”,在朋友圈偶然刷到过“爷爷一路走好”,然后附几个哭的表情。那时候哪有什么感同身受啊,反正去世的不是我的亲人,顶多留一句“抱抱你,爷爷肯定也希望你开开心心的。”

如果生命,能续费充值该多好

所有亲人里,我最爱奶奶。我出生的时候,奶奶已经年近七十。她花白的头发盘成一个发髻,圆圆的脸,深陷有神的双眼,佝偻的背,小小的个子。她很聪明,是家里的智囊团团长,走路不快但是很矫健,说话声音中气十足。她会在雨天给我送伞,会偷偷塞给我钱和零食,会为了我学做红烧鸡翅,永远乐呵呵地看着我笑,跟我打趣聊天说段子。

每次去奶奶家吃饭,总能看到奶奶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倚靠着门。她眼神很好,老远就能看见我们,随后便去厨房开始认真地张罗饭菜。

等我们进门的时候,爷爷通常都已经上桌抿了几口烧酒。而奶奶因为没有牙齿,通常都在厨房的灶台边简单地扒拉几口粥以后,就坐在院子里等我们吃完饭收拾桌子。

人老了以后啊,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等待。等待子女回家,也等待生命到期。

四年前的四月,奶奶走了。有人见我伤心过度便来安慰“别难过了,你奶奶肯定希望你开开心心的。”我发了一篇文章,评论里无数的“节哀顺变”。熟悉的台词和流程,主人公换成了我。

那时的我,甚至无法逐字逐句去分析字里的含义。

奶奶离开之后,院子里的葡萄藤不再长葡萄,枇杷树不再长枇杷,梨树不再开花,桂花不再盛放。坐在门口小板凳上等待的人,变成了爷爷。

如果生命,能续费充值该多好

她不在的日子里,她最担心的老头子学会了自己做饭,自己洗衣服。在没有她照顾的那段日子里,不善言辞的老头子跟我们诉说着她和他的故事。

封建残余的旧思想导致爷爷有些重男轻女,甚至我妈生我的那天都不愿意踏进病房。我曾经斩钉截铁地说过“爷爷对我不好,他偏心,他走了我肯定不会伤心。”直到爷爷摔倒住院的那天,我才发现他在我心中的份量不比奶奶轻。

敏感爱哭的爷爷在摔倒之后再也没有抱怨,再也没说过晦气的话,只是说想见见已经多年未联系的外孙。之后,他受伤的腿在新年奇迹般地好了,还能坐在门口晒晒太阳。所有人都以为爷爷没事了。

可生活总爱和人开玩笑,就像预知了生命结局一般,爷爷整理好了所有东西,在新年的鞭炮声中长眠了。

那个下着濛濛细雨的冬日,伯母对伯父说“爸走了,你是大人了,可以过70大寿了。”是啊,父母走了,便没人再把你当小孩儿了。我看着爷爷生前留下的遗物,和他最爱的帽子,在大火里烧成灰烬。

如果生命,能续费充值该多好

04

临近清明,空气是温热的。按照我们老家的习俗,我们都会在清明前一周去上坟。我妈和村里的人互相寒暄着,免不了提一句我爷爷奶奶生前是多好的人。

我望着爷爷奶奶的墓碑,推了推弟弟“我每次来,都想感叹一句,这儿依山傍水,真好看。爷爷奶奶住得应该挺开心。人生也真奇妙,那生前不能实现的愿望,死后都能实现。我们这小县城房价高得离谱,这依山傍水的大别墅,也只有死后才能住上了

。”

让心跳漏掉一拍的,叫作永别。你们走后留下的空缺,再也没人能够填补。老屋依旧空着,没有声音和烟火气,那条熟悉的小板凳也不知所踪,也许烧了,也许扔了。我不知道人死后会去往哪里,还会不会有记忆,会不会有寻梦环游记那样的通道,让被惦念着的人都能回来看看自己在世的亲人。

我用所有形式怀念着你们,却再也找不到去你身边的路。如果生命,能续费充值该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