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即是空,究竟是啥意思?

很多朋友想必在看電視的時候經常看到這四個字:色即是空。並且看到的時候都露出一臉不可描述的猥瑣笑容,彼此都是一副心照不宣的表情。那麼這四個字究竟是啥意思?

首先這句話出自心經,總共八個字,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八個字並非對於出家人的戒律要求,而是有著數層深刻的佛教理論在裡面。我們就說最簡單的,佛教世界觀中把世界分為欲界、色界和無色界,色在這裡就代表著物質,色界就是由物質而無慾望的世界。而空則代表著佛教的本質,佛教說萬法皆空,意思是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非生物,其本質都是空無一物的,所以每個人都被因果所牽引,這是因為每個人本身都是空性,無法存在自性,面對因果時則無力抵擋。

色即是空,究竟是啥意思?

心經

那麼言歸正傳,色即是空,翻譯過來就是物質就是虛無,有點難以理解,含義其實就是之前那句話,世間的一切物質,本身都是空性。空即是色:這些空性,就是物質的本質。

而前面兩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意思就是空、色本身並沒有什麼兩樣。

色即是空,究竟是啥意思?

而世間萬物的這種空性則引發了佛教的另一種理論,就是緣起。正因為人沒有自性,被因果所牽引,則形成了諸多緣起,其中又分善緣、惡緣,不善不惡的緣,這些絲絲縷縷的緣,貫穿了每個人的一生,一步一步把人拖往未知。

而自己在緣的牽引下所做的事情,就被稱作“業”,善業和惡業的累積,就決定了死後輪迴至六道中的哪一個道。

色即是空,究竟是啥意思?

所以其實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一句引導人的話,讓人明白空色的道理,明白自身也在空色之中,從此要苦心修行,免去造業,跳出輪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