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需知:霍金在中国演讲免费,在美国最高则需100万美元出场费

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霍金一生中试图通过通俗演讲,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交流,除了常在英国及美国发表演说,他至今有

3次曾来到中国。

国人需知:霍金在中国演讲免费,在美国最高则需100万美元出场费

1985年,第一次来中国,他在科大水上讲演厅作天体物理的学术报告。

2002年,第二次来中国,他在北京作主题为“膜的新奇世界”科普报告,向公众阐释他的关于天体演化的“M理论”。2002年8月曾到访杭州发表《膜的新奇世界》。

2006年,第三次来中国,他带来的仍然是自己关于宇宙学最新的研究,在香港科技大学体育馆主持一个题为“宇宙的起源”的演讲并在人民大会堂向北京的公众讲述《宇宙的起源》。

国人需知:霍金在中国演讲免费,在美国最高则需100万美元出场费

到中国演讲不收费

除了到哈佛大学演讲不收费外,在美国的演讲出场费超过5万英镑,最高的达100万美元。而这次霍金到中国演讲则没有收费,这基于两个原因,一是看在老朋友丘先生的面子,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认为到中国演讲是帮助中国年轻人了解科学,这是义不容辞的神圣义务。

国人需知:霍金在中国演讲免费,在美国最高则需100万美元出场费

华人学生初次见霍金情景

吴忠超,现任浙江工业大学教授,霍金的华人学生之一,也是霍金《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的译者。于1979年第一回见到霍金,当时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吴回忆道,“那是第一次参加剑桥霍金广义相对论小组的讨论班时,身后门一打开,脑后忽然响起一种非常微弱的电器的声音,回头一看,只见一个骨瘦如柴的人斜躺在电动轮椅上,他自己驱动着电开关。译者尽量礼貌而不显出过分吃惊,但是他对首次见到他的人对其残疾程度的吃惊早已习惯。”

“吃饭他要用很大努力才能举起头来。在失声之前,只能用非常微弱的变形的语言交谈,这种语言只有在陪他工作、生活几个月后才能通晓。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于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人们不得不对人类中居然有以这般坚强意志追求终极真理的灵魂从内心产生深深的敬意。从他对译者私事的帮助可以体会到,他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每天他必须驱动轮椅从他的家——剑桥西路5号,经过美丽的剑河、古老的国王学院驶到银街的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的办公室。该系为了他的轮椅行走便利特地修了一段斜坡。霍金虽然身残但志不残,非常乐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