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多妻?不,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

一夫多妻?不,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

很多人以為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多妻的,其實在中國古代並不是一夫多妻制,歷朝歷代都強調一夫一妻制。至少名義上是如此。正妻,只能有一個,“妻者,齊也”。妻子在家裡和丈夫的地位是同等的。所以,妻子稱呼丈夫的父母為父母,丈夫也要稱呼妻子的父母為父母。

一夫多妻?不,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

娶妻有著非常嚴格的程序,要經過六禮。也就是說,要經過六道程序。首先是納采,也就是由男方通過媒人來提親。如果女方願意,則進入下一個程序。如果不同意,那就沒下文了。第二個程序叫問名,也就是詢問一個女孩子的姓名生辰八字等個人信息。在古代,一般情況下,男女之間並不是隨便通報個人信息。第三個程序叫納吉。也就是男方在得到女性的基本信息之後,請人進行占卜,如果占卜結果非常好,就要把結果通報給對方。第四個程序叫納徵,也就是下聘。經過了這道程序,雙方就不能隨意反悔了。第五個程序叫請期,就是要告訴女方什麼時候來接新娘。第六個程序叫親迎。由男方來親自迎接新娘。只有經過了嚴格的婚禮程序才是正妻。

一夫多妻?不,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

但是中國古代還存在著納妾的制度。根據儒家所提倡的禮法,如果夫妻雙方年過四十了,還沒有子嗣,允許納妾一人。納妾的目的也非常明確,是為了生兒育女。妾在丈夫的家裡,並不具備女主人的身份。比如《紅樓夢》裡的趙姨娘。她的子女也不認她為母親,而是要以丈夫的正妻為母親。《紅樓夢》裡,趙姨娘的女兒探春並不認趙姨娘的兄弟為舅舅,而把王夫人的兄弟作為舅舅。

一夫多妻?不,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

紅樓夢中的趙姨娘

至於各級貴族,也是可以納妾的。比如根據典籍的記載,天子,可以娶八十一個(也有人認為天子可以娶二十七個),諸侯可以娶九個。之所以娶那麼多,是因為天子和諸侯的子嗣,事關國家社稷,所以要多娶幾個。但是,即便如此,天子的皇后,諸侯的正妻也只能有一個。比如在清朝,只能有一個皇后,皇后之下有一個皇貴妃,有一個或者兩個貴婦,妃數人,嬪數人,答應常在等等。

但是,實際的執行中,有錢、有權者,往往突破禮法的限制,娶好多妾。比如蘇軾就有好幾個妾。很多人,也並不是等到四十歲了才納妾的,有些甚至在正式娶妻之前,先納妾。

不管娶了多少個人,家裡的妻只能有一個。而且,妻妾的地位不能混亂。一旦發生妻妾地位混亂的情況,政府是要 干預的。

一夫多妻?不,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

大宅門裡的楊九紅

在民國時期,納妾依然是很普遍的現象。《大宅門》裡,七老爺白景琦就娶了四個女人。第一個是妻子,叫黃春。接著納了兩房妾,楊九紅和槐花。在黃春去世之後,楊九紅成了家裡事實上的女主人。但是她一直沒有扶正,所以,她的名分還是姨奶奶。後來白景琦又娶了李香秀為妻,家裡正式的女主人就是李香秀了。白景琦的兒子也要稱呼李香秀為媽。

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公佈了《婚姻法》,強調嚴格的一夫一妻制度,取消了納妾的陋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