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作文題,把學生的這兩個「真本事」給考出來了!

目前網絡上最火的話題之一就是2018年的高考語文作文題了。不管是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的3套全國卷作文題,還是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等省份自主命題的作文題,都有一個非常直觀的特點,充分體現出了當前的時代主題和主流價值。這些題考出了考生對時代的把握和對主流價值的追求,體現了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今年高考作文題,把學生的這兩個“真本事”給考出來了!

比如全國一卷的寫篇文章給2035年的18歲一代人閱讀,比如全國卷三的圍繞三個標語寫作,再譬如北京卷的“新時代青年”和“綠水青山”兩個話題,都將青年的夢想和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結合在一起,讓考生將個人發展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放在一起思考,可以說這既是一次對考生作文能力的考驗,更是一次對考生開展深刻思想政治教育的機會

今年高考作文題,把學生的這兩個“真本事”給考出來了!

今年參加高考很多都是“00後”,全國一卷作文試題就充分體現了時代與個人命運共發展的主題。材料中精選的7個大事既是國家和民族走向新時代的發展史,又是這一代考生的成長史,時代感和歷史感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兩個關鍵詞,北京卷作文“新時代新青年”也體現了這一追求。

今年高考作文題,把學生的這兩個“真本事”給考出來了!

假如考生“兩耳不聞窗外事”,沒有在學習、生活中將自己與時代放在一起去思考、實踐,回答起來恐怕是比較困難的。這也是一個高中教育的重要指向,學校和老師要不斷引導學生主動自覺的去體會國家進步、民族振興、時代脈搏,不斷增強自己的民族感、榮譽感和責任感,充分認識個人成長與國家、與民族、與新時代的聯繫,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和激情奮鬥中放飛青春夢想。

今年高考作文題,把學生的這兩個“真本事”給考出來了!

除了有將時代主題與考生緊密聯繫在一起的考題,也有讓考生思考價值與精神的考題。比如上海卷就請考生談談對“被需要”心態的思考,浙江卷請考生談談站在人生新起點上的感悟。這些考題無一不包含著對考生價值觀的考查,天津卷作文要求考生圍繞“器”展開聯想和思考,這是非常需要思維能力的,需要考生不斷通過自己的思考,文章才可能達到一定深度與高度。

今年高考作文題,把學生的這兩個“真本事”給考出來了!

今年的高考作文題著重體現“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彰顯了把握時代感和弘揚主流價值的主題,既考出了學生的對時代、對社會的認識情況,又要求學生樹立良好的思維品質,掌握閱讀、行文等綜合能力,可以說真正考出了考生的“真本事”!

把握時代主題、弘揚主流價值,這既是對考生的要求與考察,也是對全社會的要求,高考是“指揮棒”,是指揮之後人才選拔和教育改革的“棒子”,所以這場考試我們也在“答卷”!

知新行聞-《知行快評》欄目稿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