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軍紀律到三項紀律

从行军纪律到三项纪律

1927年9月28日,工農革命軍向永新三灣方向前進。但部隊中出現一些不良現象:有一些人掉隊,有的自行離隊,一些長官怕苦離隊自尋出路,一千多人的部隊,軍紀鬆懈。還有一些長官存在打罵士兵的舊軍隊習氣。針對這些情況,毛澤東決定對部隊進行改編。9月29日,對部隊黨的組織系統和政治工作進行了徹底改造,史稱“三灣改編”。但部隊的紀律問題一時還沒有根本解決。這時,抓部隊紀律成了當務之急。

从行军纪律到三项纪律

10月3日,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離開三灣向寧岡古城前進。出發前,毛澤東在楓樹坪對戰士和幹部講話,並宣佈了行軍紀律:說話要和氣,買賣要公平,不拿群眾一個紅薯。部隊官兵熱烈鼓掌,表示擁護。當時,對這三條還沒有概括為“三項注意”或“三項紀律”。

毛澤東這次講話提出的“行軍紀律”,是後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萌芽。當天,部隊進駐古城。當晚,毛澤東在古城文昌宮召開有寧岡縣黨的負責人參加的前委擴大會議(即“古城會議”)。會上除傳達八七會議精神,總結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的經驗教訓外,他專門談了紀律對工農紅軍的重大意義。他說:我們要對井岡山袁文才、王佐兩支地方武裝採取團結改造的方針,首先一定要加強組織紀律性,給他們做出好樣子,使他們心服口服地接受我們,和我們站在一起,共同打擊敵人,“安家”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从行军纪律到三项纪律

10月24日,毛澤東在荊竹山向即將上井岡山的部隊講話,指出上井岡山要建立根據地,要和山上的群眾和王佐的部隊搞好關係,做好群眾工作。為此,他宣佈工農革命軍三項紀律:一、行動聽指揮;二、不拿老百姓一個紅薯;三、打土豪要歸公。當晚,毛澤東率領部隊上了井岡山,受到王佐及其部隊的熱烈歡迎。這“三項紀律”,成了後來“三大紀律”的基礎。

(選自《新湘評論》)

从行军纪律到三项纪律

本週熱文

从行军纪律到三项纪律从行军纪律到三项纪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