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富起來的都是哪些農民?

這些年,國家的各項富民政策在不斷的出臺,也在不斷地鼓勵和扶持著農民脫貧致富,許多農民不等不靠,主動積極謀求發展,湧現出不少富起來的農民。那麼,農村富起來的都是哪些農民?

1、有敏銳洞察力的農民:這種農民通常都是有一定文化,頭腦敏銳有洞察力,比較關注國家對農村政策的風向標,對國家政策比較瞭解,能抓住國家對農村的發展政策,準確把握住了發展機遇,選準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項目,從而率先富了起來。

農村富起來的都是哪些農民?

2、率先創辦專業合作社的農民:《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自2007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以來,這些年,很多農民看到了國家對農民合作社的扶持政策,看到了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機遇,紛紛創辦起各種農民專業合作社,如種植專業合作社、養殖專業合作社等等,這些農民藉助國家政策,率先脫貧致富,並且大都成為政府認可的帶領農民共同致富的典範。

農村富起來的都是哪些農民?

3、穿梭於城鄉之間做農產品貿易的農民:由於很多農民只會搞農業種植或養殖,但銷售往往是短板,造成很多農產品賣不出去。而有些農民發現這也恰恰是一個賺錢的商機,於是,捷足先登,他們穿梭於城鄉之間做起了農產品貿易生意,把農村廉價的農產品拉到城市銷售,賺得盆滿缽滿。

農村富起來的都是哪些農民?

4、不安於現狀喜歡折騰的農民:

“窮則思變”,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沒錢人都在想辦法改變自己的命運。作為條件相對落後的農村來說,有一部分遵紀守法但不安於現狀的農民,積極想辦法找門路脫貧,他們屬於喜歡折騰的農民,但這種折騰是褒義的,並不是胡折騰,往往他們在折騰的過程中積累了經驗,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賺錢路子,從此,成為富起來的人。

農村富起來的都是哪些農民?

因此,有了國家的好政策,還要自己發揮主觀能動性,藉助這些政策去積極謀求發展才可能富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