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朋友家做客,他說這幾道菜代表陝北,我怎麼看怎麼想都難以理解

陝北八大碗、定邊羊肉、蕎麵烙餄、麻辣腕託、黑楞楞(洋芋饃饃)、錢錢飯、擀麵皮……難道代表陝北的美食不是這些嗎?

當我半信半疑問朋友的時候,朋友笑了笑,並沒有正面回答我,只說“且看我這幾道菜,它們代表真正的陝北味。”朋友從早上六點在菜市場買食材、到整個上午在廚房搗騰,結果做出了這幾道菜,並信誓旦旦的說,這是真實的陝北家常。

去朋友家做客,他說這幾道菜代表陝北,我怎麼看怎麼想都難以理解

涼粉?麵皮?

我帶著這樣的問號第一筷嚐了帶著食慾品相的涼粉。朋友說,在陝北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做這道菜,自家食用又可作為待客的墊底小菜。粉嫩Q彈、涼意潤滑,略帶麻辣,下肚即化,有待客去風塵之意。他說,陝北人厚實、直接,也希望通過家常菜餚表達這份厚實和直接,讓客人直接感受陝北夏意之愜。

去朋友家做客,他說這幾道菜代表陝北,我怎麼看怎麼想都難以理解

去朋友家做客,他說這幾道菜代表陝北,我怎麼看怎麼想都難以理解

去朋友家做客,他說這幾道菜代表陝北,我怎麼看怎麼想都難以理解

蕎麵?醬肉?

其實,這道菜餚很常見。在陝北,即便是在農家進食,都習慣飯前洗手;因為餐桌上的菜餚既要用筷子,又要用手抓。朋友開懷直說,飯前洗手,再普通的小菜都是看著乾淨、吃著舒服。這道菜雖然在味蕾上代表不了陝北真正的美味,但卻代表了陝北的飲食習慣,新鮮食材、潔淨廚藝。自己看著舒服,客人看了也有胃口,大家高興!

去朋友家做客,他說這幾道菜代表陝北,我怎麼看怎麼想都難以理解

如果以土雞為食材,陝北人必是燉湯或紅燒為上。不過,這位朋友的做法卻截然不同,新鮮的仔雞用清水燉開,抹上蕎麵用溫油浸炸。蕎麵的脆香、雞肉的酥嫩以及手抓直吃的感覺,頗為新鮮。朋友說,這道菜其實並非源自陝北,但它的做法繁瑣、有序,正中晉陝人家不怕繁瑣的習慣,特別是好友親至,主人家最愛“麻煩”了。朋友說話直接,言行如一。

去朋友家做客,他說這幾道菜代表陝北,我怎麼看怎麼想都難以理解

水煮腰花。

在江南地區,或者說在國內其他地方,水煮腰花最愛新鮮的腰花和紅油辣椒匹配,吃的就是新鮮味;但這位朋友卻不走常規,先用清油輕炸,後過油炒蔥薑蒜茴香,打湯。全新款式的腰花出來了,正如圖所示;沒有了江南腰花的鮮嫩,卻多了韌勁和脆香。朋友說,陝北人固守黃土坡,但並不是死守,而是在堅守中做出了許多的改變,包括現在黃土坡的經濟林作物、牲畜規模養殖等,均出乎舊時想象、大幅提升農家收入。我聽著,差點噴了飯桌;但靜而聽之,卻也是言之有理。他通過親制飯桌菜餚告訴我陝北的變化和淳樸,這頓飯,有口福(得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