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班吳雅楠:不斷挑戰自己、跳出舒適區,才能看見更大的機會

◆ 我叫吳雅楠,公司叫真融寶。我原來是學物理的,15歲上大學,少年班,然後在加拿大拿到物理博士,然後在美國的一個國家實驗室做了博士後。1996年從物理轉到金融投資,在加拿大管理養老金、社保、保險還有大學捐贈金,管理了大概300億加元資產。2009年回國,幫助國內的公募基金管理A股的基金250億元人民幣。

◆ 我們的商業模式是作為一個服務中介去連接那些有需要的個體,比如讓需要融資的中小企業或個人有效地找到資金的來源,幫助那些需要去投的資金能找到好項目,從中我們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所以我們商業模式是在於規模,能夠讓資金和資產各自找到有效的嫁接,做一箇中間的橋樑。當然,這種模式和傳統金融模式不一樣,它是用大數據的風控技術和多維度的用戶畫像精準獲客,同時精準地匹配資金和資產。

17班吳雅楠:不斷挑戰自己、跳出舒適區,才能看見更大的機會

◆ 為什麼我們覺得金融科技是未來的一個大趨勢?原來我們說一個人,他是一個human-being,一個生物的載體,但我認為現在如果從另外維度看,他更多是個data-being,一個數據的載體,甚至是一個mobile data-being,相對於傳統金融來說,我們對用戶的畫像不再是坐下來,咱們一對一,你填一大堆表格來知道所謂的KYC。現在,我透過大數據,可以精確地知道更多維度的你。就像今日頭條,你每天早上起來,可能它這個軟件比你還知道你想讀什麼新聞,它知道你個性化的新聞需求。如果我們能夠去用數據刻畫用戶,那我就可能知道你個性化的金融需求。

◆ 原來我們最開始發展時候,我們就從高收益的產品來開始,希望高收益產品能吸引第一批用戶,慢慢地我們把品牌優勢建立起來,或者說當我們用戶的產品體驗好了以後,我們就慢慢形成了專門針對希望中等收益、中等風險偏好的個人,慢慢地去精準化的服務。所以這裡面有個路徑,就是用戶篩選的路徑,開始的時候可能是漏斗比較寬的,先到一個稍微廣泛人群,然後看到你的基因在哪裡,或者你的差異化定位,來把那個漏斗縮小,去找準你相應的用戶群體。

◆ 回過來講,這個時代的確是個跨界時代,一個人的確需要不斷跳出自己的舒適區,尤其像我這個人性格是不太安分的,幹一件事幹久的話,總是覺得墨守成規很無聊,所以總想做一些新鮮的事,剛好現在這個時代也有跨界機會。所以我覺得對自己的一個要求就是挑戰自己,不要在一個事情上做的太久,不斷挑戰自己,跳出自己的舒適區,能夠有機會做跨界的事情。

◆ 互聯網文化的確是過去三年對我的一個洗禮。之前做金融投資,做基金經理,做好自己的投資就好了,但到企業裡面,尤其是互聯網類型企業,要從互聯網的用戶需求導向出發,如果找不到精準用戶,產品是沒有用的。另外一個就是說互聯網還有一個文化,叫做快速迭代。我們原來是想把一切東西設計好了才推送出去,但是互聯網講究速度,講究效率,要快速迭代,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去修正,不斷迭代調整。所以這對我過去工作的思維、思維模式,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 另外一個當然是從經營企業角度,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挑戰。到底這個企業有沒有足夠清晰的使命感和願景,願景之間的路徑又是什麼?尤其我們這個行業,還是一個開始野蠻生長到不斷監管的一個行業,所以這裡面有很多的變化。對我自己來說,首先要對企業有一個願景;第二就是路徑,怎麼樣去實現這個路徑;第三個我覺得還有一個更大挑戰,就是把兩方面不同基因的人都組合在一起,共同去做成一件事。

◆ “互聯網+金融”剛開始誕生就是個怪胎,金融講究時間的沉澱和經濟週期檢驗,它要經過一個時間週期才能檢驗出什麼是好的金融產品。過去三年的野蠻生長,有點劣幣驅逐良幣的一個過程,現在監管的落地,可以真正大浪淘沙。

◆ 對我們公司來說,最大的問題是怎麼樣既要求長遠的發展,又要把眼前的利潤做好。行業發展到這個週期,不光是拼速度了,更多是拼經營的效率。同時,誰擁有差異化的核心技術變得越來越重要。原來可能是任何一個人打著互聯網平臺的旗號就可以幹這些事,但現在,更講究有差異化的核心優勢,建立自己的護城河。

◆ 企業到這個階段,需要國際化視野,以及對外合作的機會。後E平臺能夠給我們這樣一個機會,能夠和不同的企業建立聯繫,同時也可能尋求一些資源整合的機會。海外遊學也是一個機會,能夠知道、瞭解一些最新的技術。我們不能閉門造車,一定要站在一個技術的前沿,行業最開始的地方。作為一個企業的核心人物、靈魂人物,我覺得需要對企業的發展有更準確的把握,有前瞻性的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