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振興」的愛國往事

“民族振興”的愛國往事

1994年,聯想成立10週年慶一直拖到12月8日,此時的柳傳志根本無心去舉辦這場慶典,外表輝煌,實則內外交困.

國際電腦狂風般席捲,國產電腦的市場佔有率從1989年的67%降到1993年的22%,賴以生存的國有機關單位採購能力不見起色,“聯想雙雄”發生致命的分歧。

此時中關村幾乎所有的知名電腦都放棄自營,轉而做跨國品牌的代理——長城做的是IBM,方正做的是DEC,四通做的是康柏,巨人的史玉柱轉向了當時市場最熱的保健品。

公司業務上的選擇正深深困擾著柳傳志,另一個聯想的靈魂人物——倪光南,卻和他在是否發展“中國芯”的問題上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倪光南是聯想高科技的象徵,當他意識到漢卡對公司利潤的貢獻江河日下時,倪光南決定為聯想尋找另一個科技制高點——“芯片”

,它的想法得到了當時聯想大股東中科院的熱情支持,可是,陪企業走過多年風風雨雨的柳傳志卻表示非常反對。

他認為當時的聯想很難拿出資金來維持芯片的研發,並在此時任命楊元慶擔任新組建的微機事業部總經理,把業務交給了這個30出頭的年輕人。

“倪光南真的就是技術至上,根本不理解市場是怎麼回事”,由此引發了聯想“市場派”“技術派”鬥爭,兩人摩擦不斷,聯想幾乎所有的高管都站在現實的柳傳志那邊,1995年6月,聯想董事會同意“免去倪光南同志聯想集團總工程師職務”

不知道如果當時聯想走的是“倪光南”那條路,現狀又是如何?

柳傳志曾說“有的人就像一顆珍珠,有的人不是珍珠,但是能把那些珍珠穿起來,做出一條光彩奪目的項鍊來。”但是,當珍珠串成一條光彩奪目的項鍊時,那條線就會不見了。

“民族振興”的愛國往事

左 : 柳 右:倪

“貿、工、技”的次序一直到現在都是市場爭論的矛盾點,聯想和其他的國產電腦品牌一樣,都是先靠貿易起家,在逐漸形成工業製造能力,最後發展技術,屬於“貿工技”,而海爾、長虹等家電公司則是先引進生產線,然後市場,屬於“工貿技”,技術,是一直以來難以突破的門檻。

所以各大企業各行奇招,為了擴大市場,家電打價格戰,服裝品牌把名字取成無法讀通的外國名字,保健品總是加上一些奇怪的蛇蟲鼠蟻還有稀有的化學元素,用錢給各種產品買“省優”、“國優”、“國際金獎”的品牌獎項。

當然,必然少不了貼上“民族品牌”的標籤,計算機行業是最先進入WTO的,1992年,中國政府徹底取消批文,大幅度降低關稅。到1993年,整個市場幾乎都是國外大品牌電腦。

“貿工技”勝利了,聯想繼續走“國企客戶”的道路,得到電子工業部的支持後,屢屢挫敗跨國公司,不僅如此,更是大張旗鼓製造振興民族品牌的氛圍。

1992年外資的大量進入,不僅對電腦行業有衝擊,幾乎所有的行業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競爭。聯想的“成功”啟發了彩電行業,發展“民族品牌”似乎成為一個百試不爽的宣傳方法,1994年和1995年的所有廣告中,幾乎都體現了“振興民族工業”這個市場訴求。

“民族振興”的愛國往事

右:張瑞敏

海爾張瑞敏對記者說“和跨國公司較量,就算死,海爾也要死到最後一個”,深知質量上比不過日本的松下,於是發起價格戰,並且推出了中國第一個系統性的“星級服務”(售前、售中、售後),而且宣稱“客戶永遠是對的”。

如出一轍的還有TCL 的李東生——“如今,外國兵團已經衝到我們的額院裡來了,此時不戰,更待何時?......TCL 集團要做產業報國的“敢死隊”,我怕李東生就是敢死隊長。”然後同樣也是以日本2/3的價格打出價格戰。

1989年,國家徵收彩電特別消費稅,導致彩電市場一片蕭條。長虹軍人出身的倪潤峰第一時間宣佈降價300元,打破了市場的僵局。1995年,倪潤峰提出“以產業報國、民族昌盛為己任”,高喊“用我們的品牌築起我們新的長城。”

由於彩電走私風潮的影響,1995年,通過正常外貿渠道進來的彩電僅有54.9萬臺,但是市場上真正銷售的卻有500萬臺,政府宣佈從1996年4月開始把彩電的進口關稅從35.9%降低到23%。這對於國產彩電來說又是一個莫大的衝擊。

無路可退的情況下,倪潤峰再次兵行險招,25%的毛利潤,卻硬生生把價格降低了18%-30%,無利可圖,倪潤峰還親自披上紅綢帶當起了售貨員,就是這樣的決心,讓沉寂多時的市場再次被徹底激活,到1996年年底,長虹、康佳、TCL、熊貓等國產品牌的佔到了77%的市場份額。

“民族振興”的愛國往事

很多年後,一些中國企業史的研究者們仍然對這場商戰津津樂道,被認為是中國工業

“收復失地”的諾曼底戰役,悲喜交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