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強人情場失意後,染上毒品,真是可悲

王琴(化名)原來的名字,在杭州四季青市場可謂擲地有聲。

說起這個女老闆,伴隨而來的都是“牛人”、“生意天才”、“成功”等形容詞,財富和名氣如影隨形。

她的前半生用“叱吒風雲”來形容也不為過。

如果她不吸毒的話。

生意場的女強人成了女子戒毒區的骨幹

杭州強制戒毒所的女子戒毒區,有一間很大的操作室,裡面有幾十個操作工位,每個工位都擺放著一些手工勞動的產品。

女強人情場失意後,染上毒品,真是可悲

這裡是女學員們勞動技能培訓的地方,她們每天會有固定的時間參加手工勞動培訓。因為手工勞動的每個元件都只有小拇指大小,要把它們安裝完畢,要一步一步,不能急,這些看似重複枯燥的勞動,對於戒毒學員來說,有助於集中精力,戒除毒癮。

女強人情場失意後,染上毒品,真是可悲

一眼望去,幾十個穿著統一服裝的女戒毒學員坐在操作檯前,有的很年輕,有的還是學生模樣,有的已經是兩鬢斑白。

人群中,一箇中年女人隨時起身,來回查看,經常停留在幾位手腳比較慢的女學員身上,附身耐心手把手教:“裝這個有訣竅,首先就是不能急。”

她就是王琴,穿著戒毒學員統一服裝,剪一頭短髮,哪裡還有半點在生意場上縱橫無礙的霸氣。

“我真是太蠢了。”說起吸毒,王琴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無窮的後悔,想用吸毒來減肥,從而保持青春,挽留瀕臨崩潰的感情……可能是她這輩子最痛,最荒唐,最難以挽回的錯。

女強人情場失意後,染上毒品,真是可悲

被譽為杭州海外代購鼻祖

四季青最早一批先富起來的人

今年48歲的王琴說起當年,依然難掩驕傲。她出身在一個殷實的杭州家庭,父母都是企業主,家境優越,從小沒為吃穿發過愁。

也許是耳濡目染,當年的王琴有與生俱來的生意敏感度。

1989年,杭州街頭出現了一批統一塗裝的日產麵包車,那是杭州第一批出租車,剛滿20歲的王琴在家裡幫助下,買了兩輛車跑起了出租。

“那時,開出租車可是非常了不起的,出租司機一個月掙的錢,抵得上普通工人幹一年!”

在賺了第一桶金後,1990年北京舉辦亞運會,全國掀起一股服務業創新經濟浪潮,王琴又看到了商機,快速轉型,在杭州市中心投資開了一家飯店。

飯店走的是家常路線,菜色新口味好,價格卻不貴,很合講實惠的杭州人口味,在當時市場上的飯店裡脫穎而出,一炮而紅,生意好得不得了,她賺了個盆滿缽滿。

90年代,港臺劇風靡一時,王琴在逛當時規模還不大的四季青市場時發現,本地的服裝款式又土又難看,然而當時最受歡迎的是那些因為隨著港臺劇火起來的時裝。

不過,這些時裝多來自深圳、香港,而那邊的供應商,大多是從韓國的東大門市場拿的貨,但這些供應商缺乏內地市場的信息,拿貨的量都很少,供不應求。

王琴又嗅到了商機,明明市場很大,為什麼不能拋開那些中間商,直接去韓國拿貨?

於是她獨闖韓國東大門市場,看中款式,開口就要一萬條牛仔褲,當時韓國店家還以為遇到了騙子。

貨運回國內後,供不應求,從此王琴每週定期飛韓國、香港進貨,眼光準,膽子大,生意越做越紅火,成為四季青市場有名的女老闆,很多二級市場的進貨商看到她都要恭恭敬敬叫聲姐,被同行譽為為杭州做海外代購的鼻祖。

風頭一時無二。

商場得意,情場失意,就在生意一帆風順時,她的感情生活出現危機。

王琴選擇跟朋友們出入娛樂場所消遣來麻痺自己。

王琴說,那時每天睡到下午,然後約朋友喝個港式下午茶,晚上就在各種娛樂場所消遣。

她有錢,各種所謂的“朋友”聞風而來。

有一次,一個“朋友”拿出幾粒藥丸,說吃了以後就能忘掉那些煩惱。

“半信半疑第一次嘗試。”王琴說,吃了搖頭丸,配合酒吧的音樂,她不停地甩著頭、那些腦海中揮之不去的糟心事,真的暫時就忘了。

可是,第二天一醒來,她感覺自己又被打回原形,為了忘記不開心,除了繼續吃那種小藥丸,似乎別無選擇。

漸漸的,她發現自己的身體變得很虛弱,記憶力減退得厲害,說過的事情轉頭就忘,在店裡開單子時,雙手會突然控制不住的發抖。

小藥丸不是忘情水,是搖頭丸,她從此掉進了一個深不見底的坑。

為了減肥吸食冰毒

離婚,被警方處理,強制戒毒……

2000年,王琴因吸食毒品被警方處理。從戒毒所出來後,她決定重新再來,認識了第二任丈夫,可是又遇到了感情危機。

這個在生意場上從不言輸的女強人,心灰意冷之餘,對自己產生了懷疑。

為什麼?難道是自己不夠漂亮?

一個“朋友”的“朋友”對她說,以前的搖頭丸會上癮,對身體也不好,現在有個東西叫冰毒,比搖頭丸更嗨,不會上癮,最重要的是還能減肥。

“減肥”兩個字擊中了王琴的心。

審視自己略微發福的身材,加上“朋友”的慫恿,她再一次接觸毒品,這次是冰毒。

漸漸的,她無法控制自己,幾乎每次隔三四天,就要吸一次毒,吸食的劑量也越來越大。

“確實瘦了,但我整個人也差點毀了。”王琴說,人瘦得皮包骨頭,脫了形。

有一次,她吸毒後連續玩了七個小時手機上的消消樂遊戲,直到手機沒電,走到衛生間,呆呆地看鏡子裡的自己,不敢認。

形銷骨立,皮膚青白,眼神渙散,“像個鬼一樣。”

王琴深知再繼續下去,這一生徹底完了。想到兒子還未成人,王琴說,自己不甘心啊,可就是無法控制。

毒品像魔鬼,一旦碰了,就深陷沼澤無法自拔,無數個夜晚,她在和魔鬼搏鬥之後,敗下陣來。

要重見天日

只有戒毒這唯一出路

2017年8月,王琴拖著幾乎被蛀空的身體準備去韓國進貨。

去機場的路上,王琴接到派出所的電話,讓她去過去一趟。王琴說,她知道派出所是定期對她這樣的吸毒前科人員進行尿檢,如果尿檢呈陽性,她會被送往杭州市戒毒所進行強制隔離戒毒,可就在不久前,她剛剛吸過毒……

“我一路非常糾結,要不要去。”王琴說,她知道去派出所意味著什麼,快到機場時,她讓司機調轉車頭,去派出所。

“想明白了,這可能是我重見天日的唯一辦法。”

隨後,她被送往杭州市戒毒所強制戒毒。在戒毒所裡,她拿出了做生意的拼勁,對自己要求特別高。

管教說,她很努力,也很積極配合,能吃苦,決心大。

經過一年多的強制戒毒,王琴的身體逐漸恢復,人也胖了,精神頭也回來了,憑藉專業知識,還成為了業務骨幹。

管教說,再過幾個月,她就可以出去了,只要管住自己不復吸,很有可能徹底擺脫對毒品的依賴,生活會逐漸走上正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