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陸戰隊試用新型坦克,不再無坦克可用

近日,有一張“藍精靈”塗裝的坦克被“路邊攝”的“記者”拍到。由於其標誌性的塗裝,顯而易見,其是在供海軍陸戰隊進行測試的。

海軍陸戰隊試用新型坦克,不再無坦克可用

網友拍到的圖片

從車輛特徵來看應該是被稱為“新輕坦”的15式35噸級新一代輕型坦克。這款坦克最初的射擊目標是替代早就陳舊不堪的62式和部分96式,裝備南方山地丘陵地區各部隊。

海軍陸戰隊試用新型坦克,不再無坦克可用

幾乎同角度的陸軍塗裝新輕坦

作為一款信息化時代的新型坦克,這款坦克的重量較輕。在材料技術沒有明顯突破的今天,這款坦克的防護性能自然是比不上作為我軍重裝拳頭的99系列和“撐編制”的96系列。火力上儘管使用新型105毫米炮,其威力最多也就是與主戰坦克相當。其主要優勢在信息化水平高於99系列坦克,維護也相對簡單一些,更符合旅——營編制而不是傳統師-團編制的部隊。

海軍陸戰隊試用新型坦克,不再無坦克可用

測試中的新輕坦

其定位就是通過更好的機動性和信息化水平,在裝甲足以抗衡南方二三流國家的二代坦克情況下更靈活的狙殺對方。不過,總的來說和在南方發生交火的可能性並不很高,但是在未來的全國最終解放戰爭中,考慮到陸戰隊的63A都已經退役,缺乏一款對重量較為敏感的中型突擊力量,新輕坦的使命作戰地域,很可能需要跨海。而其重量優勢就愈發的明顯。而其防禦的弱勢,面對假想敵的二代坦克,也不是太大的問題。

海軍陸戰隊試用新型坦克,不再無坦克可用

陸戰隊的11式輪突

在配備新輕坦之前,陸戰隊的身管式反裝甲武器主要以輪式的11式突擊車和部分老舊的63A兩棲坦克為主。這兩款車均可以擊穿M48H和M63,但是防護缺失較大,屬於雙方互相發現即殲滅。而63A基本已經退出現役,也就是說,儘管有人管輪突叫輪式坦克,但是其終究不是一般概念上較為重甲的一線突擊力量。受重量、軍種限制,陸戰隊並未裝備96系列坦克(更不要說陸軍都不多的99了),使得登陸作戰中,在我軍不能保證完全制空權的情況下,面對CM11,如果不裝備“正規”坦克,我軍首批登陸的陸戰隊裝甲部隊依然會面臨一定損失。

海軍陸戰隊試用新型坦克,不再無坦克可用

雖然這貨是個渣但是打打步戰車還是可以的

但是當陸戰隊換裝新輕坦之後,對岸的CM11正面擊穿它的可能性較低(但是也不敢說100%安全,畢竟不是99)而且其信息化程度高,機動性強,在複雜地形一方面具備更強的事態感知能力,同時通過性怎麼也比三米多高五十噸的M48強。同時,即便是優勢部隊,如果本方防護能力較弱,戰鬥堅決性也會打折扣。而新輕坦裝備後,我軍陸戰隊的心理優勢會更強。

海軍陸戰隊試用新型坦克,不再無坦克可用

純粹的兩棲車輛防護都不會太好

從重量來看,35噸的新輕坦並不具備自航渡能力,依然需要類似野牛、野馬這樣的登陸艦艇輸送,但是由於其重量更輕,在歐洲野牛上可以多搭載一輛,而在野馬上則可以再攜帶一輛其他車輛或物資(長度可能是個問題),部隊的靈活性也更大。第一批登陸部隊就擁有坦克,對於部隊的信心正向作用也更大,畢竟陸軍的96和99第一波次登陸的可能性不大,即便有部分能夠登陸的,與陸戰隊的協調又是另一個問題。

海軍陸戰隊試用新型坦克,不再無坦克可用

三輛99/96或4輛新輕坦

目前來看新輕坦在海軍陸戰隊應該還屬於測試階段,未來會採用怎樣的編制尚不明確,很可能未來陸戰旅改為合成營制,各營配備一個12車的新輕坦連,可以使用三艘歐洲野牛攜帶,或者三艘071一次投送一個連的新輕坦。當然,這也不是完全沒有值得吐槽的地方,比如這個被大家吐槽了很久的“藍精靈”塗裝,啥時候能夠按照目標地區的顏色從新塗一下,比如那個加深顏色版的就好一些。

海軍陸戰隊試用新型坦克,不再無坦克可用

海軍陸戰隊在吉布提的輪式突擊車

而在吉布提基地,海軍陸戰隊更是用上了很“王師”的沙漠塗裝,只是軍裝依然是比較顯眼的“藍精靈”。隨著陸戰隊的現代化發展,衣服也該考慮多發幾套,至少戰時考慮一下作戰地域的情況。未來看到土黃色的新輕坦,大家也不用奇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