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死後爲什麼嘴裡要放東西?有什麼依據?

手機用戶70929619957


人死後口含物由來已久,隨後慢慢形成了一種禮節。民間認為人死後要過斷腸橋,如果沒有東西賄賂看橋的小鬼,小鬼會刁難死者,這就有了手裡攥著銅錢,口裡含著東西喪葬風俗。

《後漢書.禮儀志》就曾經說過:“登遐,飯含珠玉如禮”。死者口中含東西這是古代喪禮之一,稱之為“飯玉”、“含玉”等。由於死者身份等級不同,故含的東西也不一樣。有錢的含黃金,美玉,珍珠,沒錢的含米,穀子等。



▲慈禧

若以穀米為食物,普通者稱為“飯”,若以“貝玉,則稱“琀”。

據史書記載:“皇帝飯以玉,諸侯飯以珠,醫生飯以米,士以貝也。”這就為以後死者劃定了規格。

三國蜀國丞相諸葛亮命喪五丈原時,囑咐姜維在他腳旁放七盞長明燈,口含七粒米。由此可以看出諸葛亮鞠躬盡瘁、兩袖清風家無私財的情況。本來以諸葛亮的身份,口含珠玉不為過也,但是他帶頭節儉,以一個普通老百姓的身份下葬,可見其高風亮節。

但是到了清朝的慈禧卻不同了,這個禍國殃民的老巫婆,居然把價值8億的夜明珠含在嘴裡下葬。慈禧在人間享盡榮華富貴,也想把這些帶到陰間繼續佔有。



▲孫殿英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慈禧於1908年11月去世,口含八億的夜明珠,葬於菩陀嶺定東陵。僅僅過了20年,也就是1928年7月,她的陵墓就被國民黨第十二軍軍長孫殿英盜掘,孫殿英的士兵撬開慈禧的嘴巴,把夜明珠掏了出來。然後把金銀財寶洗劫一空,慈禧的屍骨扔的到處都是。

慈禧本來想在地下入土為安,結果由於陪葬品太惹人心動,最後落得雞飛狗跳,屍骨不安,反觀諸葛亮的陵墓,千年沒有人盜掘,屍骨得以永久保存。這也說明一個千古不變的道理:“好人一生平常”!




秉燭讀春秋


  慈禧死後嘴裡放了什麼東西史料並沒有記載。但1928年軍閥孫殿英率部隊洗劫了慈禧的定東陵引發震驚中外的盜墓案可以佐證這個問題。

  孫殿英手下參謀文強後來回憶:孫殿英曾經說過,老佛爺像睡覺一樣,只是見了風,臉才變黑了。其嘴中含了一顆大大的夜明珠,這個夜明珠釋放出一道綠色的寒光,這道寒光保住了老佛爺的屍體。

  這個事起源於古老的喪葬習俗。古代入殮時一般要給死者嘴裡放珠玉錢幣等物品,叫口含也有叫壓舌。

  這樣做的目的:一是說壓住舌頭,免得死的人到了別的世界以後話太多,好多災禍都是口舌帶來的,所以把他舌頭壓住就好了;二是說不想讓死者當餓死鬼,去黃泉的路可遠了,不能讓他們在路上捱餓。

  所放之物:

  1、代表食物,主要為先古時期,現在出土的這類文物有玉雕的牛、羊、狗、豬、雞等(當然是袖珍型)

  2、代表破土重生象徵意義的,以戰國、漢時期的玉蟬最多,主要是取蟬破土重生的意義。

  3、貴重錢物,唐宋明清時期演變為放金銀玉翠珠等貴重物品。


鋤花


這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文化民俗,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的土葬,很多農村地區依然有這樣一個習俗,我就記得小時候爺爺去世,棺木中就往遺體的嘴裡塞了幾個硬幣(古代是銅錢)。

這個“在死人嘴裡塞東西”是有說道的,叫“壓舌”,又叫“含口”“飯含”,有兩個說法:

1、人死了以後進入地府,會胡亂說話,招惹黑白,因此在嘴裡塞上東西,把舌頭壓住,到了陰間便不能胡亂說話,為後人招惹來禍患;

2、有錢能使鬼推磨,放一些銅錢之類的物品,可以作為買路財,在陰間不至於捱餓,體現了後人的孝道,有錢人家放珠寶玉石之類,窮人家就放幾個銅板,再不濟也要放一些米粒或一塊餅乾;

慈禧屬於皇家貴族,其身份決定了死後口中所含之物與平常人不同,因此塞了一個夜明珠,可惜這件夜明珠雖然能提她在陰間“讓鬼推磨”,可惜面對活人還是沒卵用,被軍閥孫殿英將屍體拋出棺外,夜明珠被擄走,上衣也被扒光了,下體僅剩一條內褲。

還有一種說法“夜明珠可以防腐”,這就難以佐證了。


小屏窺人生


不是慈溪要放東西。

是古人死後,嘴裡都有放東西的習俗。

學名為飯含。

飯含有很多講究,不同的人口中含的東西也不相同。
飯和含也是分開來說的兩個東西。

飯含不是一個詞語

所謂的飯,就是“君用梁,大夫用稷,士用稻

而所謂的含,就是天子含珠,諸侯含玉,大夫含璣【就是不圓的珠子】,庶人含貝,貧民百姓。。有啥含啥吧。窮就不要瞎講究了

但是其實各朝各代含的東西都有所不同。

司馬光《書儀》所說:“錢多既不足貴,又口所不容,珠玉則更為盜賊之招,故但用三錢而已。”司馬光怕自己死後因為口中的珠子遭盜墓賊,所以就含的是很少的銅錢。

而蘇軾就比較豪邁了,索性覺得人死後含什麼含,沒意義。

他們真的很有先見之明,慈禧含過來含過去,墓還是被盜了。

不管是飯還是含,蘇軾都不在乎。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因為我們是農耕社會,所以古代帝王把江山稱為社稷

社稷是土神和穀神的總稱。分言之社為土神,稷為穀神。土神和穀神是在以農為本的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

崇拜他們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為了五穀豐收吃飽飯。

所以就由此衍生出了飯含。

大家怕自己死後到陰間捱餓,所以嘴巴里一定要含個什麼東西,代表自己就算死了,嘴裡也不空虛,隨時有東西。

但是到了近代,飯含的含義也有點變了,

很多人不在含粟啊什麼的,開始含動物的骨頭啊針啊什麼的,大概是為了辟邪所用。


而到了現代。人們不缺飯吃。

國家又推行火葬流行,這個習俗也慢慢就沒有了。

所以這個習俗的流行或者消退,

其實和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也有很大的關聯。

越是物質匱乏的年代,越流行飯含。越是物質不缺乏的年代,越沒人在意飯含這個東西。所以現代社會,飯含這個習俗估計要徹底消失了。


蜀中過思


慈禧太后死後,嘴裡放東西,源於民間習俗。

民間習俗,人死之後,都放東西,稱為“飯含”。據一些習俗,人死之後,一般口放一枚硬幣,寓意含金而去,來生錢財無憂。當然,皇宮之中,放珍珠則很正常了。

慈禧太后死後,嘴裡放顆夜明珠,寓意不言自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