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十四孝圖》看古人的孝道〔二〕

戲綵娛親

老萊子,春秋時期思想家,道教人物,也有人認為他和老子是同一人。

老萊子是個極其孝順的人,他奉養自己的父母,每天都給他們準備各種各樣的美味佳餚。到了他七十歲的時候,都從不說自己老。為了讓雙親高興,他常常穿著五彩斑斕的衣服,在父母面前裝作小孩子的模樣玩耍,一示自己在父母面前永遠是個孩子。有一次,他擔水經過父母的面前,不小心摔倒了,為了不讓父母擔心,他就乾脆躺在地上,像個孩子似的大哭起來,這樣反而讓父母哈哈大笑起來。

從《二十四孝圖》看古人的孝道〔二〕

現代人估計很少有人能扮作小丑來逗父母開心了,但是在閒暇之餘,多陪陪父母,講些笑話讓老人一樂,這個應該還是可以做到的吧。

齧指痛心

曾參,春秋末年魯國人,孔子弟子,是儒家學派重要的代表人物,著作有《大學》《孝經》《曾子十篇》等。

曾參,字子輿,事母至孝。一次,曾參到山上去打柴,家裡來了客人,但是曾參卻久久不歸,曾參的母親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她就用牙齒咬自己的手指。正在打柴的曾參突然感到心痛,他就知道這是母親在召喚他了。於是他急忙揹著柴火趕回家,跪著問他母親有什麼事。母親回答說,家裡來了客人,我咬手指要你回來。

從《二十四孝圖》看古人的孝道〔二〕

母子連心說的大概就是曾參和他的母親了。現代社會里,做父母的,他們常常都會有這種心靈感應,在子女需要關心幫助的時候,他們就會很合適宜的打來電話,而做子女的卻往往相反。在想起父母的時候,就給他們打個電話吧,這小小的舉動,就是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