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十四孝图》看古人的孝道〔二〕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思想家,道教人物,也有人认为他和老子是同一人。

老莱子是个极其孝顺的人,他奉养自己的父母,每天都给他们准备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到了他七十岁的时候,都从不说自己老。为了让双亲高兴,他常常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在父母面前装作小孩子的模样玩耍,一示自己在父母面前永远是个孩子。有一次,他担水经过父母的面前,不小心摔倒了,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他就干脆躺在地上,像个孩子似的大哭起来,这样反而让父母哈哈大笑起来。

从《二十四孝图》看古人的孝道〔二〕

现代人估计很少有人能扮作小丑来逗父母开心了,但是在闲暇之余,多陪陪父母,讲些笑话让老人一乐,这个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吧。

啮指痛心

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弟子,是儒家学派重要的代表人物,著作有《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

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一次,曾参到山上去打柴,家里来了客人,但是曾参却久久不归,曾参的母亲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她就用牙齿咬自己的手指。正在打柴的曾参突然感到心痛,他就知道这是母亲在召唤他了。于是他急忙背着柴火赶回家,跪着问他母亲有什么事。母亲回答说,家里来了客人,我咬手指要你回来。

从《二十四孝图》看古人的孝道〔二〕

母子连心说的大概就是曾参和他的母亲了。现代社会里,做父母的,他们常常都会有这种心灵感应,在子女需要关心帮助的时候,他们就会很合适宜的打来电话,而做子女的却往往相反。在想起父母的时候,就给他们打个电话吧,这小小的举动,就是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